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动荡时期,第一个被迫害去世的部长级干部是谁?

文摘   2024-12-28 09:10   江苏  

张霖之,这位出身于山东农民家庭的革命家,早年家庭全力资助其读书,接受了七年良好的教育。

1929年,因家庭经济变故而辍学,转而投身军旅生涯。他加入国民党军某步兵师,担任连书记官,这一转变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28年初,张霖之就受到了红色思想的熏陶,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成为坚定的革命战士。

1931年,由于身份暴露,他被迫离开了国民党军,返回山东老家暂时隐匿直到1936年下半年,他才得以重新踏上革命的道路,继续为革命事业献身。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领导抗日斗争。1938年,他更是亲自参与了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张霖之转战中原野战军,历任师政委、纵队政委等职务。他带领部队南征北战,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在重庆市委短暂工作后,他于1952年被调任中央二机部副部长,负责轻武器的研发与制造。

他深知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因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我国的轻武器制造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随着部门重组,他又被委以煤炭工业部部长的重任。在这个新的职位上,他更加贴近基层,走遍全国各地的矿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他深知领导责任的重大,因此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每到一处矿区,他都会对矿区的领导进行严格的考察和评估,以确保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效果达到标准。

张霖之的领导风格既严格又务实。他对工作细节极为关注,对下属的工作表现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有一次,在询问某矿长是否有下井经验时,虽然对方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在张霖之的追问下显得紧张且回答含糊。张霖之当即批评了他对基层情况的不了解,并要求他立即改进。

另一次,在抚顺煤矿考察时,他发现工人的饮食条件极差,这不仅影响工人的健康,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为了表达他的不满并引起领导的重视,他亲自购买了馒头挂在矿长办公室门口作为警示。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矿长的注意,并促使他立即采取措施改善了工人的饮食条件。

尽管地位显赫,但张霖之始终保持着农民子弟的本色和节俭的生活习惯。他将大部分工资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或捐赠给慈善机构,甚至拒绝为自己配备警卫员以节省国家开支。

当他的侄子希望他能帮忙安排工作时,他坚决拒绝了这一请求,并鼓励侄子回到农村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他的这种廉洁奉公、坚持原则的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然而,在动荡的文革时期,张霖之不幸受到了冲击和迫害。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立场,没有背叛过任何一位同志或战友。

遗憾的是,他在病重期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不幸离世。这一令人痛心的消息传到周总理的耳中后,总理深感悲痛和惋惜,并亲自推动为张霖之平反昭雪的工作。经过深入调查和努力,1980年,张霖之终于恢复了名誉和荣誉,洗清了冤屈。

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1980年,党中央决定为他补办追悼会。邓公、叶帅等中央领导人亲临现场吊唁,对他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张霖之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供后人瞻仰和学习。

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张霖之同志的妻子李蕴华,她同样是一位杰出的革命者。

在宣传部门和妇联等部门工作期间,她积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付出和努力,同样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在离休后,她选择了低调平和的生活方式,默默地度过自己的晚年时光,这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西西说历史
专注中国近代史和历史人物传记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