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冰凌 已录取24级复旦新传学硕(图片来自复旦官微 冰激凌版的光华楼)
暑假已经快过去一个月了,相信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学习节奏,有不少收获,可能也有一些困惑。这篇文字主要基于我的个人经验和长期观察,分为“背书”和“泛读—重复—整合”两部分。总结了现阶段可能存在的知识“输入”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方便考研的朋友查漏补缺、对比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一、背书
(一)心态的调整
1. 背了就忘,是不是等于白背?
除非记忆力超群,否则大量背诵需要长期练习。有位UP的比喻很触动我:学习就像乌鸦喝水,前面的努力是在往瓶子里丢石子。一轮背书很难立竿见影,但努力绝没有白费——前期的投入就像用来占体积的“石子”,后面基础足够,自然能“喝水”;不必完美主义,给占体积的“石子”雕花。
因此,忘就忘吧,大胆背诵,坦然遗忘,不为这点小事停留,“白背”只是充分准备的必要过程。
2. 相比之下,背得太慢赶不上进度。
“三遍起步,五遍打底,十遍考场战神……”速度快、遍数多,确实很诱人,但答好考题和背书遍数没必然联系,不用和别人比较。同一个知识点,有人背“议程设置”十多遍,资料上也只有一段话,一遍遍加深理解,当然快;有人背一个知识点要好几页纸,从“议程设置”到“社会建构”,第一遍就精耕细作,背得慢但记得牢。
“车轮战”和“精耕细作”都是方法,前者像整体学习,后者像专题学习,操作得当都能取得好结果。之前加入一个学习小组,大家每天打卡,但进度比拼和同伴压力让我很不适应,后面退出了。总之,避免无意义的比较,尤其别让同伴压力影响自己的学习节奏,快就快、慢就慢,个人认为暑假能开卷答题、11月前能闭卷答题就算合理。
3.“答不上来”,体现不出背书效果?
可能因为自我感动:一直以来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答不上来”是考研之神善意的提醒,改正就好。但在这个阶段,更可能是正常的畏难心理和要求过高。作为过来人,很理解一些同学“没准备好”的心理——想答出参考答案的水平,但对理论还没熟悉到那个程度,几次问答下来,直接畏惧答题、怀疑背书效果了。
其实新传的题目门槛很低,除非考察专业名词,很少一句话都答不上来,问题在于敢不敢下笔,交一份“不满意的答卷”。前段时间看过一个词“呕吐式写作”,不求完美,只需倾诉,一吐为快。无论背书效果如何,记住什么写什么,记不住什么背什么,实在不行开卷回答,总不能一点也写不出。反正背书也是“知识输入”,看答案也是“知识输入”,知识原料多了,自然能答题。还是那句话:“石子”扔多了自然能“喝到水”,在此之前不必苛求“石子”的质量。
4.“苦大仇深”,背书全靠意志力……
高效学习需要良好心情支撑,背书全靠意志力,很难坚持下去。以前我向学长学姐咨询背书建议,言语之间透露着对背书的厌恶,他们锐评我的心态“苦大仇恨”,全靠上岸决心坚持下去,后面花了很长时间调整。确实,全靠意志力支撑,先不谈背书效率如何,对身心都是摧残。心平气和地背书学习,靠内部需求驱动,可以尝试:
(1)“仰望星空”,事先激励:开始任务之前激励自己,比如看看校园vlog,听听《今生永相伴》(复旦110周年校庆歌曲),铺垫积极心理,强化内驱动力。
(2)拆分任务,看得到头:背书的单位越小越好,每一步都看得到结果,“看得到头”才有上岸的期待。在一周或一天时间,试试简约版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背诵几个关键考点,其他多背的部分都算超额完成。
(3)打破计划,随缘背诵:感兴趣的部分先看先背,不感兴趣的放后面,心情好就多背,心情不好就不背。计划随心情而被打破,适当破除约束也是释放压力的好方法。我是典型的随缘学习,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打破它——兴致高昂的时候,能为一个考点看一整天专业书;内心抗拒的时候就立刻中断,转身刷英语政治。只要学习没摆烂,计划也随效率变。
(4)管理反馈,事后激励:只要完成了,不管结果如何,尽量寻求正反馈。不要老想着“苦大仇深”,想着“背了没用”,负面的心理暗示和结果印证容易恶性循环。所以,背书的时候尽管冲,无论效果如何,就往好处想,完成有完成奖,没完成有参与奖,保持正向循环。艰巨长期的任务才要意志力,即时参与的活动更需要激励。
(二)可能的雷区
1. 背书方法的雷区
一字不差,一句一背,艰难挺近。新传的知识没那么“死”,不同参考书对一个概念也经常有不同的解读,因此重点在理解大意,记住知识点的“5W1H”等关键信息即可。一段、一节、一章,先记住大意再打磨细节,遇到拗口的语句直接换成自己的语言。
很多机构和同学会自发搞一些“带背营”“打卡小组”,从知己知彼和查漏补缺的角度,确实值得一试,但不用为此专门赶进度。背了多少、用没用心、效果如何,自己心里清楚就行。快速背诵,粗枝大叶,需要很多轮;仔细记忆,精耕细作,慢就慢点。
背书经常中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不可取。对于基础知识点,建议保持一个常态化的背书节奏,积累量变。另外,不要被外界信息(包括这篇推文)打乱复习节奏和复习方法,今天用“艾宾浩斯”,明天用“记忆宫殿”,时间都花在方法探索上了。
背书是背书,答题是答题,嘴背嘴的,手写手的,就是不过脑子。在图书馆经常能看到“仰天大背”的同学,背到声音嘶哑,语气拖音,目光纯真,我主观认为这样已经没有思考了。书本是自己的,多圈圈画画,哪里是背景、哪里是意义、和现实有什么关系……想一会背一会,标出疑问,查询解读,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建议“理解+重复”,不做单纯复读机。
一遍过并不现实,记忆需要大量重复。无论是看书还是背书,每一遍的反复都是不一样的,这一遍阅读或者背诵会带有以前的理解,语境更充足,记忆更顺畅。“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没有重复就没有对比,一遍又一遍自我扬弃,进步都挺明显。
2. 背书方向的雷区
专题如此之多,不需要平均施力。在考试科目上,新闻学、传播学、中新史……明显内容固定、考频较高,必然是复习重点。在具体内容上,效果研究、媒介技术、新闻原则等知识点理论密集、切合实际,需要深入理解。总之,尽量带着“押题思维”背书,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学者动态,选出重点背诵。像学硕的“广告营销”,6、7年没有直接考了,看看就好;而“国际传播”和“新闻社会学”近年都考过,几乎“背多分”,值得用心准备。大部分考研资料不做减法,但在时间精力紧张的情况下,承担一部分“押题”风险,换取更高的备考效率,我认为值得。
(考频和趋势都比较明显,挑重点,效率高)
迷信别人的参考答案,照背别人的答题逻辑,在新传考研方面不是必须。新传考研很难说有标准答案,考虑到学科性质、知识属性、考核方式等诸多因素,我认为背书的第一目标是储备知识,积累答题才材料,而不是考场复制。
新闻传播学本就处在各个学科的交叉路口,内容灵活,背书要求并需要像文言文一字不错,而且一定程度上求新求变。新闻事实性可以相互建构,知识之间也可以相互印证,一份答案除了要求的基础事实不错,观点和材料逻辑自洽就很“标准”。用学过的知识应对无法直接回答的题目,围绕题干,会什么写什么,这比死记硬背“标准答案”更简单实用。
(三)建议的方法
背书有取舍。复旦新传的参考书有十几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记住每一个细节,建议分板块、分层级学习。需要准备的知识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新闻学基础、传播学基础、中国新闻史、实务理论、网络传播学、热点前沿。在7月末、8月初这个节点,给出以下备考建议:
1. 基础知识:反复阅读,常态复习,扎实背诵
基础知识包括:新闻学基础理论、传播学基础理论、中新史基本史实,对应的参考书为《新闻学概论(第八版)》、《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三版)》。这里提到的基础知识不包括拓展论文和专题前沿。
个人建议,阅读第一,背诵第二,在正式背诵前浏览课本两遍以上。有两个阅读目标:一要了解学科内容大致分为哪些板块,形成整体印象,二要明确每个板块包含哪些方面和层次,在此基础上对核心概念留有印象。更直白地说,背诵的前期准备就是记住“二级目录”并能够说两句“核心概念”。
还有些朋友是直接看的考研资料,也值得反复阅读,然后再背诵。和课本一样,建议快速通读几遍,对“二级目录”留有整体印象,并对篇幅较大、出镜较高的知识点形成初步记忆,然后再正式背诵。在背完一两遍资料后,记得亲自看看课本,读读原著,补充语境,为速成的知识“骨架”填充一些“血肉”。
(二级目录整理一下,本身就是很清晰的思维导图)
基础知识必须常态化复习,坚持到考前。尽管参考书一堆,但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并不多,《概论》《教程》已经涵盖了80%的理论重点,而这两本书(或任何其他教材)统共三十几章,部分章节内容通俗,笔记字数没有很多,背诵的性价比很高。在充分阅读后,前期可以依次背诵每个章节、平均施力,后期多去关注重点章节,正序、反序、乱序滚动背诵。没必要逐字逐句背诵,“大致意思+框架结构+学术语言”足以应对大部分考题。另外,从现在开始,也有必要整理自己的学习框架,把现实和书本结合起来,积累案例,不断翻新论据。
重点强调中新史,反复阅读、车轮复习,朴实的方法也有效。之前总结真题,发现所有考点都在《发展史》和实务参考书的采访写作史、评论写作史当中(《发展史》第三版没提到《华商报》晚刊,但在第二版里有,看最新版教材就足够了)。近几年中新史考题也偏向基础,直接对应考点,因此看书的性价比极高。我本人对中新史很感兴趣,也基本实现了无痛背诵,在这里给出一些背诵提示:
(1)结合宏观语境,从历史背景顺推具体报业活动。五四时期、内战时期、苏区、白区……从时期、地区、阵营等社会背景,推导每个报刊的创办、特色、意义。例如,“四大副刊”是五四时期报业改革的典范,就一定带有“五四运动”的特征和意义。另外,《中新史》可以与《史纲》结合起来复习,两者相互呼应,加强记忆。
(要么时期、要么阵营,报业活动离不开相应的历史环境)
(2)合并同类项,类似的报刊甚至可以用一套话术。例如《向导》《前锋》《新青年》可共用一套话术:“《向导》主要通过报道和评述中国革命斗争中的实际问题来指导革命斗争,《前锋》和《新青年》侧重于理论宣传,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担负着党的宣传任务”
(3)带着框架看书答题,先记框架,再填充具体知识。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特点、意义……背书的时候分点背诵,把一二三点拆分清楚,答题的时候分点答题,即使想不起来,按照框架填空也大差不差。新闻有“5W1H”,历史也有。
(分点的思路,贯彻阅读、背诵、答题始终,每个阶段都可以用到)
(4)“车轮战”+“倒金字塔”,先抽象,再具体,先重要,再细节。背诵中新史这种大部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轮复习。例如:记忆一份报刊,一轮背诵记住时期,二轮背诵记住年份,三轮再精确到哪个月份,逐渐提高知识点的清晰度;一轮背诵记住内容、特色、影响,二轮记住背景,三轮可以补充拓展和对比内容,逐渐提高对知识点的运用要求。
(5)常态化、有节奏。中新史是典型的“贝多分”,理解难度小,背诵体量大,建议每天都分出时间背诵,保持记忆新鲜度。我第二次考研从8月开始,每天两小时一专题,滚动复习,本来也是望而生畏,但实际上越背越快。第一轮背诵一个多月,后面不到半月一次,每次背诵的时间也在减少。基本每次背完就抽一天时间通读一遍课本,之后才分专题复习。
暑假看书和背诵,追求效率和完成。可能大部分工作都是投在瓶子里的“石子”,不必因为“喝不到水”而焦虑,更没必要在“石子”上雕花。
2. 实务理论:挑出重点,积累案例,重在理解
实务理论包括:新闻采访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广播电视学、公共关系学、整合营销传播和广告学。
我认为学习实务理论,以看为主,理解大于背诵。实务理论的知识点一般较为“规整”——逻辑清晰、内容通俗、贴近现实、知识零碎,甚至有些“刻意为之、强行凑字”。这些内容没有必要一字不落背下来,适当补充自己的看法和当下的案例,也会是答题亮点。
暑假自由时间多,尽量把新闻实务(采写编评)和公共关系课本多翻两遍,而广电、广告和营销直接看笔记资料即可,节省精力。暑假学习实务理论,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第一遍快速通读课本,画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参考往年真题,看看哪些内容容易考到,对照目录完成重点章节标注。刚接触实务理论、还没有动笔写作的时候,对理论没有切身体会,因此第一遍能知道“采写编评”有哪些内容即可,后面几个月再理解和记忆。
(2)第二遍对照笔记资料,结合原文理解、记忆高频考点和重点章节。这个步骤很难省略,仔细阅读第一遍没看懂的知识点、略过的经典案例,靠“理解+重复”掌握重点。现在很多书本都有现成的要点总结,拿人大《新闻编辑学(第四版)》举例,可以直接拿来用,也可以参照这种方式总结其他书本。
(3)学有余力,平时可以在课本或者笔记上补充案例。实务理论也是在实务卷上考,答题不能是干巴巴的背诵内容,必须结合当下热点报道、舆论、技术来润色答案。这些案例在新闻报道、考研推文中有很多,实务课本上也有很多经典分析,参照这些格式,替换为最新的案例。
3. 进阶理论:广泛阅读,预判考点,学到就是赚到
进阶理论包括:网络传播学、传媒经济学、范式流派和经典原著等,前沿热点就是新传期刊的热门选题和学术动态。
个人认为,这部分内容,与其求深,不如求多。一是知识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推导,见识够多,足以用已知填补未知;例如学术流派,学者之间可能是师生关系、思潮背后是社会运动,了解这些冗余可以推导出学派大致特点。二是很多内容不会直接考,只是作为理论补充自己提到;例如传媒经济学和传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问题体现深度,但基本没考过,在答题时或许视角和框架比内容更重要。
(框架和视角,一看就明白,答题也能从此出发)
广泛阅读,拥有一个广阔的知识面,遇到难题能多说几句,即使遇到没见过的题,丰富的知识储备也能支撑你把答案编出大概。另外,像论文等进阶内容,记住小标题或文章核心论点足矣,金句也是锦上添花。记得随学随用,这些进阶读物,时间长不用就忘记了。
预判考点,结合案例分析,基本不用刻意背诵。例如网络传播考察热点现象和理论变化较多,对这类内容分析也五花八门,大多数都结合具体的事件,与我们的生活也比较接近,可以大概猜到今年考什么。很多考题的内核也是“经典理论+网络环境”,在准备的时候多关注社会舆论、大牛评论,参考别人的分析视角,补充新鲜案例,比复述理论更生动。
(图片来自复旦官微 冰激凌版的相辉堂)
二、另一种方法:泛读+重复+整合
我有两次考研的经历,第一年忙于背书,但第二年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快速泛读+重复理解+迭代整合。具体来说就是看了很多同质化的备考资料和参考书,快速浏览每一本,在过程中重新理解框架结构、适应不同的语言组织方式,最后把新鲜和不熟悉的内容以批注或补充的形式,整理到某一本书的框架。
一种是横向整合。我参考了很多份考研资料和教材,拿传播学为例,《传播学教程》《传播学基础》《传播学引论》《传播学总论》《范式与流派》《起源、方法与应用》《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其实内容大差不差,但框架和重点各有不同。在学习过程中,我重点参考了《传播学教程》,在此基础上其他每本书都快速浏览一两遍,重要章节会仔细阅读。其实同质化的内容大概就是重点,一遍一遍重复自然就记住了,效果等同于背诵。而不同学者在学科体系和写作侧重上各有千秋,例如同一理论,有人侧重背景、有人侧重影响、有人侧重嬗变……这些差异能够帮助我克服“关于学科的刻板印象”,进一步丰富思考的维度,答题也更加灵活。
(两本书内容几乎一样,但结构完全不同,读完理解更全面)
(不同章节、不同书本对同一理论的解释各有侧重,相互对照,理解更深刻)
另一种是纵向整合。理论有其发展流变,尤其是重要理论,值得挖掘。例如“议程设置”,从《传播学教程》到《舆论学》,到《议程设置》,到《做新闻》,再到《现实的社会建构》和《关于电视》……经典理论屈指可数,选一两本做深入了解,看原著和书评,快速通读,带来的喜悦远比重复背书要多,答题引用的频率也会显著增加。很多论文的综述部分非常精彩,读过部分原著再去看论文,或许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简而言之:多读多看,相互联系,记住交集并理解差异,形成自己的版本、写出自己的答案。配套的工具是书本、资料和自己不断更新的知识框架。好处是过程不枯燥,理解更全面或深刻,适合不擅长背书的人;坏处是耗时耗力,看不清进度,容易走偏,后期压力也很大。
在这里推荐两本书作为睡前读物(尤其对二战考研的朋友):《西方新闻学名著导读》和《西方媒介学名著导读》。内容就是经典作品的书评,包括成书背景、核心理论和点评,每本书的介绍都不长,但涵盖了从学科起源到近期热点的经典作品。每天花10分钟,对了解学科发展、积累金句名言、深化理解理论都有帮助,强推二战考研的朋友尝试(不建议在一战考研前中期阅读,毕竟算课外读物)。
“泛读+重复+整合”的方法,使我在第二次考研的时候非常受益,整个过程也比背书快乐许多。但本方法个人色彩和条件限制比较多,仅作为一种思路。二战考研的朋友保证基础没问题、对背书感到枯燥,可以试试。
以上个人经验,仅供参考。希望这篇文字能帮助你减少疑惑和焦虑,更加坚定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