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增长,千万别忽视用户认知洞察!

创业   职场   2024-04-25 10:27   上海  

提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消费者洞察工作,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用户行为洞察和用户需求洞察,我发现,大家常常忽视了用户认知洞察的巨大价值!尤其是对于思考品牌核心价值,进行品牌定位来说,出色的用户认知洞察可以说极其重要!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相关操作。

用户认知洞察,简单来说,是探查消费者对特定对象认知情况的相关洞察(比如了解消费者对特定品类、品牌的理解、记忆、态度、看法等等)。

为什么我们需要做这类洞察?

由于人们的消费行为,常常会受到认知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了解用户认知,从业者才能更好地预测、引导用户行为。简单来说,知道用户“怎么想”,我们才好决定“怎么做”。

在具体工作中,用户认知洞察可以分别从“品类”与“品牌”两方面展开。

  • 品类认知洞察


开展用户认知洞察时,我们可以采用“先品类,后品牌”的常规顺序。其中品类认知洞察,顾名思义,就是要将用户对特定品类的认知情况,作为探查重点的相关研究。 

举例来说,前几年,在为某全屋定制品牌规划战略时,我们就调查了用户对家装市场中,“全屋定制”这个品类的认知情况。

调研分“正面”、“中性”与“负面”三个维度展开,在负面认知部分,有用户就谈到:

“有些全屋定制品牌的价格是没道理的,因为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品牌所用的材料,而它们的价格却这么贵,其实就是把钱都花在了打广告上,而没有花在做产品上。”

基于此番调研我们意识到,事实上近年来,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这种“批判过度品牌溢价”的消费思潮。在社交媒体上,“收智商税”等热门议题应运而生,而用户的上述吐槽,恰恰是这一思潮在该品类的体现。

意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思考如何适应新时期的消费思潮,更好地帮助该品牌定义品牌核心价值是很有帮助的。

用户脑海里蕴藏着“金矿”,关键是要懂得如何发掘。在开展品类认知洞察时,除了关注用户对品类本身的认知之外,有时,将关注角度转移到“与品类相关的用户生活观念”这方面,也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大家要注意,这些观念的形成,往往与文化密不可分。

举例来说,前些年飞鹤奶粉的“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这一口号,之所以一经推出就备受认可,原因恰恰在于,谈到“成长”,受中国文化影响,我们心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观念根深蒂固。而飞鹤奶粉则聪明地,让品牌核心价值顺应了这一认知,于是才在我们心中显得如此“有道理”。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仲景牌六味地黄丸”那句流传甚广的广告语——“药材好,药才好。”

这两个案例带来的启发是,从与品类具有相关性的角度,如果我们也能在用户心中,发掘出某些他们原本就相信的逻辑,认同的道理,持有的生活观念,然后再将品牌核心价值构建于其上,那么品牌被用户选择的概率就会大增。

  • 品牌认知洞察


谈了品类认知洞察,我们再来谈谈品牌认知洞察,相关研究主要应用于品牌升级背景下,重新定义品牌核心价值的业务场景。
研究重点在于,从业者要去了解自己品牌,以及竞争品牌在用户心中的认知情况与认知优势。

所谓“认知优势”,我们不妨将其简单理解为,其实就是提到某品牌,人们对它的“首要正面联想”。

比如,一提到“沃尔沃”人们首先想到“安全”,提到“奔驰”会想到“豪华”,提到“宝马”会想到“驾驶乐趣”,这就是这几个品牌的认知优势。

注意,在实际工作中,营销从业者需要理性地去评估,一个品牌所具有的如下两类优势,并意识到它们可能相同,也可能会不同:

A、品牌在经营过程中练就的“业务优势”;

B、品牌在用户心智中积累的“认知优势”。

下面让我尝试用一个例子,来简单剖析一下这两者可能存在的差异。

某科技品牌的管理层,自认为品牌的核心优势,是在于产品的创新力,并认为自己能以“比友商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方式来实现创新”(业务优势)。然而值得玩味的是,从我们的了解来看,在用户心中,该品牌的认知优势却是“性价比高”,而“产品创新”的认知优势则已被竞争品牌所占据。

该品牌这两种优势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品牌进军高端产品的努力,为什么总是困难重重。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虽然高端产品仍可实现“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地迭代创新”,施展其业务优势,但产品的高售价,却很难贴合这个品牌,在原有客群心中“性价比高”的认知优势;

而另一方面,对该品牌想要从竞争对手阵营争取过来的那些,全新的高端产品用户来说,该品牌又很难摆脱自己在这类人心中,属于一个“大众平价品牌”的印象,于是才陷入了一种“两边都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我想上边这个案例,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调研品牌认知优势的重要性了。在实践中,大家必须把品牌核心价值,定义在自己的认知优势之上。相反,如果只关注到了业务优势,却罔顾品牌的认知优势;或者将品牌核心价值定义到了竞争对手的认知优势之上,那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关于品牌认知洞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品牌核心价值包含“功能”和“文化”,因此在进行相关调研时,我们就不能只关注理性认知,却忽略了对品牌感性认知的调研。

举例来说,谈到“夏天喝可乐”,可能会悄然勾连出我们心间“自由畅快”的情绪。与之类似地,提到“红牛”容易让人想到“活力超燃”,提到“江小白”容易让人想到“简单放松”。

这些现象一次次证明,品牌常常会与顾客心中特定的文化心理意义相呼应,只不过管理者未必了解罢了。与调研功能认知同样重要的是,现在,如果我们也能从用户心中,识别出自己品牌所独有的文化意义,那基于SDi方法论所归纳的——“CV=TFC”的品牌核心价值定义公式,从业者就有机会更好地厘清品牌文化(C),进而更好地定义品牌核心价值。

另外,除了调研消费者对品牌的正面认知,我们还需要调研消费者对品牌的负面认知,比如对品牌有哪些不好的印象、看法等等。实际上品牌有时候增长乏力,并不总是产品的问题,也可能是品牌形象出了问题,而经营者却不自知。

因此,只有更好地了解清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负面认知,企业经营者才能对症下药予以消除。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经常会和小伙伴玩起的一种游戏:大家需要分单、双腿,沿着地面上不同形状的粉笔格子向前跳跃,关键是前进时,只能踩自己形状的格子,而踩到别人的格子则要算输。

现在想来,这其实也正是品牌认知洞察的游戏规则所在——从业者必须先识别出自己和竞争品牌,在用户心中占据着的不同“格子”(不同认知优势),然后才好沿着自己的“格子”向前发展,而踩进对手的“格子”则会输掉比赛。

————————

本文节选自我的新书《洞察力2.0》,作为一本“可随身携带的用户洞察操作指南”,本书向大家系统分享了“如何以消费者洞察驱动品牌增长和营销创新”。

发表你对消费者洞察或者品牌战略、运营、传播的精彩见解,有料点评获赠《洞察力2.0》一本。

宇见
洞察力营销专家、宇见品牌咨询创立者、洞察力营销方法论提出者、《洞察力》系列作者 、阿里巴巴数据科学家大赛营销导师、上海交大终身教育学院特约导师,曾服务李宁YOUNG、vivo等众多知名品牌,现为企业提供基于洞察力营销方法论的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