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貌:前门大街逸事(上)

幽默   2024-10-13 16:38   中国  

一提到前门或前门大街,就不能不提历经五百多年沧桑岁月的正阳门,也就是北京人俗称的“前门楼子”。

我记得幼年时和邻居小伙伴,把空烟盒拆了叠成三角形状玩拍三角,有一种叫“大前门”的高档香烟,纸盒上印的就是正阳门城楼。可以说北京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正阳门就是前门的,但如果要问在前门为什么有一北一南两座城楼,肯定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这个问题就曾困惑了我好多年,一直到中学毕业那年,我请教了历史老师,才搞明白那两座古城楼的关系。北边的是正阳门城楼,明清两代北京分内外两城,内城居住的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要,内城九门中规模最大的当数正阳门。南边的城楼门洞正中上方写有“正阳门”三个楷书大字,它实际上是正阳门箭楼。总高38米的正阳门箭楼,东、南、西三面有窗。顾名思义,所谓箭楼是专门供射箭之用,它是古代具有防御功能的军事设施。正阳门箭楼同样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雄伟高大的一座。

巍然屹立于前门大街北端的正阳门箭楼,一直被视为是老北京的象征。我出生在城南,在离前门一公里左右的崇文区天坛路165号院的平房中,居住生活了二十多年。我们家位于天桥的北边、珠市口的南边,离前门不远,坐公交车只有两站地。不过我小时候去前门,不管是父母带我去,或者是我自己去,很少乘公交车,多是步行。

一是离得不算远,走着去最多也就二十来分钟,同时还可以省下5分的车票钱;

二是前门大街两旁的店铺一个挨着一个,走在槐树成荫的便道上,想看什么随时可以进店,不用受限制。

不仅是我,包括邻居家的孩子,那时去前门也多是步行,很少有坐公交车的

前门大街是老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从正阳门箭楼往南到天桥十字路口,大约一公里长的街道两旁,尤其是四五百米长的大栅栏,汇集了北京多家驰名的老字号:六必居酱菜、全聚德烤鸭店、同仁堂药店、瑞蚨祥绸布店、内联升鞋店、月盛斋酱肉店、都一处烧麦馆、张一元茶庄。这些久负盛名的老字号,几乎多是百年老店,像六必居、同仁堂更有着四五百年的历史。它们既是前门商业街的金字招牌,也是商海沉浮中经久不衰的奇葩。毫不夸张地说,除了以大栅栏为中心的前门商业街之外,北京其他的商业街或商业中心都没有如此数量之多的老字号。

前门大街不仅商业老字号多,解放后政府投资在这一地区又新建了许多商场,进一步完善了前门地区的商业配套。大栅栏第一、第二百货商场、新新服装店、前门妇女用品商店、前门儿童用品商店是前门规模较大的商场。前门文化体育用品商店、前门自行车商店、前门灯具电器商店、前门景德镇工艺瓷器店、前门亨得利钟表店,属于专门经营某一类商品的专业商店。

除了老字号和新商场,电影院、戏院、理发店、照相馆、家具店、饭馆、水果店、食品店也一应俱全。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前门大街与王府井、隆福寺和西单大街,并列为北京的四大商业中心。那个时候北京人,特别是居住在南城的人,购物普遍喜欢去前门大街。外地人来北京要领略老北京的风貌,逛前门大街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就曾多次陪同农村来的亲戚逛前门大街,当然我自己去的次数就更多了。  

因为那位在卫戍区服役的舅舅,曾经就驻防在正阳门箭楼上,所以在箭楼未曾对公众开放的时候,我有幸跟着舅舅登上箭楼,居高临下,俯瞰前门大街。那大概是在1969年的秋天,我上小学四年级,当时快到国庆节了。一天下午,到家里来做客的舅舅对母亲说:“姐,哪天让外甥找我去,我领他参观一下前门。别看你们是北京人,上过前门楼子的不多。”

舅舅说得不错,从1949年建国之后,正阳门城楼和箭楼长达四十多年未对外开放,一般人确实没有机会上去参观。一直到1990年初和1991年6月,这两座城楼才先后揭开神秘的面纱,允许参观。舅舅驻防在正阳门箭楼上,担负着国庆节期间夜晚打探照灯的任务。

我上小学那些年,逢“五一、十一”,每当夜幕降临,从东西南北四个不同的方向,都会有探照灯耀眼的光柱交叉射向天安门上空,据说是为了备战的需要。因为前苏联,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同我们国家一度关系紧张,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已经兵戎相见。所以在重大节假日更要提高警惕,加强备战是非常必要的。(文/闫广财)



哎文话北京
哎文话北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