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院长赵丰携中英合作的敦煌丝绸复制成果亮相大英博物馆“八方丝路”特展

学术   2024-09-29 19:04   浙江  

2024年9月24日晚,由29家国际文化遗产机构合作的“八方丝路”(Silk Roads)特展在大英博物馆正式开幕,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古拉斯·库里南(Nicholas Cullinan)、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教授彼得·弗兰克潘(Peter Frankopan)分别致辞。我院院长赵丰教授应邀出席。

大英博物馆“八方丝路”展览开幕式现场

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古拉斯·库里南(Nicholas Cullinan)致辞

在传统的西方叙事中,500-1000年被理解为黑暗的中世纪,“丝绸之路”这一概念对于过去的英国观众而言,更多是对于东方世界的想象,比如集市上的香料和沙漠上的骆驼,但实际上东西之间的交流是更丰富和多层面的。此次展览中文标题选择“八方丝路”,旨在让观众了解欧洲、亚洲、非洲之间紧密而多层次的交流。展览的英文标题使用“路”的复数形式“Roads”,也是为了强调丝绸之路并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路线,而是一张连接起亚洲、非洲与欧洲的环环相扣的网络。

展览展出了公元500-1000年间来自丝绸之路上不同地区和文化的文物精品302件,包括瑞典出土的印度佛像、英国萨福克发现的印度石榴石黄金肩扣、日本出土的中东玻璃、乌兹别克斯坦的粟特壁画等,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视野开阔而形象具体的丝绸之路场景。

“八方丝路”展览中的撒马尔罕单元

“八方丝路”展览中的地中海单元

作为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书和丝绸是这一展览中的明星展品。盛唐时期的大型刺绣凉州瑞像矗立展厅中心,背后就是唐代瓣窠对狮锦缘经帙和团窠朵花对雁夹缬残片。

敦煌单元中的唐代大型刺绣“凉州瑞像”

由赵丰教授领衔,大英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江大学的专家以及工艺师组成的团队协力完成的敦煌丝绸复原成果——团窠朵花对雁夹缬复制件、中亚风格瓣窠对狮纹锦复制件也在本次展览中亮相。这是赵丰教授自2007年完成《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之后又一个中英合作的敦煌丝绸研究项目,受到了中英两国文化遗产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相关成果内容“复原敦煌纺织品和生产方法:中英合作项目”(Reconstructing Dunhuang Textiles and Their Methods of Production: A China-UK Collaboration)已发表于2024年55卷5期 Orientations(38-46页)。

敦煌藏经洞出土团窠朵花对雁纹夹缬残片(右)和复原品(左)

敦煌藏经洞出土锦缘经帙(右)和瓣窠对狮纹锦复原品(左)

展览开幕式上,“八方丝路”展览策展人之一、中英合作敦煌丝绸复制项目的英方负责人陆于平(Luk Yu-ping)博士向同行介绍:“这个展览从2019年开始筹备,共有三个策展人参与策展。希望这次的丝绸之路展览能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出发,把不同部门的藏品和策展人联合起来,为博物馆未来发展进行一个新的尝试。展览从29家国际文化遗产机构借展,也可以说是有30家单位,因为有2件展品是由赵丰教授从中国带来英国的复制品,这是大英博物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大学的合作项目成果。我们通过科学分析、工艺实践还原了这些唐代丝绸的原本面貌”。

9月26日是“八方丝路”展览对公众正式开放的第一天,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化艺术中心(简称浙大CAC)英国文化艺术访学团全体成员来到了大英博物馆参观展览。团员们对展览的策划和精美的文物展品表示赞叹,特别是在图录和展板上看到浙江大学参与的研究成果参与展出时,深感自豪。

浙大CAC英国文化艺术访学团团员与策展人陆于平合影

据悉,“八方丝路”在大英博物馆的展期为2024年9月26日至2025年2月23日。12月初,大英博物馆还将举办相关学术活动。


排版I范予希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