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文学|杨士虎:赤峰木兰之谜

文摘   文化   2024-09-02 00:02   上海  

2024年第1298期(总第4600

 微刊 故乡文学
主 编:陆相华  投稿:13816643239@163.com

赤峰木兰之谜

文 / 杨士虎

内蒙古赤峰市城区东北,一脉赭褐色山脊突兀连绵,九座峰头对望,是为九女峰,英金水环绕,油松托衬,波光潋滟与松风阵阵相合,若红色的宝石镶嵌在了塞外大地,即俏皮的可爱又雍容的端庄,蒙古语为“乌兰哈达”,意为“红色山峰”,即红山。赤峰由此名得。上世纪初,考古界最早在山背面发现了距今6500——5000年左右古人类文明遗址,它将中华文向前推进了500到600年。1954年著名考古学家尹达先生依据梁思永先生的意见,以红山命名的蒙中南、辽西、冀北区域的史前考古文明“红山文化”,成为了与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并行中华古人类文明遗址。

我在《侃赤峰》系列文字中,对“红山文化”进行过详细介绍,此文不再过多涉及。我对红山浪漫的想象又奔跑在了另外一条线上,这与一个女子有关,而且是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女子——花木兰。在红山西麓半山断崖处,镶嵌着一块玄武岩石碑,世称“木兰碑”。碑文共12行,92个字,文本内容录之如下:今之红山,即古之鸿雁关也。木兰从征曾军于此,山之上遗迹尚有可考者。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余奉简命,以外交部特派热河交涉员驻节此邦。公务之暇,尝偕林君西赓来游于此,抚今思昔,不禁增感。爰志之,以昭来者。朝阳张秉彝书。

刻于1925年的这块石碑,今年正好虚100年,比红山文化命名早了30年,故引起了我的关注。刻碑人张秉彝,1884年出生,1916年任热河垦务局总办,1922年任北京政府外交部特派热河交涉员兼商埠局局长,1927年后任热河省政府实业厅厅长、民政厅厅长。时赤峰归热河省所辖,张秉彝正值北京政府外交部特派热河交涉员兼商埠局局长。能刻下此碑文,一是说明此人身份不太低,能有说话的权利;二是他听到过花木兰在此地征军的故事;三是他看到了当时在红山存有的“鸿雁关”、“木兰祠”的遗迹;四是还有点文字小才,想展示一下。有感而慨,他大笔一挥,管它真实不真实,以“到此一游”的兴致提笔落墨,身边恭维的人马上找来石匠镶碑刻字立于山腰,“张局长”就把自己和花木兰“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扬名于了赤峰。

“抚今思昔”,张局长是听到了什么故事让他有了那份激动,我猜想,他肯定就是听了北朝故事中那个“木兰从军”在赤峰的故事,还有就是看了那两处遗址而不能自己的。赤峰真有花木兰的故事吗?我确切地说,肯定没有!原因有四:其一、《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属于口口相传的少数民族犹为可能的是鲜卑族征战时期的民间故事,真与实本就没有可靠的历史去记载佐证。其二、北朝时期北方区域很广,基本活动范围在长城以北,西至大漠东到辽东区域,虽然包括赤峰地区,但那时赤峰无大战,征战的中心点应该在今天古北口到雁门关一带,“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离赤峰还有好大的一段距离,花木兰不太可能来过红山。其三、从生活方式来说北朝时期赤峰地区应该正处于畜牧和农耕的过渡地带,尤其是红山及其周边地区当时原始油松林茂密、野兽众多,适宜狩猎和畜牧,与《木兰辞》中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生活场景相差甚远。其四、红山木兰碑、木兰拱卫牌匾、木兰街、木兰小区等名字前,没有一个是带有“花”字的,此“木兰”非“花木兰”。

翻阅红山区政协1989年编纂的《红山文史》第三集里,有一篇短文名为《所谓红山顶上的木兰碑》,文中把《木兰碑》归属于文人墨客的附庸风雅,牵强附会。有历史上既无木兰其人,当然也不会有从征曾军于此的事情,至于古之雁鸿关说,尚无资料可鉴,从无文字记载。否定很彻底。

又翻阅红山区政协2011年编纂的《赤峰沧桑》画册,在《木兰碑》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究其源,他(指张秉彝)是被悬挂在红山脚下龙王庙门上的一块匾额所误导。清初以来,翁牛特旗捐献大片山林、牧场给皇室兴建木兰围场,并担负守护围场职责。清末热河副都统到赤峰视察,在翁牛特右旗王爷的陪同下到红山游玩,并在龙王庙小憩,对翁牛特王爷守护围场的作为大加赞赏,运笔挥毫为王爷题写了‘木兰拱卫’四字作为奖掖。王爷后来将木兰拱卫刻成牌匾悬挂在龙王庙门额上用以炫耀。张秉彝作为洋派外地人看此匾后,误以木兰为花木兰,理解为‘花木兰拱卫红山’了,便舞文弄墨撰出花木兰行军北征鸿雁关的碑刻。”

给出了红山上“木兰”二字的出处。既然“花木兰”在赤峰“征军”是个伪命题,但赤峰主城区内以木兰命名的街区、学校、商铺的名字很多,为什么赤峰地区人对于“木兰”又是如此的情有独钟呢?比如“木兰”命名字的赤峰城区内街道、市场、小区、学校等。这还得从“木兰拱卫”说起。

“木兰”名字,在赤峰最早出现始于清朝初年。喀喇沁蒙古亲王归顺清朝,成为拱卫清朝北疆的重要力量,它实际辖区在古北口到赤峰松山区一线,包括了今天的承德大部,治所位于今天的喀喇沁王爷府,喀喇沁蒙语汉译就是“守卫者”。康熙初年,喀喇沁王爷将古北口以北塞罕坝以南地区划归了清朝政府直辖,清政府在承德建避暑山庄,山庄外又建外八庙。清政府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皇帝以避暑的名义,用和亲、和教、和政的方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以柔和的方式羁縻少数民族政权;二是在今承德以北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以南区间建立封闭式的狩猎场,以围猎的方式训练八旗兵和以武力张扬的方式给少数民族以施压,甚至皇帝亲自带领皇室成员和禁卫军在少数民族首领陪同下入围狩猎。

由此,清朝是自战国以来,在北方唯一一个不再修长城的封建王朝,却反而巩固了中央政府对北方和少数民族的统治。

那围猎的场所,后来就叫了“围场”,又并入了翁牛特西部今天灯笼河子一带的草原和森林地带,这就是前文提到的清朝热河(承德地区)副都统巡视翁牛特右旗与王爷游红山而题写的那褒奖匾额“木兰拱卫”了。“拱卫”,好理解,就是环绕在周围;那“木兰”究竟是什么意思?清自满洲,这“木兰”,便是满语中的一个词汇,其含义是“哨鹿”。木兰,是满族人的一种捕猎方法,猎人使用桦树皮或者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引诱雌鹿出现,然后进行猎杀。逐鹿,一个历史的场景,一种权势的象征,一场较量的烟尘滚滚,它的引子,就是“木兰”,哨鹿声起,群雄争相搭箭,万马奔腾……

围场,作为清朝皇室这一活动的举办地,其名称中前面就加上了“木兰”两个字;秋狝,即秋季的围猎活动,是清代皇室权贵的一种秋季围猎盛事,秋狝前面也加上了“木兰”两个字。这就是“木兰围场”和“木兰秋狝”的出处。赤峰的“木兰”,确切地说是“哨鹿”的意思,这符合赤峰地区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生活,是此“木兰”非彼“木兰”的同词异构。木兰拱卫,赞扬的不是花木兰,是褒扬一位王爷级别的纯爷们,那意思是把狩猎场管理的很好,有效的拱卫了清朝北部边疆。

一个碑,一个传说,有了红山一百年的故事。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翰林、弼德院参议、满洲镶蓝旗人景禐(兀札喇氏,字佩珂),考察红山,赋《早赴乌兰哈达》七绝一首:汉室功名卫霍尊,燕支山上草成墩。至今石尽作红色,疑是当年战血痕。景禐赋予了这座山以金戈铁马后血染了风采,那石头的红是比花木兰还要早的汉朝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卫青霍去病北征大战的“血痕”,可贵的是他没有武断,故诗中加上了“疑”字,否则后世之人若再有个“张局长”类的“网红”添油加醋,红山之狂可能还能出“第五个中国神话故事”。

文人的笔会跑断了史学家的腿的,他们把传说都当成了笔下的蓝本,后世口口相传,相信了那琅琅上口的文字,这本来是和打猎相关“哨鹿”的“木兰”狩猎方式,却幻化成了那个马上女扮男装的女子。站在红山顶上,我也恍惚的成了故事。

作者简介:杨士虎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喜读书,读趣博杂;爱游历,观人文自然。

《故乡文学》 主编:陆相华

13816643239@163.com

故乡文学
散文、诗歌、小说等反映乡土文学的原创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