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大学老师伪造留学邀请函事件后续:学生扬言“这辈子都不会放过”,学校已报警

文摘   2024-12-19 20:18   广东  

♡♥与你一起变好

“老师,那个邀请函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你们还不相信我?”

想必这样的对话,曾在浙江某个教室里上演过。

如今,这个简单的对话,却成了一场噩梦的开端。

一纸伪造的邀请函,让一群优秀学子,背负了十年的入境禁令。

这位老师,你睡得安稳吗?

“我真的很生气,但更多的是难过……”一位受害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这样写道,“我们相信老师,就像相信科学一样,现在看来,这种单纯真是可笑……”

还有学生扬言:一辈子都不会放过你……

是啊,这种信任多么珍贵,又是多么纯粹。

记得,当我刚开始从事教师行业的时候,一位年长的教授对我说:“教书育人,关键在于育人。”

当时我还不太明白,现在想来,字字千钧。

“这位老师或许认为,自己正在为学生给予帮助。”有网友这般评论道。

真是讽刺,这种"帮助",让学生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

最让人感觉好笑的是,这件事竟然发生在“浙江大学”,这所于国内极其著名的学府。

那些受害学生,哪一个不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原本有着光明的前程,却被老师这样一个荒唐的决定毁于一旦。

随后,校方已经报案,警方已经介入了,期待一个后续……

有人说:“太功利了。”

我想说:“并不是,只是某些老师,过于功利了。”

教育,不是生意,更不是骗局。可偏偏有人,把它当成了敛财的工具。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一位同行告诉我,“那些老老实实教书的老师,往往生活很清贫,反而是那些'聪明人',总能找到'来钱的路子’……”

这话,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另一个热搜:某高校教授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学生“论文指导费”。

这种“指导”,和学术诈骗有什么区别?

回到浙大这丑闻。

有一条评论让我印象深刻:“这哪是在害学生?简直是在害国家!这些本该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现在倒好,还没起飞就被截了翅膀。”

想想看,一个教育工作者,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

他的专业素养,他的道德操守,都在无声地塑造着下一代。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那时候有个老师,每次上课前都要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就为了和学生多聊聊天。

他说:“我不光得教给你们知识,还得教导你们怎样做人。”

现在想来,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者。

但现实很残酷。

当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打“擦边球”,开始钻空子,开始为利益铤而走险时,教育的本质就变了味。

有网友调侃:这是把“玩命的考”变成了“玩命地坑”啊!

笑着笑着,突然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我们都知道,这种事情远不止这一起。只是这一次,东窗事发了而已。

我们还能相信谁呢?这是那位遭受迫害学生的父亲所提出的疑问……

这问题多么沉重。

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应该是引路人,而不是坑害者;应该是明灯,而不是陷阱;应该是栽培者,而不是收割机。

可现实呢?

有人说:“现在的老师,就如同一个庞大的选秀场所,台上的人用尽全身的力气进行表演,台下的人疯狂地进行打分,并给予应援。”

这比喻虽然夸张,但却戳中要害。教育什么时候变成了表演?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起事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教育环境中的种种痼疾:功利主义横行,诚信缺失普遍,道德底线失守。

但我依然相信,在教育这片园地里,还有无数默默耕耘的园丁。他们不求名利,只求问心无愧;他们不玩花样,只求教书育人。

就像一位老教师说的:教育是良心活。干不好自己睡不着;干不好孩子毁一生。

是啊,教育不是儿戏。它关系着一个人的未来;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命运。

所以,当我们谈论这起事件时,与其愤怒,不如反思;与其谴责,不如警醒。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问问自己:

我们还记得教育的初心吗?

我们还坚守着教育的底线吗?

我们配得上"教育者"这个称号吗?

教育,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一场接力赛。

每一棒,都不能掉链子,每一步都要走得稳当。

只有守住诚信,并且坚守本分,教育才能够回归本真;只有怀着敬畏之心,负重前行,教育才能够守住底线。

点赞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大洗牌:牛津连冠,清华北大超芝大,MIT美国第一!

国科大本科多个专业学生几乎集体转出,只剩下1人!学生:读不下去了?

山东大学强势入围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高校,北大、复旦、武大为何落选?

人工智能“101计划”15校公布,北京6校霸榜,上海3校入围,广东高校为何失声?

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出炉:清华第1,浙大第2,华科第5,深大第26

郑青春年少
你的亲子教育顾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