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贺古道,灵渠,湘桂运河的东西线方案

文化   2024-11-29 00:00   广东  

我写过一篇《手绘地图:古代进出广东的三条主要路线,秦始皇如何征服岭南?》,文中提到,古代中原到广东主要有三条路径:东面的梅关古道,中间的湘粤古道,西面的潇贺古道。

今天,我们重点讲讲西线的潇贺古道。

潇贺古道,顾名思义就是从潇水到贺州的古道。这条路也叫做“秦建新道”。

为什么叫新道呢?因为在先秦时期,湖南和广西在民间已经有山间小道相通,人们称之为“峤道”,意思为山间崎岖而又陡峭的小路。

秦始皇攻灭六国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岭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太尉屠睢为主帅,自己的侍卫长,20岁的赵佗作为副帅,率领50万大军发兵岭南。

以当时的运输条件,大军是无法携带兵器装备和粮草通过“峤道”的,于是屠睢征发了40万人修建通往岭南的新道,因为病、饿、工伤和杀伐,有20万人死在工地上。

史书上找不到潇贺古道的具体路径的历史记载,据多方考证,秦朝修建的“新道”即潇贺古道,分为东西两线。

东线,北起道县潇水古码头,向南经过江华的白芒营,翻越萌渚岭,到今广西贺州八步区的开山镇,再到桂岭镇,然后桂岭镇桂岭河的古码头上船转入贺江。

西线,同样北起道县潇水古码头,向西南到江永县,经谢沐关,到富川县城北镇,富阳镇,在从贺江坐船。

至于为什么耗费人力去修两条路,现在找不到明确说法,也许其中一条是后世加修的。

潇贺古道修成以后,成为中原下岭南的主要通道。贺州是当时重要的水路枢纽,贺州八步区古称“八埠”,因江上的八个河埠头而得名。张九龄开通梅关古道以后,潇贺古道才慢慢沉寂。

潇贺古道已经最大程度上利用水路了,但仍然有百来里的陆路要走,随着屠睢进军不利,战死沙场,秦始皇决定加大岭南的用兵力度。秦始皇派任嚣接任大军的主帅,同时下令监御史禄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的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以加强水路运输运。公元前214年,影响了后世数千年的灵渠正式建成,灵渠建成以后,从中原到岭南实现了水路直达。

我们再来说说正在规划建设的湘桂运河。

湘桂运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经过几十年的规划论证,现在已经进入前期建设阶段。

湘桂运河有东西和两线两个方案。

东线方案,采用潇水的支流永明河与桂江的支流恭城河作为主要航道。运河经过的路线与潇贺古道的西线比较相似,经潇水到道县入永明河,在道县城关镇附近挖人工河到恭城河,在平乐县汇入桂江。东线方案全场332公里,开挖人工运河42公里,修建17座梯级船闸。

西线方案,经过的路线与古代灵渠水运路线相似。从永州苹岛沿湘江而上,经过广西全州,在灵渠的下游四公里的贺家塘开挖人工河,再经过铁路村与灵渠汇合,至榕江镇进入桂江,西线方案自湘江苹岛至桂江全长369公里,其中开挖人工运河32公里,将建设32座梯级船闸。

相比之下,东线工程主要集中在湖南,西线方案主要工程在广西。

大家认为,东线方案和西线方案,哪个方案更合适呢?

敬请关注,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

东江学习社
学习文史,乐于分享,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