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与你一起变好
“妈,我想提前体验一下高考!”
“别闹,你才高二……”
“没事,我就是想提前适应一下考场氛围……”
“那你去吧……我帮你报名!”
这样的对话,在2025年后将不复存在。
由于教育部新近发布的通知,使得许多存有“小算盘”的学生和家长手足无措。
▽
记得我当老师时,遇到过一个有意思的学生。
他成绩相当优秀,却总爱标新立异。高二那年年,他突发奇想,想要去“尝尝”高考的滋味。
没想到这一考,居然考上了985院校。但他并没有去,而是继续留在班上。
第二年,他轻轻松松就考上了更好的学校。当时全校都把他当作传奇来讲。
现在想想,这样的"传奇"背后,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考生,因为这些"提前体验者"占用的录取名额,而与理想失之交臂?
最近,教育圈里一个热词叫"考试公平"。
可什么是真正的公平?
是人人都有机会参加考试?还是在相同条件下竞争?
为了维护公平,教育部发布了最新通告,3类学生将无法参加2025高考,家长需关注:
第一类,触碰法律红线的考生。
这个规定,再合理不过。
高考,不仅仅是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工具,更是在培养社会栋梁这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连基本法律都不遵守的人,即便学习成绩再好,也难担社会之重任。
有人说:“这不公平!他们也在努力学习啊!”
可是,如果我们连这样的底线都不设置,那还谈什么教育的价值导向?
第二类,高一高二的"尝鲜族"。
这些学生,往往是“学霸”,想要提前感受高考的氛围。
表面上看,这是个人选择,实则是打乱了整个招生秩序。
就像一场马拉松,有人可以反复冲刺终点,而有人只有一次机会,这公平吗?
第三类,已经上大学,却还想参加高考的“另类考生”。
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
你为什么还要参加高考?
我觉得上次发挥不好!
那你现在在哪个大学?
某985……
事情说到这个点,不得不提到一个更大的问题:复读生。
这次的通知未直接限制复读,不过已有不少重点高校,以较委婉方式拒绝复读生了。
为什么?
因为复读生群体越来越庞大,已经开始影响教育生态的平衡。
记得,2022年有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觉得不公平,那些复读生比我多学了一年。”
我那时说道:“人生原本就存在不公平的情况,关键在于你怎样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跑出最为优异的成绩。”
现在想想,这个回答或许过于草率了。
▽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
当我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完全寄托在一次考试之上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教育所具有的其他价值呢?
有意思的是,现在的教育圈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家长在孩子刚刚升入高一的时候,就开始为孩子的复读做准备。
"先体验一次,不行就复读",这样的想法正在悄然蔓延……
这不禁让人想问: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走偏了?
那些在高考前就开始谋划"多考几次"的学生,他们的心态其实很好理解。
在这个竞争极为激烈的社会当中,每一个人都希望,能给自己增添一些机会。
但是如果人人都这样想,那考试制度的公平性何在?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考试本身,而忽视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教育,不应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一个去发现自我、认知世界的过程。
有人说,限制某些群体参加高考是不公平的。
但是,如果不设置任何限制,那才是对大多数考生的不公平。
就如同交通规则一般,并非是为了对行人的自由加以限制,而是旨在保障全体人员的安全。
▽
幸亏,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注重自己的全面发展了,不再仅仅盯着分数。
这或许,才是教育改革带来的最可贵的改变。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选拔,而是培养;不是淘汰,而是发展。
当我们把注意力,从“如何多考几次”,转移到“如何更好地学习”时,或许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意义。
这次的新规定,表面上是在限制,实则是在引导。
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公平?什么是真正的成长?
也许,答案就在每个认真学习、努力成长的日子里。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大洗牌:牛津连冠,清华北大超芝大,MIT美国第一!
国科大本科多个专业学生几乎集体转出,只剩下1人!学生:读不下去了?
山东大学强势入围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高校,北大、复旦、武大为何落选?
人工智能“101计划”15校公布,北京6校霸榜,上海3校入围,广东高校为何失声?
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出炉:清华第1,浙大第2,华科第5,深大第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