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了?”派出所执法人员殴打小学生真相曝光,网友力挺打人警察,多地网友给副所长邮寄锦旗

文摘   2024-11-26 05:34   陕西  

♡♥关注我,与你一起变好

“他才12岁呢……”这句话,曾是诸多“问题孩子”的护身符……

而现在,这句话不仅成了伤人伤己的双刃剑,还成了一把能让执法者下课的尖刀。

固原的这起事件,堪称是现代版"咬人的狗,还要人赔钱":一个12岁的"小霸王",专挑三年级的小学生下手,俨然就是个"校园恶霸"预备役。

两名受害学生的家长报了警,那“小霸王”非但没认错,反倒趾高气昂地逃掉了。

最讽刺的剧情还在后面——

当派出所副所长王某忍无可忍时,对这个屡教不改的“熊孩子”进行了肢体教训,之后事情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这位"小霸王"秒变"受害者",他的家长立马拿起"维权"的大旗,不仅带着孩子做CT、彩超还要兴师问罪。

结果如何?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多次殴打低年级学生的"熊孩子",安然无恙,反而让一位想要伸张正义的副所长,丢了乌纱帽。

王某不但被撤销了行政职务,而且还得向施暴者道歉。

网友"老实人说实话"评论:这是什么魔幻现实?霸凌者站在道德制高点,执法者反倒成了“坏人”?

不过,事件的走向似乎越来越魔幻了……

11月25日,扬子晚报报道,不少家长纷纷力挺打人警察,甚至给他邮寄锦旗……

一位班主任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简直像装了变声器,对着不同人说不同的话,演技堪比影帝!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孩子的"逻辑链":

打人时:反正我未成年;

被骂时:你们这是歧视未成年;

被处罚时:我还是个孩子啊!

而我们的受害者呢?

妈妈,我肚子疼,不想去学校……

妈妈,我的零花钱,能不能多给点?

妈妈,我能不能转学?

这些看似普通的话语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委屈?

一位受害学生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孩子每天都在编造各种理由不去学校,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的书包里塞满了零食——原来是用来“孝敬”那些欺负他的同学。

“我家孩子被欺负了,找老师没用,警察也管不了,都是未成年……”

这种无助感,让多少家长夜不能寐。

一位家长在论坛发帖:我们这代人真是尴尬,小时候挨打不敢告诉父母,现在当父母了,孩子挨打我们却无能为力。

那该怎么办?

一、家长要反思:

孩子打人时,你是不是说“男孩子嘛”……

孩子被老师批评时,你是不是第一时间怼回去?

孩子犯错时,你是不是总说“他还是个孩子”?

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说:很多家长像是在玩“养成游戏”,但忘了现实中没有“存档重来”这个选项。

二、对于受害者,我们要做的是:

1、教会他们勇敢说"不";

2、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3、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

一位受害学生分享:最可怕的并非被欺负,而是将此视为生活的常态。

要知道,未成年不是护身符,更不是免死金牌,犯错要付出代价……

此刻打同学的巴掌,未来可能就会变成打社会的耳光。

最讽刺的是,当那些真正想要主持正义的人被绑住手脚,我们的社会又该何去何从?

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为什么“未成年”成了免责的通行证;

为何“教训”演变成了相较于“霸凌”更为严重的过错呢?

为什么想要制止霸凌的人,反而成了最后的"替罪羊。

放任“熊孩子”,就是放纵未来的隐患。

当我们对霸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受伤的不仅是被欺负的孩子,更是整个社会的良知。

面对“熊孩子”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责任人。

与其在网上键盘打架,不如行动起来:

看到欺凌要制止;遇到霸凌要举报;发现问题要关注。

教育的真谛,并非让孩子变得更为强大,而是让已然强大的人懂得自我克制,让相对弱小的人能够获得应有的保护。

让我们一起使劲儿,别让“熊孩子”变成“问题少年”,更别让“问题少年”成为“社会隐患”。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责任。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2025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大洗牌:牛津连冠,清华北大超芝大,MIT美国第一!

国科大本科多个专业学生几乎集体转出,只剩下1人!学生:读不下去了?

山东大学强势入围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高校,北大、复旦、武大为何落选?

人工智能“101计划”15校公布,北京6校霸榜,上海3校入围,广东高校为何失声?

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出炉:清华第1,浙大第2,华科第5,深大第26

郑青春年少
你的亲子教育顾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