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打开任何APP,
都会自动跳转到购物软件的季节”咋就和脱口秀演员干上了呢!
是的,随着两档脱口秀节目的热播,品牌们对于和脱口秀演员合作也很有Passion。
毕竟这是一个呼唤「情绪价值」的时代,今年下半年,「情绪价值」替代之前的「中产」以及再之前的「这届年轻人」,成为各路媒体标题里的高频词。而脱口秀演员们的亲和力和幽默感,几乎就约等于大家对“情绪价值”认知的最大公约数。
品牌找他们合作,就像在闭着眼答一道送分题。
然而,正是因为“太过简单”“太符合逻辑”,看起来“太过花团锦簇”,让人反而不免嗅出几分危险味道:● “一窝蜂”与脱口秀演员合作,让品牌很容易被打上“同质化营销”的标签。● “喜剧人”们在短时间内的密集曝光和扎堆刷屏,也是对他们个人形象的消耗。我们常说“时尚是个轮回”,而喜剧人的“代言热”其实也是个轮回——2021年,《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热播,老选手们稳定发挥,何广智、徐志胜、颜怡颜悦等闪亮新秀也出现在大众视野,另一档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会》则是一匹黑马,“少爷与我”“皓史成双”等节目CP和桥段均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当时,喜剧节目热门选手的代言合作就可以拉出一张长长的清单。
现在,这份清单更长了。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也更多了。1、「喜剧人」能不能用?怎么用?
2、大家都在用「喜剧人」,凭什么这7支片子被记住了?
3、写在最后
01
「喜剧人」能不能用?怎么用?
先说结论。
「喜剧人」当然可以用,而且非常好用。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马季老师的“宇宙牌香烟”(1984年)、赵丽蓉老师的“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1996年)......这些脱胎于喜剧作品的“梗广告”,有着多么强大的穿越时间的传播力。
在我们当下,对“名人效应”的运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代言合作、内容电商、出演广告片。
而在这篇文章里,我想探讨的主要是第三种「出演广告片」,因为:曾经有段时间关注到某个IP被各个品牌密集联名合作,我职业病发作,一顿琢磨这是不是反映了什么趋势,结果去打听了一圈之后发现原因很简单也很真实——那个IP的授权那段时间降价了。
● 内容电商的“个人选择”因素比较多:
出现在直播间里的面孔,一般是艺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些想法,想探索新的事业版图,或者像李诞那样,想找回和人交流的实感。这个也不是旁人可以轻易置喙的话题。但他们出演广告片的时候,和文本是否适配、最终效果怎样,咱们还是可以聊一聊。
首先,合作毕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品牌找喜剧人出演广告,到底是看中了他们什么特质?
1、自带出圈热梗,能用“小成本”撬动“大传播”
近几年,走到大众视野中的喜剧新星,往往是在综艺节目中靠“梗”出圈的热门选手:杨笠:“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徐志胜:“我这个长相,还有什么能失去的呢?直到我开始脱发。”
付航:“如果高级动物必须高级,那我宁愿当猴” “Passion!”
而喜剧老匠们,则一般在小品或影视作品里有多个风格幽默的经典角色和台词:
沈腾:“打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鞋(邪)。”“你过来呀~!”
贾冰:“AD钙奶来上香,只有京海是徐江。”
对于品牌而言:
“梗”的本质是已被市场验证过的、有传播力的语料。
喜剧题材的广泛性,使得各个品类的品牌,都能在喜剧中找到合适的内容落脚点,当片中有“自带出圈热梗”的喜剧人出现,他既往的幽默形象会被浓缩在“梗”里传递给观众,用“小成本”撬动“大传播”。
2、幽默、接地气的“嘴替”形象,更能和受众共鸣
除了品牌合作,喜剧人们优秀的抛梗、接梗能力,也让他们成为了综艺节目的宠儿。而如今综艺节目的风向恰好是设置各种贴近生活情境的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朴实”、接地气、有过各行各业职业经历、形象更贴近“小人物”的喜剧人,比起从进入大众视野之初就光鲜亮丽、困于人设,有各种包袱的俊男靓女们,有很大的优势。毕竟:人们很难相信,明星们能共情他们骑着电动车风里来雨里去的感受。
而喜剧人们的出圈要素之一,就是曾经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出了某种生活经历的“残酷”,被一部分人推选为“嘴替”。
所以,喜剧人们的可信度和亲和力更高,也更容易输出一些让观众有共鸣的观点,而这几个特征也正是品牌和受众建立情感联结的必要条件。 02 大家都在用「喜剧人」,
凭什么这7支片子被记住了?
不过,虽然我总结了这两点「喜剧人」成为品牌商务合作的香饽饽的原因,大家都在用喜剧人,有时甚至出镜的是同一位艺人,为什么有的广告片给人的印象就是会更深刻呢?
所以,我反复回看了7支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喜剧人出镜的广告片,并列出了它们的核心特点,试图解开这个秘密。1、徐志胜 x 森马《绒毛的歌》
特点:TVC没有刻意造梗,而是呈现情感和思考。
但因为剧情设计有亮点,片中的人物形象在延展到海报上时,被用户主动造梗。
别的绒毛都有“人”的梦想,而“徐志胜”只想当好一颗绒毛。俊男靓女的优美身姿和志胜“像老母鸡刚下的蛋”的形象对比太过鲜明,网友们既“心疼”又忍俊不禁。纷纷表示“给我们志胜也整一件”。而其实徐志胜本来就有一张身着产品的公式照和衍生的“热评梗”——“徐志胜穿着都不丑,我穿着还能比他难看?”但这种稍微带点攻击性的评论没有上一种传播力强。也许有人会把这个项目的热度归结于“运气”,我不否认优质的UGC二创梗确实部分源自运气。
但我觉得本质还是创意的力量:唱一支绒毛的歌,聊聊绒毛的梦想,是这个idea给了这些梗诞生的土壤。2、金广发 x 转转《旧手机当面回收的研究》
特点:这支片子看似“反广告”,故意不把话说清楚。但实际却把品牌的核心点传递得很清楚。
人选和内容形式高度适配,@艺能人金广发 的内容标签就是“抽象”“野生博主”“自制视频”。
也许有人会诟病它的时长和它评价的两极化,但这注定是一个会被同行研究、会吸引对「创意短片」感兴趣的人群的广告。关于这个片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清晨马路在项目介绍里写的很清晰,他们拆解Brief之后认为“转转所有的运营和服务,最终会落到和用户接触的那个触点上,那个触点就是上门和用户面对面打交道的小哥”,所以决定把转转“当面回收”的动作流程,“用意料之外的方式符号化并加强记忆”。第一,@艺能人金广发 这个账号的视频风格就像下图中这样,一种精心设计过的“粗糙”;一种看起来像是“真实生活记录”的“自制视频”;在这些视频里金广发给自己设定的角色,是一位遇到了各种乘客、各种情况的司机:另外,互联网上很火的“钝角梗”也来自于金广发。
(最近我和朋友聊天还在玩这个梗,写到这里时才发现,这个梗竟然来自于他在2021年的视频。好恐怖的时间穿透力。)第二,我想,只要你刷短视频,就一定刷到过转转的中插广告。从我个人体验来看,转转相关的画面出现时,也是短视频弹幕的高峰期,“频繁刷脸”的转转,让网友觉得无奈又好笑,纷纷发送“又是你转转”“又来回收我了转转”。网友甚至会主动把转转加进自己平时的语言里,比如形容自己笑得很夸张的时候会说“我笑到转转来把我上门回收了”。这意味着,转转早就已经是“互联网原住民”,是爱玩抽象的网友心里的“自己人”。所以,这支片子选择这样的呈现方式,绝对需要勇气,但也绝对不是莽撞冲动的结果。而是像金广发的视频那样,是一种精心设计过的“抽象”。
3、史策 x KAPPA《三分的结算单》
特点:没有生搬硬套艺人的出圈梗,而是服务于品牌核心信息,设计幽默的台词。
策略切入角度新颖,对“三分钟热度”做出了有独特观点的演绎。
除了核心创意中对“三分钟热度”的新解读,这支短片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哪怕你不认识史策,也完全不影响你理解其中的小“笑点”。而如果你认识史策,你又会觉得剧中名字叫“满分”的女生,很像她以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有小自卑小迷茫也有小自信小骄傲的性格。这和一直抓着喜剧人的某个出圈热梗“过度开采”的思路,对比鲜明,高下立判。今年这一批密集的喜剧人传播,我个人最看好的就是这三支。而去年上线的有喜剧人出镜的片子,有4支让我念念不忘。
其实,他们也利用了这些喜剧人们认知度最高的标签,比如李雪琴和「铁岭」、贾冰和《狂飙》中的角色「徐江」、乔杉和「洗浴」;但要么时机巧妙,要么创意精良,总之,就是让人感觉不敷衍,“蹭”,也蹭得合情合理、大大方方。 03
写在最后
无论与谁合作、以哪种形式合作,品牌需要的都不仅是一场短暂的狂欢,而是长久的情感连接。同质化的内容总会让人感觉烦躁和厌倦,不过,当某种形式的内容泛滥,成为所谓“风向”,创意的作用就随之凸显。那些真正有好创意的作品,总能在信息爆炸的碎片里保持自己完整的形状。
而那些质疑创意存在必要性的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同一个演员、同一种用法、“有创意”和“没有创意”,就是不一样。
所以,恭喜喜剧人“恰饭”。也祝福各位广告人“多恰饭”“恰好饭”。
【往期回顾】
这里聚合世界及中国500强企业优秀营销人才,共同探讨创意进化、品牌增长、商业力量与企业间合作;这里聚合国际与本土一流广告代理商,发布即时动态、分享优质案例、进行人才招聘;这里聚合业界资深作者,以全面视角洞悉行业生态,创作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