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策略回顾】
截面策略表现不佳,类似于2021年,综合来看趋势型策略优于截面策略,长周期策略优于短周期策略,股指、国债和商品期货复合策略优于纯商品策略。
1-4月策略表现正常,5月市场转为空头,各品种截面差异拉不开,导致截面策略持续回撤,而趋势策略可以暴漏空头敞口做空多数品种获得收益。
8-10月策略有所反弹,但不及股指策略的上涨幅度,且净值修复期杠杆的增加是个逐步的过程,会有一定磨损,导致净值相对是平的。
策略迭代:股指日内策略在2024年表现最佳,并新增股指期货隔夜策略,利用股票逐笔数据预测股指走势,已实盘测试5个月,效果良好。增加了国债期货策略,并升级了算法交易系统。
【2025年展望】
预计特朗普上台将带来新的市场风险,可能为商品市场带来破局机会。股市前景不明,两会前政策真空期,可能造成宽幅震荡,股指期货策略需结合多种频率应对市场波动。
【总结】
2024年市场环境复杂,截面策略面临挑战,但通过策略迭代和系统升级,股指和国债策略表现突出。2025年需关注政治因素对市场的潜在影响,并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2024年的落幕,我们迎来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2025年。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投资者需以全局视角审视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各种变化,以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当前,全球经济周期正逐步走出盘整阶段,而降息周期的到来有望成为商品市场新一轮行情的催化剂。然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为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国内,房地产和出口领域有望迎来边际上的改善,而财政政策的力度将成为影响商品需求的关键因素。国际方面,加拿大与欧洲已开启降息通道,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以及全球局势的动荡,都可能进一步加剧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率。
CTA策略,凭借期货交易的制度差异以及与其他主流策略的低相关性,在资产配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考虑到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推动以及全球局势的动荡,商品期货价格的波动性有望进一步放大。目前,商品波动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预示着未来波动率存在抬升有一定空间。鉴于CTA趋势策略的表现与波动率密切相关,因此,CTA趋势策略或将成为接下来值得重点关注的资产配置选项之一。
上海北辰星私募聚焦国内期货市场,创始团队开展CTA多策略业务长达15年,历经多轮期市牛熊,在实战中打磨形成了量化CTA、产业基本面CTA、宏观对冲类CTA三类策略多元化配置、灵活调仓的股债期多资产多策略组合优势。
展望2025年,国内外均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从海外视角来看:全球迎来特朗普2.0时代,美国或对华采取更为激进的关税政策,各国将开启新一轮博弈。在特朗普的政策主张下,美国再通胀风险加大,降息节奏预计相对谨慎,对于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存在扰动。地缘冲突的走向尚不明朗,冲突的长期化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局势进一步紧张和不稳定因素增加。
2022年年中至今,国内外宏观政策由分化转趋同步,期货市场也从无序震荡转为相对明朗的结构性趋势行情。2024年初,随着全球宏观环境多变、地缘冲突加剧、美联储即将启动降息、国内房地产增速放缓、新能源行业兴起,我司预判期市行情主体机会将由黑色板块转移至有色、贵金属板块,叠加较为确定的国债行情,阶段性的结构性机会将有所凸显。
2024年9月,在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国内推出降息及创设互换借贷便利工具等一揽子政策后,我司判断该举措刺激力度极大,迅速提升了股指CTA仓位。2024年全年我司CTA多策略灵活捕捉各板块阶段性行情,获得较佳收益。
从市场各类CTA策略2024年表现来看,产业链基本面、宏观类、股指类均有亮眼的阶段性业绩,而量化类整体表现一般,其中短周期类分化较大,经验丰富、择时择品种能力优秀的管理人仍能获得较佳收益。
总的来说,我司认为未来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各国执政趋于精细化管理,类似2020年的期市整体性大行情可遇不可求,在日常结构性行情的市场环境下,宏观研判能力、基本面结合量化的细致交易能力、多策略灵活配置能力将成为区分市场CTA管理人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国内面临地产滑坡、企业利润偏低、化债、基建投资增速下滑等压力,居民与地方政府均无力加杠杆面对通缩压力,9月24日,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三方释放积极信号,后续的中央经济会议也提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湿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期美联储也开启降息周期,在G2博弈背景下,中美政策将开启同向共振。
基本面多空策略有望不再遭受国内外脱钩带来的矛盾挤压影响,而国际上地缘冲突持续,不确定性将持续使商品波动率抬升,量价策略也将迎来较好的交易环境。整体来看,两策略都有较好的盈利空间。上一届特政府带来连续3年的高波商品行情,复合CTA策略盈利能力突出,强烈建议增配。
版权声明:本内容版权归原创方或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文内保留标题原题以及文章内容完整性,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号转载文章大部分已获原创号或原作者授权,但部分文章推送前我们未能与原创号或原作者成功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通过本号微信后台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