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从事文字校对工作二十余年,经常在文稿中见到错别字。
现整理出容易出现的326个易错字。掌握了它们,你就可以在写作文、起草公文等学习或工作中少出错、不出错。
(按词语首字音序排列,括号中为正确的字)
其实错别字古今都有,还要因人因时因地看待。有些错别字反而成为一种文化地标。
比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匾额,“避”字右边的“辛”多了一横。但这字出自康熙皇帝之手,也就将错就错了。
也有人解释,这种写法属于书法艺术,本来就不是错。唐朝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就有这种写法。
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碑也是康熙御笔。“魚”字下方只有三点。
有人便解释道:康熙皇帝信佛,有好生之德。汉字偏旁部首中四点为火,鱼儿在火上何以生存?于是有意少写一点,三点成“水”,成就如鱼得水之缘。
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有一幅“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四字有两错:“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
这该如何解释?
原来这四字是刘坤一追念曾在扬州为官的欧阳修所作。欧阳修晚年放浪形骸,在扬州是个“风流太守”。刘坤一把“流”少写一点,“在”多写一点,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
南京的明孝陵,“明”写成了“眀”。题字之人是当代书法家武中奇。
很多人认为这是错别字,其实非也。从甲骨文开始“明”和“眀”二字一直并存,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现在多用前者。
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两侧有一副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富”字少一点,下联“章”字一竖通到上面。
这是什么笑话?
原来这对联由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所书,他玩了一把文字游戏,“富”不出头寓意“富贵莫出头”,“章”字一竖出头,表示“文章通天”。
这两个错别字真是神来之笔。
点击在看,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