♡♥关注我,与你一起变好
一碗泡面,到底值多少钱?
在济南大学的校园里,这个看上去较为简单的问题,却引发了一场,关于价值、良知及教育的深层思考。
3.5元还是10元?
这不仅仅是一个价格的选择,更是一面照出校园现实的明镜。
▽
“泡面大叔”,这个朴实的称呼背后,是无数学生的暖心回忆……
他的摊位不大,但总是飘着泡面的香气,混合着对学生们的真诚关怀。
3.5元一碗的泡面,自带方便面加工只收5毛钱,在寒冷的冬天,温暖了多少饥肠辘辘的学子?
“大叔的泡面,真的超好吃!才3.5元还可以加蛋!”一位经常光顾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
确实,在当今物价飞涨的年代,这样的价格称得上是良心价了。
不过,这份温暖,却被突如其来的“商战”威胁打断。
12月8号,一条消息在校园里炸了锅:“泡面大叔”要走了?
为什么?
不是因为生意不好,不是因为服务不周,而是因为——拒绝涨价。
“超市老板娘,要求我把价格提到和她家一样的水平,我不愿意……”泡面大叔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却透着无奈。
同样是一碗泡面,超市老板娘卖到10元,而他坚持3.5元的价格,这种差距引来了不少非议。
学校后勤处的回应更是让人啼笑皆非:“是个人原因撤离的”。
这四个字背后,难道真的仅仅只是单纯的“个人原因”?
大叔很快站出来澄清:被告知不撤出就断水断电,这哪里来的“个人原因”?
这场闹剧,让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名言:“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
所以,这碗泡面的风波,折射出的是什么?
1、是教育的迷失。
当我们把商业利益凌驾于育人之上,当我们用不能放在明面的手段压制良性竞争时,我们的教育走向了何方?
大学,本应是培养独立思考且明辨是非的地方,可就在那一碗泡面的事件里,给学生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潜规则课”。
这是莫大的讽刺啊!
2、是价值观的扭曲。
当利益至上成为唯一准则,当良心价格成为攻击对象,我们还能教给学生什么?
诚信?公平?
这些词汇在现实面前,是否已经成了空洞的口号?
更讽刺的是,这件事情发生在象牙塔内。
大学食堂,本应是服务学生的场所,却上演了一出“恶性商战”的戏码。
10元和3.5元的差距,不仅是价格的差距,更是良知的距离。
网友们的评论一针见血:
这就是垄断的结果!
良心商家为什么要被赶走?
学校难道不应该为学生谋福利吗?
▽
确实,当我们回归教育本质,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
(1)它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课
学生们亲眼目睹了商业竞争的残酷现实,也见证了坚持原则的代价。
这种经历,比课本上的任何理论都来得深刻。
(2)它激发了学生的正义感和判断力
遇到不公平的事,学生们没选择默默承受,而是凭借自身的办法,表明了他们的看法。
这种维权意识的觉醒,恰恰是教育应该赞赏的。
(3)它暴露了校园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缺失
教育,不应该只是冰冷的规章制度,更应该有温度和情怀。
一个为学生谋福利的商家,不应该因为坚持良心价而被驱逐。
▽
有趣的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那个卖10元泡面的超市,现在已经停业整顿了。
学生们,还在期待着泡面大叔的回归。
这或许就是市场的选择,更是正义的回响。
“建议来个煮泡面比赛,学生评判该卖多少钱!”不少网友的建议一针见血……
这话听起来似玩笑,却阐明了真理:价格的合理或不合理,终究要经由市场来检验,由消费者来判别。
回望这一事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商业纠纷,更是一个教育命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善于独立思考的明白人,还是对不公视而不见的沉默者?
泡面大叔的故事,或许很快就会被时间冲淡,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不应该被遗忘:教育的真谛,不在于高楼大厦,不在于华丽的口号,而在于每一个细节中对公平、正义的坚守。
让我们期盼,过不了多久,“泡面大叔”可以回到学校,那原先的泡面香味,又在济南大学的食堂里散开了。
因为,这不仅是一碗泡面的归来,更是教育良知的回归。
毕竟,一所大学的品格,不仅体现在她培养了多少精英,更体现在她如何对待校园里最普通的烟火气。
而这烟火气,恰恰就藏在一碗3.5元的泡面里。
▽
对了,还记得文章开头的问题吗?一碗泡面到底值多少钱?
答案,也许不在价格标签上,而在于我们是否还记得教育的初心。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大洗牌:牛津连冠,清华北大超芝大,MIT美国第一!
国科大本科多个专业学生几乎集体转出,只剩下1人!学生:读不下去了?
山东大学强势入围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高校,北大、复旦、武大为何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