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刘少奇接任国家主席,这一时刻,他脸上的凝重与环境的欢庆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刘少奇愁容满面呢?
原本,按照原计划,这一职务应由德高望重的朱德接任,毛主席早前的表态已为此定下了基调。朱德,这位在党内拥有深厚影响力的领袖,红军时期就与毛主席并肩作战,形成了“朱毛不分家”的深厚情谊。中央书记处甚至已将朱德列为国家主席的候选人,而刘少奇并未入选候选人。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德却坚决地推辞了这一职务。便提议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他认为刘少奇的威望、能力以及对人民革命事业的忠诚,受到党内外、国内外的一致敬仰,且从年龄、身体状况和领导能力等方面考虑,刘少奇担任国家主席比自己更合适,自己则历来听从党的安排,做什么工作都可以。朱德的这一决定,充分展现了他对党和国家的无私忠诚,他始终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毫无个人私念。
在朱德的坚持下,刘少奇最终接过了这一重担。然而,面对眼前的困境,他实在“笑不出来”,后来据王光美所揭示的情况来看,刘少奇之所以笑不出来,是因为他所接手的乃是一个状况极为糟糕的局面,仿若一个烂摊子一般 。当时的新中国虽已走过十余年的历程,但发展的道路上却充满了荆棘。国民经济陷入困境,民生所需的粮食、棉布等基本物资供应紧张。更为严峻的是,外部环境中苏关系的紧张局势已如箭在弦上,随时可能破裂。一旦关系彻底恶化,苏联的援助将化为泡影,这无疑会给困境中的中国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少奇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明白,坐在办公室里是无法真正了解实际情况的,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实地调查的征程。这一走、一看、一问,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报告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在刘少奇的领导下,中国开始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地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短短几年时间,国民经济得到了有效的调整与恢复,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