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老号:【天源酱园】

幽默   2024-10-16 10:24   中国  
【天】高地厚千年业 
【源】远流长万载基
【酱】佐盐梅调鼎鼐 
【园】临长安胜莲菜
这首藏头诗曾经高悬【天源酱园】店内,是清末状元王胖为其书写的。
天源酱园是家以微咸而甜鲜为独特风味的京城南味酱园。
它开业于清同治八年(1869 年),坐落在北京西单十字路口东南角,己经有近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据说,天源酱园是由当时京城“四大当铺”之一的刘湛轩用二百两白银买下的一家即将倒闭的油盐店开办的。
店主专门请酱菜师傅引进清宫御膳房的技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尤以生产甜面酱和各种甜酱菜而闻名。
天源酱菜是典型的京城酱菜,酱菜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其特点是“甜、鲜、脆、嫩”,味道甜咸适度,很受当年南方人和在京城做官的“京官”以及商贾们的欢迎。
糖熟芥
一次,慈禧大后吃到“天源”的桂花糖熟芥时大加赞赏。消息传到酱园店老板那儿,他立即把堂内盛放糖熟芥的瓷坛,以红漆木架装饰,并标明“上用糖熟芥”字样。
一时天源酱园名声大振,不少豪门官贵成了座上宾。
老板借机求当朝翰林陆润庠题写了【天源号京酱园】的金字牌匾。
天源酱园保证酱菜高质量的办法:
一是原料要好。
像做黄酱离不开黄豆,当年以通州南边的马驹桥和北京南边的龙各庄产的黄豆粒大,含油量多。虽价钱高但也要用。又如做甜面酱离不开白面馒头,他们自己从河南进粒大饱满的小麦,自己加工细磨细筛,以保证甜面酱的质量。
二是酱制上讲究,一丝不苟。
天源做黄酱选大豆五十斤,用水洗净后,再放入大缸里用水泡胀,而后上屉蒸熟,加二十五斤白面,用碾子碾碎,放在锡箔上用脚踩平,将其切为方块,放在架子上使其发酵,这就是黄酱坯子。
将坯子投入大缸里随即注入缸内清水一百斤,盐二十五斤,等酱坯泡软泡碎,过筛将杂质筛出,再派专人用酱耙翻倒,每天必须早、中、晚三次。从春末到立秋后,黄酱才算制成。这种酱叫“伏酱”,放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坏。
天源酱园的甜面酱做得极其认真。先将白面馒头发酵后,投入缸中捣碎注水,糨糊状即可。将其翻倒,每天也按早、中、晚用酱耙翻,过几天后,再往缸里注些水,以便保持缸里的酱坯始终是糕糊状。从春末经过夏天至秋后,酱变深红色,味香甜,甜面酱就算做成了。
这种甜面酱也是经久不变质,是天源酱制酱菜最上等的原料。
做酱菜的蔬菜,由京郊农民专门种植,规格质量都有严格标准。如安定门外“卢记”的秋黄瓜,必须顶花带刺,身直腰细,每斤四至六条。西郊东冉村的大蒜王贵,年年夏至前三天起蒜,要求蒜头带泥送至天源。
 1939年出版的(日下旧用考)曾刊载:
“北京酱菜,颇为著名,甜酱菜以天源为最佳。
著名的书画家赵朴初、董寿平等都为其题写过金字牌画。
梅兰芳、马连良、袁世海、侯宝林、张君秋等著名艺术家也都是天源酱园的老顾客。
解放后,国家积极扶持老字号,除优先供应原料外,还投资在南苑征地四十亩筹建了“天源”新厂,使这家老店焕发了生机,传统风味得到了保留和发扬。
他们生产的桂花糖熟芥、甜酱黄瓜、甜酱甘露、蓑衣萝卜、糖蒜等五种产品被评为北京市级优质产品。

哎文话北京
哎文话北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