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重阳节。10月11日上午,宝应法院组织退休老干部参观新建的曹甸法庭和开发区法庭。
新建的曹甸法庭位于宝应北大门曹甸镇南,主体三层,假四层,建筑面积1924平方米。大门朝南,国徽高悬,国旗随风飘扬,更显庄重,“人民法庭”四个大字,更加显眼醒目,百米之外,一目了然。
曹甸法庭始建于1979年11月,在曹甸镇东首建砖瓦结构平房计十一间,占地面积160平方。工作区、生活区在一个大院内,当时法官是半家户多,种菜、养鸡、烧饭柴火东一摊,西一堆,像个大杂院。老鼠排队窜,时任书记员华继权初到法庭,经常半夜看到蛇在屋梁上游。下雨天拿脸盆接水,下雪天更是提心吊胆,上屋扫雪,防止竹架塌。
九十年代初,省高院扶助苏北法院,改造危房法庭,曹庭法庭又移至曹甸镇西,暂缓了办公困难,但两面临街,车水马龙影响办公,生活办公浑成一体。
2023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异地重建,一幢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楼在镇南拔地而起。当老干部走进立案大厅,感觉到视野开阔,大厅正中的大理石墙嵌着金黄色的习近平题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总书记对每个法官嘱托,也为人民群众撑腰,让他们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一楼立案大厅功能设施齐备,大小法庭功能齐全,高高的审判台,彰显出法律的尊严。残疾人通道,更为人性化,使当事人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原曹甸法庭89岁的王长全庭长感慨的说,那时我们办公场地紧张,几个人一间办公室,立案当事人不要说坐了,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人多时只能在走廊排队。现在立案透明化,当事人从网上就能查到案件的进度。那时抽屉案,公文包案时有发生。二楼是办公区,两人一间,干净整洁,档案柜卷宗排列有序,曾任曹甸法庭庭长的刘吉功情不自禁的说,那时办公桌摞的全是卷宗,好在没有丢失过,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楼是生活区,两人一间标准间,堪比宾馆,活动室,饭堂、厨房齐全,长期在曹甸工作的陈启禄庭长说,那是在法庭吃场没有,住场没有,经常晚上办案回来饿肚子,现在比当年真好百倍了。
老干部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整个法庭,当现在法庭工作的法官听到老法官的回忆,深有感触的说,现在法庭条件好了,对我们工作要求更高。曹甸法庭刘媛媛庭长表示:让老领导们放心,我们定要发扬曹甸法庭肯吃苦、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创造新的业绩。
曾经在曹甸法庭工作的老法官赵玉俊、张凤山更是旧地重游,感慨万千,当年青春焕发,现已两鬓白发,弹指一挥间,巳近暮年,把最好的时光献给了法庭,青春无悔。
老法官们念念不舍的离开曹甸法庭,又转辗到新建的开发区法庭。开发区法庭前身是射阳湖法庭,首任庭长明宝山此时心情激动不已,当年组建射阳法庭借住政府驻马街两间临街房子,住宿办公一体,吃饭在政府食堂,经常是办案误了饭点,自谋去处,后趁法庭升级改造之际,在镇西北砌了二层筒子楼法庭,如同连家店。九十年代末盘下原税务局办公楼才宽敞些。后根据形势发展,2014年撤销射阳湖法庭,重新组建开发区法庭,租借三里村村委会办公用房,在原有管辖范围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辖区。新的法庭规模式样同曹甸法庭,目前正在装修,年底前进驻。看到即将完工开发区法庭,明庭长说出内心话,在法庭工作吃苦不怕,就是交通不便,当时射阳镇还未通汽车,只能乘帮船,早上乘船,下午到,船上“突、突”的柴油机声把人头脑震大了,夏天船仓不透气,热的要命,冬天船仓四面通风,冻的要死,至今难以忘却。青年法官听后,发出肺腑之言,现在交通便利,工作环境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发奋工作呢?
法庭是法院的派出机构,是法院的对外窗口,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头堡,是培养年轻法官的摇篮。参观了两个新建法庭,比游览景点更有收获,老法官不停的拍照留影,留下这珍贵的瞬间,法庭建的美,法官心灵更美。看到一批批扎根在基层法庭朝气逢勃、活力四射的年轻法官,老法官们露出满意的笑容,宝应法院后继有人,他们坚信在院党组的正确带领下,在全院干警的努下,宝应法院明天更美好。
最近精选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
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