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芸廷书法”系列讲座第六讲在西溪校区人文楼举行。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仲威受邀为同学们带来“借你一双欣赏碑帖的慧眼”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白谦慎主持。
讲座中,仲威老师分享了自己早年与碑帖结缘的经历,并从文献、文物、艺术三个方面分析碑帖的功用。不同的兴趣导向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使用碑帖进行铭文研究,不管是甲骨文还是青铜器,铭文不仅是金石学的初心,也是与文物定性息息相关的一点。另一种是将碑帖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上海图书馆藏有25万件碑帖,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文物。此外,碑帖还有集临摹与欣赏为一体的书法面向,作为书法学习材料的碑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大量的印本刊行,为版本研究提供了坚实条件。
关于碑帖鉴赏的古今异同,仲威老师进行了详细阐释。首先,就拓片和印本而言,清代人更多接触拓片,如研究《九成宫醴泉铭》便从陕西购入拓片;而晚清以后照相术等技术变革推动印本的出版,现今大多数人接触碑帖印本,收藏拓片的人相对减少。其次社会基础与氛围不同,清代翁方纲集学者、藏家、官员、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在当时的环境下起到领军作用、权威作用、话语权作用,影响文化的前进方向;解放初期的鉴藏家如谢稚柳、启功等人,本身也具有收藏家的身份;现今社会分工明显,专家多专精一处,这与晚清金石圈大不相同,于是碑帖价值观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仲威老师进而向同学们提示印本和拓本、资料与文物的区别,并整理归纳了收藏碑帖的主要原则:首先需要是经典名品,入藏上海图书馆的众多碑帖如《九成宫醴泉铭》《淳化阁帖》《绍兴米帖》等都是传世的经典佳作;其次是物以稀为贵和物以知为贵,强调收藏不能孤芳自赏。在以上几条都符合的基础上,再去鉴定拓片的真伪、优劣。
仲威老师指出,碑帖鉴定以考据点为基础,观察字的主要特征变化,利用损泐进行推断。如根据《石鼓文》中“允”的损泐情况可以将拓片分为明拓本或清晚期拓本。
实践出真知,碑帖鉴藏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仲威老师介绍了《始平公造像记》《大克鼎》《大盂鼎》《上尊号碑》等案例,并根据自己的鉴藏经历将上述收藏碑帖的主要原则贯穿其中。
现场互动环节,仲威老师就同学们提出的碑拓考据点的差距对书法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图文 | 陈未知
排版 | 徐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