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种病菌是导致食用菌绝收因素之一,如何防治是关键

民生   2024-11-19 17:00   辽宁  

胡桃肉状菌生活在土壤中,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泛。胡桃肉状菌是食用菌重要病害,大面积发生时,常导致菌丝发满袋后不出菇,严重时可能绝收。
发病症状
侵染菌种时,在未长满的菌种瓶中出现浓密的白色菌丝,菌丝较短,有许多小白点,不形成菌被,易被误认为是菌丝徒长或发生菌丝变异。
拔掉棉塞,会闻到一种漂白粉味道。胡桃肉状菌主要侵染平菇菌袋两端,产生短而密的白色菌丝,之后形成胡桃仁或菜花状的子实体。子实体为浅黄色至奶油色,老熟后呈浅褐色,菌肉致密,压破后有腥臭味。子实体形成后还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掰开受害菌袋发出刺鼻的漂白粉味。
发病规律
土壤是胡桃肉状菌主要传染源,没有充分发酵的培养料及感染有胡桃肉状菌的菌种也是其传染途径。操作人员的手、工具、昆虫都可传播此病。旧菇房原有的床架、地面没有彻底地进行消毒就继续使用,也是造成该病流行的原因。

胡桃肉状菌在温度16~29℃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超过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特别是食用菌菌丝能刺激该菌的萌发及生长。在28℃的条件下,经过9~10天就可形成许多子囊果。该病菌适于在含水量65%~70%的培养料上生长,空气湿度在95%以上时生长最旺盛。酸碱度生长范围在pH值4~10之间,最适pH值5~6。胡桃肉状菌多发生在出菇后期,在高温高湿、培养料偏酸性、菇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受害菇房会连年感染并越来越严重。
防治方法
胡桃肉状菌有较强的耐热和抗药能力,又是土壤中的一种常见菌,发生危害时它和食用菌菌丝混杂在培养料中,只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不能在发生过胡桃肉状菌的疫区或菇棚种菇,接种前对菌种全面检查,发现污染菌种予以销毁。菌种使用前,菌种瓶或种袋可在浓度为0.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中浸泡片刻。

2、出菇结束后将菇棚清理干净,对菇棚地面、墙壁、棚顶及棚外周围喷洒可针对老菇房杂菌、重茬消毒的药剂。夏季选晴天掀掉棚膜进行日光曝晒。胡桃肉状菌发生严重的菇棚不宜连种,最好2~3年换一次棚址,而且菇棚要合理构建通风孔。患过此病的菇房要严格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应淘汰竹木床架。
3、堆制培养料要防止偏湿,培养料含水量不宜超过65%。配方中添加石灰粉,将pH值提高到9~10时进行发酵处理,使堆温上升到75摄氏度左右,保持12小时,70度以上即可杀死胡桃肉状菌的子囊果和孢子。
4、在选择土壤时,不要选择在上年已发生病害的蘑菇废料田中去挖取覆盖泥土。土壤挖取后必须进行消毒。
5、出菇期及时通风换气,保持菇棚空气清新,气温较高时用遮阳网等设施降温,防止形成高温、高湿、不通气的不良环境。胡桃肉状菌发生后,棚内应立即停止喷水,降低湿度,发病床面撒上一层生石灰粉灭菌调酸,或取走床面病土粒,覆上高pH值的新土粒。当气温下降到15度以下时再喷水。过一段时间后,还能长出蘑菇。如果是袋装繁殖,病袋应移出棚外处理,棚内喷洒专用药剂,预防棚内再次爆发胡桃肉状菌。
(来源:群蘑汇)

推荐阅读:

香菇肉质薄、易开伞,30元小药帮你解决!

菌棒流红水、绿霉如何治?小方法2天见效!

菇农助手
每天5:00准时更新食用菌【行业新闻】、【行情参考】、【技术讲解】、【供求信息】,尽可能帮助菇农解决困惑,希望和大家成为朋友!“小菇娘”在这等你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