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简洁务实的用户画像方法!

创业   职场   2024-04-16 22:16   上海  

  • 不知道产品(内容)究竟为谁而做?

  • 目标用户是谁,靠拍脑门概括?

  • 感觉目标用户面貌模糊,像A又像B?


为创业者、经营,这时我们正经历着营销领域最传统而难解的谜题——不知道如何做好目标用户定位,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做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一项说起来容易,指导别人简单,但轮到自己上手就不知该如何执行的工作。

过去,我曾多次碰到小伙伴基于营销学中的“STP”概念询问:“都说创业是要先做好市场细分,然后选择目标市场,最后确立市场定位,但关键是第一步,怎么就细分了?怎么就基于年龄、地区、收入、职业确定目标用户(市场)了?这里面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具体又怎么执行呢?

对这个问题,经过长期的琢磨和实操,后来我终于体会到一点:其实上边这些困惑之所以存在,原因常常是在没有经过有效的用户洞察前,创业者对于“需求”与“人”的对应关系往往理解不深。换言之,如果不能将不同属性的人的需求看得比较透彻,我们就很难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用户画像。

另外对于定位目标用户来说,不同品类所适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始终需要结合品牌实际来具体分析。下面分享3种在工作中,我了解并实践过的用户画像方法,方便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

一、 销量画像法

销量画像法是一种基于过往销售数据,通过识别市场中最具消费实力的群体,进而将其锁定为目标用户的画像方法。这方面的一个经典案例,是日本广告人山口千秋为BOSS罐装咖啡进行品牌重塑的故事。

当年,山口千秋通过销量分析发现,罐装咖啡的主要消费者,并不是品牌最初定义的“年轻男性”,而是另一个以出租车司机和基层业务员为代表的中年劳工群体。该群体虽然从人数上仅占消费总人群的20%,但购买量却能占到总销量的60%。

基于这一洞察,山口千秋通过调整营销策略,从产品、包装到市场推广,都聚焦于中年劳工群体,从而让该品牌大获成功。

从该案例大家不难发现,销量画像法的优势十分突出,那就是逻辑清晰、操作便捷,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具体而言,该方法很难适用于那些缺乏历史数据的新兴品类。另外,就算在成熟品类中创业,但当我们计划推出创新程度较高的产品时,由于很难通过历史数据来预测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反应,因此也不太适合使用销量画像法。

二、 自我画像法

将时空指针回拨到1997年,一天,一个男人正慵懒地躺在自家沙发上,双手无意识地瞎摸着什么。突然,他从一摞杂志下抓起了一盘逾期未还的“阿波罗十三号”录像带,一想到可能要交的罚金和老婆刀锋般的眼神,他顿感沮丧万分。随后这哥们心生一念,为什么影片租赁业务,就不能采用基于互联网的会员模式呢?

在经过一番写写画画后,最终,一家名叫Netflix的公司诞生了。而这个男人,正是Netflix的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

承接上一点,如果创业者对自己的创业项目,融入了很多创新思考,尤其是意识到自己要推出的产品,将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非常不同时,就可以考虑使用“自我画像法”。

该方法是指创业者将生活中,在某方面和自己有着相同困扰、相近需求,因此也很可能会尝试特定新产品(新服务)的人,界定为目标用户的画像方法。

对创业公司来说,自我画像法是一种易于理解的高效画像方法。比如,从Netflix广为流传的创业故事来看,该品牌的早期目标用户,恰恰就应该是那些与这位创始人一样,过着快节奏生活,熟悉互联网,厌烦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事儿”,而又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电影爱好者。

自我画像法的优势,是创始人的切身体会很容易让团队成员感同身受,形成共识。如前所述,该方法更适用于那些创新程度较高,市场数据尚不充足的新兴品类。

自我画像法的劣势是主观性较强,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风险。具体来说,如果在识别目标用户的过程中,创业者发现与自己需求相近的用户群规模太小,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需求过于“小众”的话,那此时从用户画像到创业构想,或许就需要重新评估了。

值得补充的一点是,在使用“自我画像法”时,如能配套使用一些互动效果不错的用户测试方法,则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Dropbox早期视频

举例来说,在互联网领域,Dropbox在推出产品前,先将一个描述用户困扰与理想解决方案的视频放到网上,在获得可观的用户认可之后才顺势推出产品。

现在,我们只需要将上述方法稍做改变,其实就能更好地配合到用户画像了。比如,在推出视频时,还可以加上一些识别用户属性的问题,在后期,着重分析哪些属性的用户对产品认可度更高,这样就能获取到更多有助于用户画像的重要信息了。

三、 差异分析法

差异分析法是一种先基于特定需求差异指标,将用户划分为若干类,然后再决定将其中哪些类设定为目标用户的画像方法。使用该方法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于,我们要在“反映用户需求差异”的要求下,找到最恰当的指标来进行用户分类。 

有时,反映需求差异的指标是比较清晰的,基于性别、年龄、收入、身份等,大家就可以划分出用户类型。比如共享单车的用户,大致上可以按使用者身份划分为“学生”、“上班族”、“城市观光客”与“健身爱好者”这样几大类。

但更多时候,当常用指标难以反映需求差异时,就应该考虑通过如下一些特别指标来划分用户了。

1、 任务

对很多品类来说,关注用户要用产品完成的“任务”,通常是划分用户的一个基础视角。比如,消费者要用笔记本电脑完成的主要任务可能是“办公”,也可能是“玩游戏”。任务有别,需求自然不尽相同。

2、 场景

在方便进行消费观察的品类中,“场景”往往是非常直观的用户分类指标。

比如,在为一个社区型连锁面包店做策划时,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顾客的需求差异,其实通过“清晨买早餐”,“和同事下午茶”,“下午接孩子放学买零食”,以及“下班时买第二天的早餐”,就已经非常清晰地表现出来了。顾客日复一日,在这些场景中演绎着她们生活方式下的固有剧情。

3、 在意因素

在消费行为复杂、多样的品类中,可以考虑用“在意因素”来划分用户。比如,对家装而言,大家会发现,有的顾客最在意“品质”,不惜花时费力,也一定要把装修做到极致;而有的顾客则更希望“省时省力”(比如装修出租)。以在意因素为标准,有助于我们在复杂决策品类中快速区分用户。

4、 消费态度

对感性消费属性突出的品类(例如服装、珠宝、奢侈品等),大家可以尝试基于消费态度来划分用户。

比如,在为某时尚饰品品牌做用户画像时,我们就先梳理出了这个市场中,消费者持有的一系列典型态度,像是“好看就买,多多益善”;“看中品质,价格适中就好”;“比较在意价格,因为饰品就是戴着玩玩的”等等。基于消费态度再结合其它指标,我们最终定义出了若干类顾客。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指标之后,接下来需要立刻跟进用户洞察。比如上述案例中,面包店的若干消费场景,时尚饰品的多种消费态度,都是我们通过观察、访谈获得的结论。换位而言,假如你选择了用消费场景(或消费态度)来划分用户,那就需要尽量全面地去调研市场中每一种典型的消费场景(或者消费态度)。

完成上述工作,结合对品牌核心价值的思考,接下来,就到了界定目标用户的关键一步。

举例来说,某家装品牌基于自己可缩短装修时间的优势,于是将“在意因素”中,那些更看重“省时”、“方便”、“装修不累”的用户设定为目标用户。当然,这只是一种为了说明情况而进行的简化举例,因为在实际中,大家往往需要综合使用多项指标,来完成圈定目标用户的相关工作。

使用差异分析法的优势在于,该方法更有助于从业者对目标市场获得全面了解,但由于该研究也是“历史性”的,是建立在研究既有的消费行为之上的,因此也存在与销量画像法相同的缺陷——无法触及那些从未参与市场的人。这对于品牌创新,尤其是开发潜在消费人群来说,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盲区。

要克服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在用户洞察中引入一些“异类”——那些从未消费过既有品牌的人。

举例来说,前些年,在对家装市场进行调研时,我发现,有许多收入水平不低的装修者,也从未选择过任何家装品牌,而是会选择“买材料自己找师傅装修”等解决方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对家装品牌的产品不够信任?是对繁琐的沟通感到厌倦?是觉得这样装修太消耗精力?还是认为这些品牌的溢价太高?如果能深入调研上述问题,并对这类用户的共性特征加以识别的话,在我看来,家装品牌就有机会通过创新来激活一个全新的隐形市场。

除此之外,差异分析法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如果你计划推出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产品,由于缺乏既有的消费行为可供研究,因此也很难采用这一方法。在这类情况下,大家可以重点考虑前边谈及的自我画像法。

—————

写在最后:在SDi方法论中,我们将用户洞察划分为“ABCPN”五个维度(五维洞察法),并在《洞察力2.0》中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属于其中“A-用户属性洞察”的相关范畴,建议大家将该维度的内容与其它四个洞察维度结合起来一并研究。

本文节选自新书《洞察力2.0》,在评论区发表你对“用户画像”的精彩见解,有料点评获赠《洞察力2.0》一本。

宇见
洞察力营销专家、宇见品牌咨询创立者、洞察力营销方法论提出者、《洞察力》系列作者 、阿里巴巴数据科学家大赛营销导师、上海交大终身教育学院特约导师,曾服务李宁YOUNG、vivo等众多知名品牌,现为企业提供基于洞察力营销方法论的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