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腔京味:老舍笔下北京人的吃喝(下)

幽默   2024-10-19 10:28   中国  
三、五毒饼、饽饽、棕子

五毒饼

1、五毒饼、饽饽和粽子是逢节才吃的。在《正红旗下》,老舍说:北京人过端阳节时,“家家必须用粽子、桑葚、樱桃,供佛”。较殷实人家还要吃“五毒饼”。因此,在往年,到了五月初一和初五,从天亮,门外就有喊:‘黑白桑葚大樱桃’的,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到快吃午饭的时候,喊声不断。”“满汉饽饽铺”也陈列出特制的应节点心“五毒饼,上边的蝎子,蜈蚣,都是模子磕出来的,没有毒!”

“再有,到处是卖棕子的。北平的卖棕子的有好几个宗派,而真正北平的正统的粽子是北平旧式满汉饽饽铺卖的,没有任何馅子,而只用顶精美的糯米包成很小,很小的,粽子;吃的时候,只撒上一点白糖。这种粽子也并不怎么好吃,可是它洁白,娇小,摆在彩色美丽的盘子里显着非常的官样。还是这样的小食品,可是由沿街吆喝的卖蜂糕的带卖,而且用冰镇过。也是沿街叫卖的,可是个子稍大,里面有红枣。这是最普通的粽子。此外,另有一些乡下人,用黄米包成粽子,也许放红枣,也许不放,个儿都包得很大。”

四、酒与茶、涮羊肉

在《四世同堂》里“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老舍在《多鼠斋杂谈》中说:“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怹在小说《正红旗下》写到,“满月”那天,请不起满月酒,只好以“清茶恭候”宾客。怹常常“用小沙壶沏的茶叶末儿,老放在炉口旁边保暖,茶叶很浓,有时候也有点香味。”

 小说《离婚》中提到了张大哥和老李“涮羊肉“

 1、“老李”,张大哥回来陪客人说话儿,“今儿个这点羊肉,你吃吧,敢保说好。连卤虾油都是北平能买得到的最好的。我就是吃一口,没别的毛病。我告诉你,老李,男子吃口得味的,女人穿件好衣裳,哈哈哈,”他把烟斗从墙上摘下来。

2、“自火锅以至葱花没有一件东西不是带着喜气的。老李向来没吃过这么多这么舒服的饭。“

3、“他的口腔已被羊肉汤--漂着一层油星和绿香菜叶,好象是一碗想象的,有诗意的,什么动植物合起来的天地精华--给冲得滑腻,言语就象要由滑车往下滚似的。“

4、”张大哥对于羊肉火锅,打卤面,年糕,皮袍,风镜,放爆竹等等都要作个先知先觉。“趣味”是比“必要”更文明的。“

小说《骆驼祥子》刘四爷办生日前,对车夫说:”明天的车份儿不要了……,早八点半,先给你们摆,六大碗,俩七寸,四个便碟,一个锅子;对得起你们!都穿上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把谁踢出去!吃完,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亲友们吃三个海碗,六个冷荤,六个炒菜,四大碗,一个锅子。”

 五、腊八粥与腊八蒜

《北京的春天》是写北京春节过年民俗的,老舍先生描写了京城百姓家的生活和年下的美食。

 1、”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3、”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4、”在旧社会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

 六、面条、羊肉包子和马蹄烧饼、花生

马蹄烧饼

1、在《骆驼祥子》里,刘四爷过生日的章节中:四爷听了冯先生的报账后,火冒三丈。早知道这样,就应该预备“炒菜面“! 三个海碗的席吃着。

2、老舍的话剧《茶馆》或剧本中多次出现“烂肉面“的字眼儿。在这里说一句“烂肉面”在老北京的茶馆、二荤铺或路边的饭摊儿都有卖,价钱不贵。

(1)剧本第一幕: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2)剧场第一幕:常四爷对受苦受难、啼饥号寒的乡妇母女很同情,对着老裕泰的伙计喊道:“李三,叫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外头吃去。”

3、《牛天赐传》中写牛老道为天赐过生日吃打卤面:“一个人有面吃,而且随便可以加卤,也就活的过了。”

 3、《骆驼祥子》第十章,老舍先生写了“羊肉包子”:“他在茶馆上休息时遇上了饿得晕倒的老马,老马喝了糖水醒后,诉说了自己的遭遇,祥子出于好心,买了十个羊肉馅的包子给他和他的孙子小马儿。从他们身上,祥子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即使有自己的车,也会饿死。”

4、《骆驼祥子》第十四章“老程回来了,端着两大碗甜浆粥,和不知多少马蹄烧饼与小焦油炸鬼。"没沏茶,先喝点粥吧,来,吃吧;不够,再去买;没钱,咱赊得出来;干苦活儿,就是别缺着嘴,来!"

5、老舍在话剧《茶馆》里,通过老掌柜的话说了“炸酱面”:“要有炸酱面的话,我还能吃三大碗呢”。

6、在话剧《茶馆》最后一幕里,年迈的王掌柜、秦二爷和常四爷无奈地戏谑道:“年轻的时候有牙没花生仁,现在有了花生仁又没牙了”。

7、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中写道: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酣墨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以及这些小人物的吃喝。老舍认为“吃在中国是一件大事”,但怹的作品里,见不到达官贵人的珍馐美味,而更多的是寻常百姓简单的吃喝和果腹的食物。

在怹的笔下,街巷里小贩的叫卖、食肆、茶馆、冷摊、铺户都是那么的生动而多情。(文/惟我独尊)


哎文话北京
哎文话北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