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琪||乌鲁木齐的雪

文摘   生活   2024-12-29 06:17   四川  
  



乌鲁木齐落下了今冬第三场大雪,深度达到32厘米。今天出门,居然城市主干道上的积雪荡然无存。作为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今天乌鲁木齐市的清扫积雪速度那真是一个快。



北方的大雪,就像南方的雨,也可以下个二到三天。


小时候,一到冬天,到处都是冰天雪地,马路上持续几个月见不到沥青路面。积雪在汽车轮的碾压下变得坚硬无比,并结冰很滑,所有大卡车的汽车轮上都装上了防滑链条。所有人行通道都是窄窄一条,没人清扫。因为大家知道,扫了明天还会下。但对自家房顶的雪那是必须要及时清扫的,因为不扫,来年开春,会“压垮房顶、或家里小雨不停”。孩提时的我们对大雪的情感永远停留在:堆雪人、打雪仗、滑爬犁、滑冰及打冰牛的记忆。噢,还记得就是那会家里没有冰箱,过年单位分的冻鱼,大人们就都存放在院里的雪堆中。而男孩子当时每人必备的就是一副“滑冰板”。漫长的冬季,积雪沉睡,冰天雪地,一块木板,和自己的脚长度相当,厚度二点五厘米左右,基本是长方体状。二根粗铁丝纵向、有间隔的镶嵌在木板底部,然后在木板周边烫四个洞,串上鞋带,绑在鞋上,就是一副“滑冰板”。简陋耐滑。可以滑好几个月呢,那可是冬季男孩子们的快乐。


八十年代初,冬季依然漫长,但积雪有人清扫。在下雪的日子里,市区街道马路往往都是在雪后许久之后才显露沥青路面,清扫后的积雪,后续由环卫工人拉到指点区域,自然消融。同时,乌鲁木齐借鉴哈尔滨的清雪经验。开始了动员群众上街扫雪。“下雪就是通知,雪停就是命令”就是那时提出的。作为单位和市民,人人有责,按政府指派区域,及时清理自家门前积雪。扫着扫着,城市可以在停雪次日上班后半小时,全市戒严二小时。全体市民出动清扫积雪,确保全市交通畅行。只见满街人头攒动,人人挥舞铁锨、铁镐及扫把,抛冰扫雪,不顾寒冷,认认真真。那场面至今想起都震撼。作为单位职工,每一场大雪过后我都亲自参与了万人清扫积雪活动。


记得在一个冬天的周末又赶上雪停之日,没有通知,没有动员,我们单位居然百分之八十的员工主动到单位清理积雪,事后,领导决定给周末扫雪的员工每人一份礼物,居然是瓷器“36头”。好大的礼物。


新疆的大雪,下的任性,就跟新疆人一样,扫的执着。好怀念那几年全城戒严2小时,万人清扫积雪的时光岁月。


日历翻到了二零一一年冬季,乌鲁木齐的冬季依然漫长,“雪”按部就班的下个不停。但它一点都不影响全市的生产、生活运转。下雪后不几日交通主干道河滩快速路就显露沥青路面,那是扫雪机制发生了变化,机械化清雪开始占据主导。“即下即清、雪停路净”的清雪模式也在这个时候被提出,并在北方城市中开创了先河。“人海戒严扫雪”的战术永远地消失。乌鲁木齐的清雪工作,迈入更加高效现代化。



如今,二千一百余辆(台)清雪设备,一点七万余名环卫工人编组分片划定责任区。保证全市“即下即清、雪停路净”的目标任务。市区高架桥雪后畅通无阻。所以,在今天这个雪花飘融的季节,沥青路面都展露无遗;去玩雪都得去特定区域;城市雪堆难于寻见;而雪盖屋顶的场景随处可见。积雪是压不垮现代建筑的。它们伴随着漫长的冬季,静静的等待春暖花开的雪融。


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不扫积雪,路滑、冰厚时节;参与过“下雪就是通知,雪停就是命令”的八十年代全市戒严,清扫积雪的行动;再看今天“即下即清、雪停路净”机械化清扫积雪。乌鲁木齐几十年的扫雪变化有目共睹,真真切切。


今天的人们冬季出行更加方便。虽然网购日益兴起,但大冷的冬天也阻挡不了老少皆宜的逛街雅兴。因为我们的路不滑了,积雪都清理干净了。只要我们做好防寒措施,大冬天去哪都不困难。


怀念乌鲁木齐的寒冬!我爱雪花飘融的乌鲁木齐。


(校对 向辉)



杨安琪

退休数年。文学爱好者。近几年偶有作品刊登于自媒体和纸质刊物。


  公众号其他文章链接:龚革飞||东坡故里乐今朝,友朋欢聚忆往昔


顾问万晓玲 高伟 刘小革    
美编强军 湘君
主编唐明霞
副主编邹贵宝 向 辉
编委成员
李宗明 陆先武 张大春 周晓为 王芳
评论员
龚革飞 陈岸国 陈芳

投稿邮箱
623564515@qq.com



不惟读书
工作之隙,茶余饭后,可以读书、观影,去远方的繁华盛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