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发布会上宣布,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另外,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然而市场对此并不买账,A股在高开低走,到跳水收盘。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是也是有迹可循的。首先,市场的预期被外媒的小作文无限地抬高了,这是外媒惯用的做法。对于中国可能要出的利好,不断调高预期和猜测,直到盲目和不切实际。当利好出来后,给市场参与者总是造成一种不及预期的结果。这对中国的预期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这次化债的安排是系统性和中期的,目的在于减轻地方包袱,让地方有资源来拉动投资。众所周知,地方是投资非常重要的主体,特别是城投公司和政府基金在一段时期内扮演了主导的作用。这次系统性的安排,到重新启动地方投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其效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与市场更注重短期炒作存在差距。
第三,本次财政上没有直接刺激消费的举措,让市场有较大的预期落差。但是,这是符合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的。消费不旺的原因,是对未来的预期不好,老百姓的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压力较大,直接刺激消费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也并不是对症下药。消费的提升需要久久为功,提升就业、提升收入,这些都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化债着眼于解决系统性的问题,拓展未来的增长潜能。
所以,虽然化债政策的出台,对市场短期利空,但是长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