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利率再创新低,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文摘
财经
2024-12-25 08:30
上海
2024年12月20日,银行间市场1年期“24附息国债21”收益率下行幅度扩大至0.85%,创2003年4月22日以来新低。![]()
经济增长放缓与市场预期:当前经济运行虽有局部改善,但整体增长仍面临挑战,消费和投资在低位徘徊,市场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投资者为避险将资金大量涌入债市,推动国债价格上涨,致使收益率下降。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要“适时降准降息”,且今年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这种明确的宽松信号,增强了市场对未来资金面宽松的预期,吸引资金流入债券市场,拉低了国债收益率。资产配置需求变化: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其他投资渠道如房地产、股市等表现不够理想,债券作为相对稳健的投资工具,受到投资者青睐,尤其是大型机构资金,配置需求大增,推动债券价格上升,收益率下降。市场利率自律机制影响:利率自律机制的相关倡议提升了投资机构配置同业存款的需求,压低了同业利率,为国债收益率下行创造了空间。利率走势差异:中国国债利率因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等因素不断走低,而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近期因美联储延缓降息、通胀数据超预期回升等,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如12月13日,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回升至4.401%左右,与中国国债利率形成鲜明对比。利差倒挂扩大:截至2024年12月13日,中美10年国债负利差扩至近250bp,为逾22年最大,这种利差倒挂现象会使跨境资本流动发生变化,加大资本流出中国的压力,境外投资者可能会减少对中国债券的持有量。投资价值分化:从票息收益来看,美债配置性价比较高,但需考虑汇率波动等因素对收益的影响;而中债虽票息收益较低,但整体表现较为平稳,风险相对较小。短期:在政策预期和市场避险情绪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有望延续,债券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但随着利率的不断走低,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可能会受到限制,且需关注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带来的波动。
长期:若经济逐渐复苏,货币政策转向,债券市场可能面临调整,收益率有望回升,但调整的时间节点和幅度取决于经济复苏的进度、货币政策的调整力度等因素。资金流动:国债利率过低,部分追求收益的资金可能会从债市流向股市,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推动股价上涨,但股市的表现还受到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资金流入能否持续推动股市上涨存在不确定性。估值影响:低利率环境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预期,提升股票估值水平,增强股市吸引力,但市场信心和风险偏好等也会影响股市估值和走势。中美利差倒挂可能使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若资本持续流出中国,将进一步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但汇率走势还受国际贸易形势、国际资本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低国债利率可降低政府融资成本,为财政政策实施提供更大空间,政府可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低利率环境虽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也可能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息差收窄,影响其盈利能力和金融体系稳定性,需关注金融风险的积累。今天的“热热热time”有没有让你动动小脑袋呢![]()
data@haizetou.com是我们净值数据观测邮箱,我们会收集各种优秀私募净值数据,整合到我们的fof观察池中进行分析和研究,欢迎各位管理人将优秀的产品发给我们。各位管理人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产品的表现情况,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和认知度。 ![]()
推荐阅读
▼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代表原创方或原作者的分析、推测与判断,登载于此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泽募家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泽募家与原创号或原作者有任何代理或合作关系。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泽募家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且不承担信息传递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不代表泽募家的投资实例。
版权声明:本内容版权归原创方或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文内保留标题原题以及文章内容完整性,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号转载文章大部分已获原创号或原作者授权,但部分文章推送前我们未能与原创号或原作者成功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本号微信后台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