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有几项大的移民工程,江西填湖广就是其中一个。
“江西填湖广”一词,首见于魏源写的《湖广水利论》:“当明之季世,(张献忠)屠蜀,民殆尽;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
关于明朝初年的移民,还有“北有大槐树,南有瓦屑坝”的说法,其中瓦屑坝大移民,指的就是江西填湖广。
我们首先来说说“江西填湖广”的缘起。
自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耻等几次北方移民大规模南下之后,江西发展非常的迅速,远远超过今天的湖南和湖北等地。具体见我写的《江西,吊打湖南湖北两省近千年,现在怎么不行了?》。
在明朝,江西人口仅次于浙江,位居全国第二,上交国库赋税长期保持全国前两位。
我们再来看看湖广地区(今湖南和湖北两省)。湖广地区本来开发就落后于江西,元朝末年又经历了徐寿辉、彭莹玉反元,朱元璋和陈友谅拉锯厮杀等一系列战争,人口锐减。《湘潭脱难录》、《醴陵县志》等文献记载:“元末兵灾,土著几尽。”
也有野史说法,湖广人口少是因为朱元璋屠杀造成的。还有这样故事,一只明军在湖南境内行军,朱元璋传令“歇息三天”,下面将领听成了“血洗三天”,于是大开杀戒。这些纯属野史,听听就好了。
按照《明史.地理志》的数据,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江西的人口为898万人,是人口第一大省,湖广的数据为470万人。而就土地面积来说,湖广又是江西的两倍多,因此,两地人口密度出现了以下的对比:
江西 | 湖广 | |
土地面积(平方千米) | 153900 | 362232 |
人口 | 898万人 | 470万人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58.37 | 12.9 |
江西每平方公里,大约是58人,而湖广每平方公里则是12人,相差将近五倍。湖广和江西的地理条件相差无几,人口密度相差如此之大。这还是移民工程启动之后的数据,那么,在洪武初年,江西和湖广的人口密度对比,数据将更为悬殊。因此,“江西填湖广”,也就成为了必然。
我们再看看具体的移民方式。
明初的大移民从洪武三年(1370年),一直持续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将近五十年,全国移民的数量在千万以上,如从山西移民到中原,从江浙移民到云贵,从江西移民到湖广,每场大移民数量都在几百万人以上。明初移民的总人数,加起来应该超过千万人。这么大一个工程,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是怎么实施的呢?
军事移民,把人口迁到边境省份屯垦。江浙移民到云南就实行“屯堡”制度,长城附近也实行军垦、民垦和商垦结合的措施,这种做法是移民实边。
把人口密集地区的人迁移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垦殖,“江西填湖广”就是用这种办法。
这种移民还有两种方式。一种利诱招揽,即愿意移民到人烟少的地区,官府给与耕牛和种子支持,并免除若干年赋税。除此之外,在人口特别稀少的地方,还允许插标占地,对于无主的土地,谁先圈上就是谁的。江西填湖广,自愿去的人占了相当比例,毕竟江西人多地少,赋税沉重,移民湖广又有如此优惠的条件,人们当然愿意去新的地方开垦。三百年后的“湖广填四川”,也是以这种方式为主。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捆绑移民,强制迁徙,众所周知,湖南一些地方还把上厕所叫做“解手”,就是这么来的,要上厕所必须得把捆绑绳子解开。这种强制性移民还有比例规定,如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
朱元璋在推动移民的时候,还用上一招——“赶散”,即大家族的兄弟不能移民到一个地方,必须打散来安置,以免出现新的豪门大族,威胁统治。这一点,很多家族的族谱上都有记载。
我们再来看看“江西填湖广”的路线。
江西填湖广,移民进入湖南的方式有两种:水路和陆路。
进入湖北的移民主要走水路。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地名:瓦屑坝。
瓦屑坝位于今江西省莲湖乡,明朝时期,这是一个渡口,附近又有古陶瓷工场,遍地是瓦屑,故名瓦屑坝。
从江西移民到湖北和安徽,瓦屑坝就是集散中心,就如山西的大槐树一样。移民在此集中,官府再派船送他们前往目的地,同时,官府还在这里统一发放川资,即“移民补贴”。移民们要么顺江而下去安徽,要么逆长江而上,到到湖北,再分送到长江和汉水流域各州县。
移民们到达新家以后,传了几代人之后,年代一久,对于故乡的记忆反模糊了,"瓦屑坝”一词倒是定格住了,仿佛那里就是他们的故乡,很多族谱也是这么记载了。
比如,李鸿章的家谱《合肥李氏宗谱》就是这么记载的:“吾族李氏本出自许家(许姓过继李姓而改姓李),许姓明代由江西瓦屑坝迁往合肥。”
从江西到湖南,移民们主要是走陆路。湘赣两省由幕阜,罗霄等山脉隔开,山地之间的谷地就成为了江西移民走向湖南的天然通道。
除江西以外,浙西、福建也有人迁往湖广,也是从江西过境。
江西填湖广的人数以及深远影响。
明初到底有多少人从江西迁出?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说:“湖南人百分之九十是外来移民后裔,而外来移民中,江西人又占了百分之九十。”
我们很难统计出移民的精确人数,只能算出一个大概,明洪武年间,大约有200多万人从江西进入湖南和湖北,迁往安徽的也有近百万。以葛剑雄、曹树基所著《简明中国移民史》说法,洪武二十六年(1398年),湖北的人口有60%以上来自于江西,大约130万;湖南的人口有40%来自江西,移民中的一半又来自南昌和吉安。
洪武二十八年,还只是移民的中期,整个江西填湖广一直持续到永乐十五年。同时,湖南不仅接纳移民,还输出移民,宝庆等地的居民又移了几万人到云南贵州屯垦,如此一进一出,谭其骧先生关于湖南人80%来自江西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湖南说江西人是“老表”,确实是有道理的。
永乐十五年(1417年)之后,江西还陆续有人迁居湖广,但已经是比较零星的状态了。
湖广填四川,促进了湖南湖北两省经济的发展,缩小了这两省和江浙、江西等省的差距。到了清朝前期,“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已经被“湖广熟,天下足”所取代,两湖地区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