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一直流传一个说法,大致意思是新传考研人不能断网,必须要持续不断地了解网络热点,不然可能会在考场遇到突如其来的陌生知识点,或者对某一道题的背景一无所知。
比如川大23年学硕名词解释考了一道名词解释“翎_ling”(次世文化20年打造的中国首位超写实国风虚拟KOL),如果平时对于虚拟偶像不算关注,这个名词解释可能就一头雾水;再比如复旦22年学硕实务卷第一道论述题的背景涉及到一篇作品《另一个“拉姆”》(21年记者马金瑜发表的关于远嫁后被丈夫殴打的自述),题目要求用新闻采编理论评价这部作品,如果丝毫不了解这部作品,空积累采编理论也难以展开阐述。
但我们需要陷入热点焦虑吗?真的需要每天拿起手机、打开社交媒体浏览快速更迭的热搜榜单和视频瀑流吗?我觉得是不需要的。
实际上,热点的重要程度应该排在原理知识、专题整理和实务训练之后,恰当地关注和积累热点,应该是在茶余饭后,或者学不下去效率极低的时候,打开真正有用的渠道,对业界动态、社会现象进行浏览和思考。
【不要焦虑,新传考研不是“热点追踪器”】
虽然能列举出不少新传考研试卷中运用的热点,比如24年学硕832操作题改写的是粉发女孩被网暴后去世的材料,但整体而言,比起追逐当下正在发生的热点,新传考研更为突出的还是对于学科知识点的挖掘。
比如近些年很爱出考题的西方新闻学知识点,几乎是把西方新闻学那几本书翻来覆去地挖点,像《什么决定着新闻》、塔奇曼,甚至于《做新闻》中提到的“新闻网”这一细节都有所考察。像中新史这本书更是年年都考察,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都能看到这部分知识点,考查角度也是值得深思的,比如申报发刊词的评判、政治家办报的深度理解。以及复旦偶尔会考到和新传相关性比较大的其他学科知识,比如文化资本、行动者网络理论,但这些也是经典永不过时的原理,认真学习的过程中极大可能会碰到。
所以几乎绝大多数稳定的、重要的考察点,都不会是社会热点,而是扎实研究出来的经典原理,掌握经典原理和专题,就能把握绝大部分试卷的考查内容。
【选择合适渠道,不受娱乐化信息打扰】
虽然新传考研本质上并不追逐热点事件,但有一类热点,试卷可能会及时更新相关内容的考察,就是新闻行业内部出现的业界动态。比如AI一运用到新闻行业,就出现AIGC这一名词解释;县级融媒体一开始布局,就要考察相关的论述简答;ChatGPT一出现,立马就有人工智能的相关考题。
但作为新传学生,对于新闻行业的关注本身就是学习新闻实务、了解新闻实践的一部分,我们是处于新闻学界和业界这一“过滤气泡”中的,关注这些变革是日常学习行为,不需要再额外关注娱乐化平台上繁杂的热点,那些几乎都没什么用的。
根据学姐的经验,我觉得微信公众号是一个不错的关注业界动态的平台,不会有太多信息在首页疯狂更新、不会有过多来自他人的负面情绪、也不容易沉浸于短视频而忘记时间。很多主流媒体、传媒行业相关公众号,内容都是比较有深度的,比如冰点周刊、传媒茶话会、澎湃思想市场、Sixth Tone、腾讯研究院(人工智能相关)等。包括一些考研公众号每周进行的热点总结,也是可以关注后偶尔拿出来翻阅的,这样下来基本上和新传相关的热点都不会被忽视,更不需要在其他平台上消耗时间。
【不要沉迷于现象,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理】
虽然新传跟其他学科相比,像是一直在发掘现象。但正如《圣经》里的一段话“已有的事,后必再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绝大部分热点背后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可以用同样的新传原理进行分析。我们先去了解最简单的入门理论,用这些理论分析热点,分析得多了、总结得多了,最终依旧是回归到对于原理的新理解、对知识的新探索。
比如城市传播这一话题,无论是淄博烧烤的爆火,还是天津老大爷跳水的走红,亦或是城市举办的运动会比赛,这些社会热点放在新传领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地进行城市营销、城市品牌建设、城市形象等方面的分析,离不开城市独特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共情传播、官民互动等一系列角度。
(图源南方周末)
所以热点的开始,应该是我们训练对于学科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了解到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如何去评析现有的消费热潮,可以从符号、资本等角度推进阐述。热点的归宿,应该是融入一个个专题,比如ChatGPT出现了诸多热点现象,涉及到内容创作的运用、机器的幻觉、存在的歧视偏见、造成的侵权等,这些总结到最后就是一个趋于完整的AIGC专题。
现在时间越来越宝贵了,新传考研的学子们真的不必被网络言论引发热点焦虑,考研不用做热点追踪器,也不用自欺欺人地以“关注社会舆论”的目的去刷微博和短视频,经典、耐用的学科原理才应该是最消耗时间、最需要把握的核心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