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米汽车将官宣上市,对该品牌的营销,有3点感悟和一些困惑和大家探讨,希望有小伙伴能为我解答,同时也预祝小米汽车成功出道!
一、产品带来的心理体验
先来聊聊很有意思的一点,关于小米汽车,最近看到不少人都提到了方向盘和车尾的“XIAOMI”字样,感觉有点影响格调,因为越知名的品牌,产品以及包装上的Logo反而应该越简约,小米汽车用硕大的品牌名而非小巧的logo,也有违汽车产品的常见做法,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能想到的原因是,管理者还是太希望让大家快速、强烈地认知小米汽车,但是坦率说,这样做稍显刻意,因为汽车毕竟不同于手机,这种想要让消费者在汽车品类上记住小米的努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心急不得。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小米还是需要克制欲望,需要更加关注用户体验,毕竟对于一款车来说,用户体验绝不只是功能体验,更包括心理和情绪体验,这些不都是汽车用户非常看重的部分吗?
二、难解的品牌战略问题
接下来是一个有点老生常谈,但是又足够重要,重要到无法回避的品牌战略问题,我很不理解——小米为什么坚持用“xiaomi”品牌,而不是用推出一个新品牌,或者子品牌的策略来做车呢?
诚然,我们可以理解雷总想要打造一个令人骄傲的品牌的理想,但从营销的内在逻辑看,这样做容易遇到两个风险:
在消费者心中,小米代表了“高性价比”,这种核心认知根深蒂固。
而从雷军说小米SU7要做“媲美保时捷、特斯拉的Dream Car”这种表述看,这样的“高端定位”会让人有些担心,而接下来,如果小米汽车的定价,没办法让消费者感到“高性价比”的话,那消费者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额外努力来说服自己购车,而不是一种基于自己固有认知的,顺理成章的消费行为。
所以在我看来,如何不让自己的第一款产品,就陷入与消费者固有认知的对抗,可能是小米汽车在上市前,以及上市之初最核心要解决好的问题。汽车跟手机、电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具有更强的感性消费属性,当我们选择一款车时,很大程度上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所以在过去,汽车品牌最核心的任务除了做好产品,还必须讲好品牌故事、建立文化形象,比如有的品牌代表了对高品质的追求(奔驰),有的代表了创新(BYD),还有的代表了不拘一格、顽皮的生活态度等等(MINI)。
在这个方面,小米汽车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当消费者在脑海中考虑该产品时,一定会将小米这个品牌固有的文化、情感调性投射在小米汽车上,然而小米品牌固有的文化调性,能不能与小米汽车追求的“DreamCar”调性完美匹配呢?
而当小米汽车想要为自己主动塑造一种文化属性、文化态度时,又如何避免与主品牌的文化调性相冲突呢?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大家不妨来对比想一想奔驰旗下的高性能子品牌——“奔驰AMG”,AMG强调高性能、更燃更富激情的品牌调性,就常常会与奔驰母品牌“尊贵豪车”的认知产生冲突,因此在塑造形象方面,就需要花费额外的努力,包括预算来说明自己。况且,AMG毕竟还有自己的名称标识,而小米则直接使用了小米品牌,这方面的问题怎么解决?也是留给小米品牌的一个考题。
三、汽车营销不能只有“跑分”逻辑
最后,包括小米在内的造车新势力的营销传播,还带给我一个“基因决定论”的感慨:
今天车企的营销方式,越来越像手机等科技产品的营销方式,虽然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但我仍然希望这些企业注意,汽车营销不能只有“跑分”的逻辑,传播角度不能只是在性能、材料、数据、功效这些理性维度“卷”;
汽车毕竟是一个有着强烈感性消费属性的品类,所以如何为小米汽车建立一种创新的文化定位,以及在传播中,如何更多地借着满足消费者的情感、文化需求来拉动销售,同样是小米汽车需要做好的功课。
这方面成功案例很多,例如去年比亚迪的“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又像别克GL6前两年有一个广告,文案是——“生活越多样,就有越多幸福的模样”,其实都是非常不错的感性传播案例。
———
洞察消费者感性需求,帮助品牌建立起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文化定位,用“功能(左脑)+文化(右脑)”的双轮模式驱动品牌有效增长,这是《洞察力2.0》一书的核心主旨所在,相关的策略和方法,欢迎大家尽快来阅读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