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冰凌 已录取24级复旦新传学硕(图片来自复旦官微 夏日校园)
前两天我终于出手一批考研资料。这些资料是我在备考期间从考研机构、学长学姐那里购买的,囤了很多。
老实说,我没有看完这些资料,只是想卖出去回回血。从店家到我,再到下一届考研人手里,或许这是一个有共性的过程:收集信息、囤积资料、使用资料、处理资料……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相似的经历,或者正在为一些问题费心:考研到底要囤多少资料?哪些资料能真正帮助我成功上岸?又有哪些经济实惠的获取途径?就这些疑问,下面分享我对于考研资料的理解。
一、提出问题:“资料焦虑”
聚焦上述问题,生造一个词汇——“资料焦虑”。大家应该听过“考研是场信息战”的说法,这话确实有道理,但也因此衍生很多麻烦。在“打赢信息战”的口号下,各式各样的考研产品层出不穷,备考战线也不断拉长。加上轮番的信息轰炸,部分研友难免产生“资料焦虑”。
列举一些可能的表现:①担心自己的备考资料不够充分,总因为害怕落下“信息差”而焦虑;②总是心动最新的考研产品,因为难以选择,或者全都想要而劳神费心;③一直囤积资料但学不进去,因为资料太多、看不过来而心烦意乱;④总觉得别人的资料更好,因为一两个没有见过的理论而怀疑自己……简单来说,就是围绕着考研资料,“有没有”“要不要”“用不用”“好不好”等一系列疑问始终分散着一部分注意力,同时不断消耗着荷包。
“买了就高枕无忧,没有好像落人一截。”先不谈“割韭菜”的问题,就考研效果来说,如果总是被资料牵着鼻子走,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企图通过外在资源的堆积,解决内在的学习问题。资料少了,心里痒痒;越屯越多,压力山大;或者光顾着囤积资料,买了一堆其实也是假把式。这些道理其实大家都懂,但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
二、怎么看待“资料焦虑”
(一)准备资料:缺不缺?想不想?要不要?
从主观出发,现在的我会优先考虑这几个方面:
把“缺不缺”放在第一位。对照学习的科目,如果现有的资料无法涵盖所有复习内容,才有必要购买资料。如果手头已经有参考书或者复习资料了,只要内容完整、没有严重错误,先看完手头的资料再说。缺了再买,不缺就尽量克制购买欲望,拒绝重复消费或囤积资料。
在“想不想”之前,框定一个范围。至少在准备资料这个问题上,不要想太多:考研科目考什么就准备什么,哪块内容重要就先看哪个,尽量把“想”的范围限定在应试范围内。“我想深入了解西方哲学”“我想多学点外国新闻史”“我想写科技新闻报道”……在初试阶段,想太多“超纲”的内容帮助不大,克服想啥买啥和散漫的资料准备习惯。
考虑“要不要”的成本效益。有很多看似公益的考研资料,例如“试学”“体验营”等,总是要附加一些营销活动,要资料之前请衡量一下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是否值得。另外,社交媒体上充斥着零零碎碎的知识,看似很方便,实际整合起来耗时耗力,更可恶的是知识点不完整,这种资料不要也罢。最后,就是成体系的资料,内容都有些许不同,但一般字数多比较贵,值不值得花费时间金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总之,准备资料要带着目的,主动发掘自己到底缺什么、要什么,精准描述需要什么样的资料。在不缺资料的情况下,有意识、有选择地避开营销信息,防止逛着逛着买了不需要的东西,或者徒增焦虑。
(二)使用资料:看不看?好不好?用没用?
买完资料“看不看”?按照常识,看了最好,没看就有些浪费资源。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资料太多、信息过载会扰乱正常的思维秩序,还是有必要大刀阔斧删繁就简的。挑结构最完整的资料搭配课本作为主力,其他的复习到哪个章节就看一看,提取异质信息作为补充。
检查内容“好不好”。个人理解,以下几种资料“不算好”:一是内容不全或者内容太多,和院校考纲范围不匹配;二是资料太老,案例陈旧,无法体现最新的学科发展;三是排版冗杂,不方便快速阅读背诵;最后,知识点详细程度、语言编排不适合自己的,酌情使用。再次提醒,挑选和使用资料务必和学校贴近,“走题”的文章写得再好,也很难得分。
“用没用”“能不能用”“好不好用”最重要。自己能不能看进去、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能不能灵活运用到答题里面……好用才有意义。有些参考答案就是从论文里断章取义出来的,缺乏上下文的语境,论点可能比较极端,语言也有可能拗口,像这种自己都看不大明白的就别硬用了。
三、自身经历“资料焦虑”
以上看法仅为个人理解,是对自身经历的简单总结。我对考研资料的认识有三个阶段:考虑是否必要、陷入资料焦虑、对资料进行祛魅。
起初我是一个很坚定的自学考研人,按照经验贴买了课本,自学一段时间发现有些问题理解不了,很快进入了瓶颈期。鉴于整理书本实在麻烦,于是慎重思考,买了第一份院校资料。当时我觉得这份资料是上岸的必需品,也是让自己和学校直接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很神圣的东西,因此学习内容也以此为准。
学习很长一段时间后,我进入了“资料焦虑”阶段。我发现,许多书本上的内容,这份资料并没有,简略的介绍也只能让初学者一知半解,更不用说网上讨论的最新议题了,完全没涉及。由此,我开始怀疑这份资料并不全面,并不断地搜集推文,寻找“完美”的学习资料。每次听到新概念、新框架、新案例的时候,内心就会波动——别人有的我也得有,只有看得比别人多,才能拉开信息差。于是,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我抱着“不能少”的心态,陷入“看见营销信息——产生资料焦虑——通过购买缓解焦虑——担心遗漏继续搜集信息”的恶性循环。
对资料祛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囤积的资料越来越多,全部看完已经不可能。在对各种考研产品见怪不怪以后,我发现同类型的资料内容都差不多,无非是改变了组织语言、参考了不同的热点论文;而那些名言金句、精彩案例,我要么记不住,要么记住的还是最经典的几个,其实大差不差。备考逐渐深入,我慢慢意识到考研产品终归属于二手资料,文字观点经过多重把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版本,都只是参考答案。与其寄希望于他人,为了资料而焦虑,不如直接看一手材料,把时间匀出来看原著读论文。后知后觉,我才意识到自己是有学习和信息提炼能力的。
(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从自身经历讲起,“资料焦虑”背后是我对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自信——把考研资料想得太神圣、太复杂,预设学习的门槛很高,武断别人的才是更好的,寄希望于外在的资料。诚然资料是好东西,但好东西应该减少人的焦虑;如果没有减少,不如抽时间反思一下这场“信息战”背后的“心理战”或“营销战”,再给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定个位。
最后,回答一下开头的问题。第一,资料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囤的,显然“用得好”比“囤得多”更令人心里踏实。第二,扎实掌握手头常用的课本和资料,让原本孤立的、冷冰冰的信息在自己的脑海里产生联系、活跃起来,比外在的资料堆积更有意义。第三,用到就是赚到,使用资料得心应手,也算一种经济实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