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出身豪门,一场科举舞弊案让他沦为平民,成就一代文豪

文化   历史   2024-06-09 06:18   山东  


鲁迅的性格是矛盾、分裂的,一方面是正义、热情、刚强,一方面孤傲、刻薄、多疑。这种复杂的性格是怎样炼成的?

一切都源于他的祖父。

鲁迅本来出身于豪富之家,因为他祖父的一次科举舞弊,使整个家族沦为平民。鲁迅从此对祖父恨之入骨,在其死后烧掉其所有日记。他的性格也变得复杂了。

“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阿Q正传》俄文版序言)

鲁迅的祖父叫周福清(1838-1904),字介孚,浙江绍兴人。1871年考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实职是江西金溪县知县。

周福清

任职期间,他清正廉洁,严格执法,几年内政通人和。

但他不懂官场潜规则,不喜欢奉承拍马,不会趋炎附势,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晚清那种全面贪腐、深度贪腐的大环境下必然碰壁。

1879年由两江总督沈葆桢整饬吏治,上旨参劾了十二位大小官员,处理意见或是“即行革职”或是“勒令休致”,唯独对周福清评价道“办事颟顸而文理尚优”,认为可以调整为负责教育的职位。

周福清自然不甘心,为了东山再起,他卖掉很多田地,捐升内阁中书。

注意了,捐升是正大光明的行为,是合法的。《清史稿·选举志七》有明确的记载,官员可以通过捐献银两来升迁、改任,甚至指定省份。

内阁中书职位并不高,从七品,但在朝中却很受重视。负责起草文书、记录大事、翻译等。经过几年历练,一般会外补同知、知州,或保送充任军机处章京,大有前途。

1881年鲁迅出生,周福清非常高兴,亲自为他取名樟寿,字豫才,即“豫章之材”,盼望鲁迅长大出人头地。

在鲁迅几岁时,周福清就要求他熟悉中国历史,看《西游记》《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对鲁迅的思想启蒙影响甚多。

周福清的儿子周伯宜是秀才,一直在家苦读,准备参加乡试考举人。

一家人都向着光宗耀祖的方向努力。

1893年,改变了周福清的命运。

除夕夜,他的老母亲戴氏去世。按照惯例他停薪留职回家守孝三年,叫做丁忧。

这一年慈禧太后59岁,要筹办明年的六十大寿,朝廷将在秋天举行“恩科”。

对于长子周伯宜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机会。因为凭他自己的水平,参加正式的乡试有点困难。

当时绍兴有马、顾、陈、孙、章五个大家族,互为亲友。他们的孩子学业不佳,就想在这次恩科中花点钱给孩子弄个举人名份。

他们带着一万两银票上门求助周福清。

这一年恩科的主考官殷如章,是周福清的同年,20年前他们同时中举。在古代官场极为重视人脉关系,同年的分量更重于老乡、战友。

开始周福清坚决不同意,他清廉固执的性格是出了名的。但经不住众人的再三请求,他碍着情面妥协了,答应给主考官写信“通关节”。

事后,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照顾名单后面加上了自己的儿子周伯宜。

农历七月,主持浙江恩科秋试的考官团队乘船从苏州前往杭州,途中停靠在太湖边。浙江巡抚、苏州元和县县令的也乘船陪同。

周福清安排仆人徐福带一封信送交主考大人亲启。信中除了一万两银票,还有一张纸条,上书“宸忠、茂育”四字。内行都明白,这是约定的标记,只要看到连续出现这四个字的考卷,就会被特殊照顾。

仆人徐福在岸边找到主考官的船,就把信交给船上的差役。差役不敢怠慢,马上送到殷如章手中。

但不巧的是,副主考周锡恩此时正在船上与主考聊天。当着客人的面,殷如章哪里敢拆看信件?

徐福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他等了多时,有点心焦,便在岸上连声叫喊:“银信为什么不给回条?吃肉不吐骨头吗?”

一连串叫喊对两个考官犹如五雷轰顶。虽然科考舞弊是寻常事,但一旦暴露会掉脑袋。

为了迅速制止事态发展,也为了自保,他们马上命人抓住徐福,交给当地官员处理。

江浙地区京官很多,他们关系密切,很重视老乡情谊。殷、周两位考官把案子捅上去,让这一带的京官群体很丢面子。

他们作对联嘲讽二位考官:“殷鉴不远,周德既衰”,“年谊藉黄缘,稳计万金通手脚;皇仁空茂育,伤心一信送头颅”

还有拆字联“殷礼不足征,业已如聩如聋,哪有文章操玉尺;周人有言曰,难得恩科恩榜,好凭交易赚金钱”,暗含二位的名字。

此时的苏州知府叫王可庄。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经做到四川总督、工部尚书。因为反对慈禧造颐和园浪费钱财,被贬为镇江知府。这年秋天刚刚调任苏州知府。

也就是说,周福清贿考一案是王可庄到苏州后处理的第一案。

本来,贿赂考官未遂并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当时官官相护互相遮掩是官场的基本操作。知府王可庄初到苏州不愿得罪当地官场,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询问府衙中的刑名师爷陈秋舫该如何处理。

无巧不成书。

陈秋舫是周福清堂弟的女婿,是关系很近的亲戚。

陈秋舫还是个秀才的时候,经常待在岳父家蹭吃蹭喝。周福清看不顺眼,曾当面喝斥他“喜欢躲在女人裙下,是个没出息的人”。

陈秋舫很受伤,马上告辞并放出豪言“不考取功名,永不进周家的门”。

几年后,陈秋舫考中进士,在苏州府任职。

他趁机报复周福清,正告王知府:此事没有回旋余地,必须依法严惩老周。

王知府是官场老油条,他了解到此案牵涉甚多,就托人给周福清传话:过堂审讯时装疯,审讯报告就可以写“犯人素患怔忡(精神病),照例可以免于罪罚。

周福清曾是京官,在老家一直受人高度尊敬。如果装疯卖傻,颜面何在?

他的牛脾气上来了,在公堂上公开宣称自己没有精神病,贿考属实,一口咬定此事系自己一人所为,免去了几家亲戚的干系,还爆出当地这些年许多贿考的猛料。他的理由是:大家都这样,我这点事根本算不上什么。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周福清失去了逃脱厄运的唯一机会,也把王知府逼到了墙角。

经验丰富的王知府深思熟虑,想出一条妙计,以周福清是浙江人为由把案卷转交浙江衙门。

周府上下打点,浙江官场层层说情,浙江巡抚崧骏有意包庇,在奏折中说周福清是一时糊涂起意,并没有成功;信中所附“银一万两”是手写“空票”;其投案自首,应予酌情减罪。

案子经刑部研究,拟定“杖一百,流三千里。”奏报皇上。

光绪皇帝这几年与慈禧太后争夺权力屡屡失败,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看到奏折马上签批从重处理,将“杖一百,流三千里”改为“斩监候”,明年秋天即将问斩。

但周福清运气不错。

第二年有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天下大赦,他得以缓刑。

之后每年秋审,周家多方打点,当地官员大力遮掩,他成了长期关押。

但周氏家族消耗了大量钱财,给亲人带来极度的煎熬和痛苦。他们从京官家属变成了罪犯家属,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这个大户人家无力继续支撑,只好分开过活,幼小的鲁迅与弟弟周作人跟随母亲搬到乡下借住在外婆家。

周福清本来性格偏激易怒,遭此大难,脾气更差。他在狱中口无遮拦,经常破口大骂,从呆皇帝、昏太后,至本家子弟,在他眼中没有一个好人,“明示暗喻,备极刻薄,说到愤极处,咬嚼指甲嘎嘎作响”。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在案发后被革去秀才身份,十分伤感。他常借酒消愁,很快就病倒了,吐血,吸鸦片烟止痛而上瘾。

从此,少年鲁迅经常忙于两件事:去当铺,去药铺。多年后他回忆起这段往事,仍充满悲哀和怨恨。

少年鲁迅

周伯宜于1896年去世,年仅36岁。

周福清在狱中得知噩耗,手书一联:“世间最苦孤儿,谁料你遽抛妻孥,顿成大觉;地下若逢尔母,为道我不能教养,深负遗言。”

“我不能教养,深负遗言”这一句分明是指责这个死去的儿子辜负长辈期望,不成器。当时15岁的鲁迅很不高兴,说道:“人已死了,还不饶恕吗!”

这一事件使祖孙二人之间的芥蒂加深了。

多年后周作人描述这件事对鲁迅的影响:“这个刺激很不轻,后来又加上本家的轻蔑与欺侮,造成他的反抗的感情,与日后离家出外求学的事情也是很有关联的。”

周伯宜去世后,鲁迅作为长房长子参与家族事务,过早地尝尽人情冷暖。族人因为长房人少房多,要求重新分配房屋。鲁迅以祖父尚在狱中须征求意见为由拒绝在房契上签字,遭到长辈们的严厉训斥。事后他没告诉任何人,独自默默承受。

光绪二十八年(1902),朝廷经过庚子之乱,需要收买人心。慈禧太后经过逃难的颠沛流离,突发善心,宣布在八国联军入侵之时趁乱逃狱的人犯,只要事后主动投案就给予宽大处理。

晚清六部中的大多数书吏职位都被“绍兴师爷”把持,又加上这一年刑部新上任的汉尚书葛宝华是绍兴人,他们趁机把周福清的名字加在宽大处理名单中,周福清得以释放。

九年牢狱生涯,老周有幸在狱中躲过了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大事件,脾气却变得更差。经此一劫,他失去了京官身份的尊严,失去了长子。更严重的是,为了每年营救他逃过秋审,周家的田产已变卖一空。这个昔日辉煌的大家族开始为日常生计犯愁。

他回家以后每天骂人,闹得家中无一宁日。

他每天让周作人上街买菜。周作人早晨换取几十文铜钱,与商贩讨价还价,四两虾,一块胖头鱼,一把茭白,两方豆腐……回家后周福清仔细盘点,总是不满意,总说他买贵了。

时值夏天,天气闷热,他却要求周作人穿长衫上街,挤在短衣人群中穿梭。

这一年,慈禧太后心态大变,从极左转向右倾,同意适度维新,派官员出洋考察,选派学生出洋留学。鲁迅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被选派到日本东北大学留学深造。

祖父出狱与自己官派留学,都得益于慈禧的恩典。所以鲁迅一生骂人无数,唯独不骂慈禧。

慈禧太后

1903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回家探亲。他们兄弟三人相聚,非常高兴,经常在院子里聊天。

周福清看到后,笑嘻嘻地对他们说:“乌大菱壳汆到一起来了!”乌大菱壳是绍兴方言,意思是没用的垃圾或废物。

鲁迅三兄弟经他一骂,兴趣索然,急忙散开。

1904年,周福清去世了。他在临终前留下自挽联:“死若有知,地下相逢多骨肉;生原无补,世间何时立纲常。”

鲁迅看后对弟弟说:“这是在骂人”。只有地下才能见到骨肉亲人,言外之意便是活着的家人和他并不亲热,对他不够孝顺。

当时鲁迅在日本,没有回国奔丧。

滑稽的是,周福清去世第二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带给他无数荣耀与遗恨的科举制度与他一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周福清记了一辈子日记,直到临终前一天。“日记本是用红条十行纸写的,线装得很好,放在地上,有桌子般高的两大叠,字迹娟秀”。

1919年,鲁迅回绍兴卖掉祖宅,带领家人移居北京。在处理祖父遗物时,三兄弟产生了分歧。

周建人提出将祖父日记带走,作为传家之宝。鲁迅却坚持烧掉。周建人遗憾地回忆道:“这两大叠日记本,就足足烧了两天。”

后人猜测,鲁迅这一行为是对祖父的报复。

如果没有科考舞弊案,周氏家族不会迅速没落,周伯宜不会英年早逝,鲁迅兄弟三人就不会过得那么苦,不会从小受尽欺凌侮辱,过早感受世态炎凉。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来自周福清。

另一种说法,鲁迅烧日记是为了跟过去诀别。

当时鲁迅已经38岁,在教育部任职多年,薪水很高,1915年还曾获得大总统袁世凯授予的五等嘉禾勋章。他发表了《狂人日记》,买下了八道湾大院,全家人相聚开启了幸福生活。他的人生将展开新的一页。

不管怎样,周福清的科考案就像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造就了鲁迅的复杂性格,也成就了一代文豪。


参考资料:

《鲁迅全集》

《周福清科举舞弊案》

《清代档案史料选编》

《清代的案与刑》

《周福清科场案略述》

《光绪朝东华录》


点击在看,好运连连

九州历史
最珍贵的档案解密!最劲爆的历史趣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