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在这样的洪雅柳江,来自四川省散文学会、眉山、丹棱、洪雅等地的50余位作家、文友参加了2024年11月10日在明月山居举行的中国当代在场主义散文暨周闻道的《只为卿云》研讨会。
与会者深度剖析解读在场主义散文,共同探讨《只为卿云》所展现的文学之美和深邃内涵。一致认为,由周闻道首倡的在场主义散文,是一种独具魅力且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它倡导深入生活、真实表达,以文学的力量介入社会、关注人生。周闻道新作《只为卿云》,是在场主义散文实践的又一部力作。
作为省散文学会评论部成员,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在会议报到时,见到了来自中国散文之乡眉山的周闻道老师,同是三苏故里人,格外亲切。我获得周老师《只为卿云》的签名赠书。
周闻道是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人,文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汉语写作散文流派“在场主义”创始人和代表作家,已出版文学专著16部、经济学专著3部。周老师多次获四川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各级文学奖项,作品收入《大学语文》人教版高中教辅材料及数十种全国性散文年选、选本。
周闻道以采风为主的文集《只为卿云》,全书收入了散文作品27篇,分为“相约”“介入”“在场”三部分。
其中,“相约”部分的6篇文章,是周老师以相约的姿态去采风,对所到之处的在场书写。“介入”部分的9篇文章,是对所到之处历史人文的审视,并以当下介入的方式进行哲学思考,以文化为根,寻找理解和叩问现实的依据。“在场”部分的12篇文章,以亲历与精神在场,相互融合的方式,呈现全面、真实、更深刻的人文真相。
《只为卿云》这本书,实实在在浸润着思想的品质,贯穿着哲学、诗意的语言,烙印着在场实验文本——面对采风,散文如何在场的文化书写,浓缩着在场文学的精华,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方法。
第一部分“相约”的首篇是《呼伦贝尔的冰火之约》,写周闻道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经由冰与火的祭奠,以大道佐证“生命之舞,天地为圣”,思想、体验、审美相融,文学视觉独特,将大草原的冰与火融入“自我情感和人生体验”,赋予文字之美,充分体现了在场主义“去蔽、敞亮、本真”。
与众不同的开头:“与其说是朋友相约,不如说是冰火之约,生命之约。几千年来,或者说几千年前的几千年,这相约就已开始。这里的草原、湖泊、河流,这里的山和山上的动物植物,总是独立独行,神秘莫测,在冰与火的磨炼中顽强生存,并发出邀约或诱惑。多少人怀揣几分敬意、几分好奇、几分畏惧,应约而来。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周老师鲜活的情感,诗化的文字,独特的体验,沁人心脾。
冬季的草原,只属于有心者。 “冰雪覆盖下的枝蔓,近似标本,枝蔓是挺拔的,坚守在冰雪的重围之间。不是一株两株,而是一片,冰雪近尺厚,以一种铺天盖地的强大之倾泻过来,淹没了草原的绿,却无法扼杀生命。”
“放眼四野,我被震撼了,这才是草原!西斜的太阳,收敛了毒热张狂,留下了满草原的明丽清爽。阳光在草原上轻轻一洒,广袤的草原便被注入无限的柔和与蓬勃,主体是绿,一望无际,不仅溢满了丰草之地,也染透了天上的云和河里的水。是的,绿改变了世界,也主宰了草原。”“哲学家说,绿是生命的底色,我相信,这么浩瀚的绿,聚集于草原,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放下梦的行李,枕于草,牵一缕深邃的蓝,拟作香被,覆之于身,找另一个梦幽会。”
大地是书,冰雪是纸页。花草、牛羊、蒙古包、弓箭、陶俑、头盔等,都是文字。当然,主要还是人,牧民、东胡、匈奴、突厥......草原的足迹被他们牢牢记住,珍藏在书页里。
这些草原的描写,仿佛散落的珍珠被串联起来,也仿佛一个人顺其自然的呼吸和心跳的节奏,构成了语言鲜活流动的艺术,在体验中言说,在草原打开的敞亮的无字之书中言说。在场散文的艺术之美,上升为艺术的真实,才真正拥有了在场散文的品质和审美价值。
继续读文,祭火开始了,在冰火之约,在一片广袤的冰雪之城。“刚才欢悦而过的各族牧民手中的火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时而被高高擎起,时而挥舞起伏。生命之舞。天地为圣,大道是最好的佐证。几大堆篝火,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熊熊烈焰,火起生风,呼呼狂舞;上百的牧民,男女老少,围在篝火一侧,跳起了不同民族的舞蹈。“篝火与火炬狂舞之处,冰雪逃得无影无踪。一个舞动的、喜悦的、狂欢的火炬之海,在莫尔格勒河畔生成,主宰着草原的一方世界。”
“在火光中,我发现了一双眼睛,噙着泪,深邃、坚毅、从容、期待、自信。一位老牧民,深情地凝望着火。......顺着那眼神,我走进了历史,走进了草原,走进了这些在冰与火相伴下走过来的古老民族......”
周老师万千感慨:“世界上的民族,凡经历过生命炼狱的,哪个不尊火,崇火、奉火为神?我们有理由猜测,正是因为有了火,有了冰火之约,我们这个原本荒芜的星球才有了生命的形成,人类的诞生。在冰雪严寒中成长起来的草原民族,更是把火视作神,视作一种生命的图腾。"
一个蒙古包,就是一个记忆,草原民族的生活,在蒙古包里。蒙古包里的火,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陌生的路人,为他,为我和你。草原民族的生活,在蒙古包里。
生命的存在离不开火,特别是在冰雪之境。关于冰与火,生命的存续与顽强,呼伦贝尔的祭火和火的图腾,这些深邃的大道之理,似乎在瞬间得以破解。
周闻道用文字捕捉思想的火花,侃侃而谈,叙述生动,草原上人与自然的坚韧,宛如一幅冰与火的画卷,铺陈眼前。
文章笔锋一转,写到“最残酷的冰火之狱,不是冰火,而是人自己。”不能忘记的,是争夺与厮杀,是一部不堪翻阅的冰火史,还有迁徙与扩张、被掠夺与扼杀。从蒙古包里走出的英雄,是文明与野蛮的结合,冰与火的融合。呼伦贝尔的冰与火,永远是蒙古民族的精神之魂。
文章以“未来的路还很长,经历了冰与火的祭奠,还怕风雨”结尾。
周闻道像一位徙行的哲人,以强烈的主体意识,介入呼伦贝尔大草原,通过诗意的语言、哲学的思考以及营造的叙事,呈现草原不同的景色,不同凡响的历史。我也去过草原,所见所感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而周老师却是以丰富的联想、超卓的敏悟、强劲的精神穿透力带领读者走向草原的深处和牧民生活的深处,使读者从草原超拔出来,得到全方位的视野和胸怀的洗礼,获得超越文本的收获与体验。
第二部分“介入”中的《尼巴村的太阳》中写到,一个多小时的迷途,事先精心炮制的穿越计划顷刻泡汤,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烈日下徒步前行。太阳一出来,天很高,高到太阳的后面;云很淡,淡到分不清边界;路很远,远到要用数不清的碎步和汗珠串联。一队残兵,用信念与意志练就的执着强撑着,比原计划的两小时超出一倍多时间到达尼巴村步行与搭乘摩托车的中转站。“当然,真正疗愈大家心里一路劳苦之伤的,还是尼巴村——那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贫苦和心中信仰的阳光。”村主任扎西说,坚守在村里的,有12户,118人。尼巴村整个村子的穷,又是因为什么?两天采风中,走访了六户人。他们以农牧业为主,平时外出打工,主食以糌粑为主,一年到头很少吃肉。
“这里贫穷的只是物资生活,精神上很富有。他们脸面灰暗,内心阳光;身上很脏,内心很净。太阳照在尼巴村,铸就了精神的神奇。”
文中,周老师把这村中所有孤独的灵魂托付给村子里最具威望的扎西。扎西说:“这些牛马是用来养的,就像这山这水这树,只要养着,村子就有灵气,心里就踏实。人也是用来养的。老婆孩子、这个村子里的人,都需要用爱呵护。人是万物之灵,人在村子就在,人散就什么都没了。”
扎西继承了祖辈先天的的智慧和习教扬善的习性,自学各种经书,从小崇拜英雄气概,买了十多本《格萨尔王》,几场大战的描述都认真学习过,并当场诵读手里的一本《格萨尔王》。“扎西的诵读抑扬顿挫,情感丰沛,一束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投射进来,照在扎西的身上,为他的诵读蒙上了迷幻色彩。这不是简单的诵读,而是灵魂的应答。”
我认为,这种诠释是对生命和天地的哲学阐释,以此深刻理解尼巴村的人文历史。笔者以亲民的姿态倾听着不同的声音,通过类似的方式,不断明晰着散文“在场”的边界和轮廓,用一双慧眼,穿透了日常生活的尘埃,看出了日常生活本身,蕴涵了理想生活被掩盖的结晶和存在本源的光辉,以此引发对高原精神世界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生命本质的尊重,找到心灵的归宿。
第三部分的“在场”中,《眉山桥背桥》是写眉山最早的岷江老桥。
作为眉山人的我,去过岷江大桥无数次,仅仅关注它的建造外观,想到的是它比摆渡更方便了两岸人们的生活。阅历丰富的周老师,却有着宏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考,移步换景,透过桥,带来眉山人文历史的熏陶。
“一座长长的大桥,小拱接着大拱,拱拱相连,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虹,横跨于大江两岸。”这座桥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如今,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伫立江头,凝视滚滚江流,不知是在追惜,还是在抚今。江流似乎并不关注它的存在,只自顾自地一往直前,铺成岁月的足迹。”
奇怪的是,现在这桥上又背了一座桥。
我自然想到了背着孩子的母亲。......母亲坚实的臂弯就是他们最安稳的依靠,无论春夏秋冬或烈日风雪,母爱的伟大与亲情的温馨,都是街头最美的风景。
周老师思绪万千,还想到形形色色的桥,形形色色的希望。
“在社会生活中,桥的意义,甚至超越了它本来的功能,成为一段历史,一个符号,一种文化的象征。”
周闻道以行走书写的方式,拓展了读者的视野,激发着读者的思考,让人一次次接受文采和内容的洗礼。
他写到,只要循着苏轼的足迹,轻轻的一个举步,就会不经意间跨越千年。桥,不仅是一种连接、一种引渡 、一种方便,还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一种忠诚。踏上苏轼的桥,就走进苏轼波澜壮阔的人生。
周闻道的在场散文,视野辽阔,思接千载。眉山历史水域的密码,苏轼为民造福修的桥,一次次被他笔下的文化所解构,在文字中和东坡相遇。
跟随周老师,还可在文字中畅想改建的桥背桥。
《只为卿云》还以优美利落的文笔,情景交融呈现了笔者行走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怒江峡谷、大梁江、泸州、瓦屋山等地的所见所闻,独具匠心、妙趣横生,浓缩了笔者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和生命本质的独特发现,载着读者在文字中,打开自己,牵着思想远行,实现了行走书写介入现实的方式。
《只为卿云》处处显现出周闻道心灵自由的慧度和思想透彻的尺度,以及他对在场分析处理中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灵活性和弹性。他的哲学和思想,是阅历结晶的哲学,是从底层一步一步走出来博学多才的思想。他的心灵向大地万物无限敞开,他创造的在场散文新的文学方法,是散文灿烂的精华。
读一本好书,妙不可言,《只为卿云》,值得你一睹为快。
公众号其他文章链接:李宗明||我的秘书生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