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闯关东和走西口,是明清时期的三大自发移民活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闯关东。
“关东”这个地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汉唐时期的关东,指的是函谷关或潼关以东,今天的河南等地都算是关东了;而明清时期的关东则指的是山海关东面的长城以北地区,简单的说,就是今天的东北三省。
闯关东的历史背景。
满清入关以后,表面上说“满汉一家”,实际上却是民族等级差别很大。比如,中枢的六部,都设满汉尚书各一名,满人掌权,汉人干活,清初的地方大员也多是满人,以确保权力掌握在满人手里。即使是科举制度,也分满汉两榜,直到清中叶才取消。
当时的东北地区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统治者特别看重。为了保护好“龙脉”,保证满人的独占东北人参等资源,同时也为了维护满清特有的风俗,防止满族汉化和保证有一块最后的退路,在入关之后,清廷严禁关内人进入关东垦殖。
这中间有一段特殊时期,即1644至1667年,清政府曾招募了一些人到辽东垦殖,主要以山东人为主,他们在大连和旅顺一带安家落户。1668年开始,清政府对关外实行了彻底的封禁,意图杜绝汉人再进入东北。
为了实现满人和汉人的隔离,从清崇德三年(1638年)开始,到康熙二十年(1682年)完工,清廷在满汉两族人传统居住地的边界,修建了900多公里长的“柳条边”。
柳条边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先修一道高和宽各三尺的土墙,然后每隔5尺,在土墙上插三根柳树枝,再用绳子和柳条编制在一起,横向连接柳枝桩。为防止汉人轻易翻越,还在土墙下面挖有深沟。
这种柳条边不像长城那样高大险峻,并不具备多大防御价值,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象征意义。柳条边设有二十余个“边门”,派兵把守,从边门出入都必须有官方的证明。擅自闯进边内,将会被严厉治罪。
"私入围场打牲十只以上者, 流三千里;二十只以上者发乌鲁木齐种地;三十只以上者,发乌鲁木齐等处给兵丁为奴。”“其偷砍树木五百斤以上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八百斤以上者,发乌鲁木齐种地 。""雇人偷刨人参,财主不分旗、民,俱发云南等省充军;并无财主,只身潜往偷刨,得参一两以下,杖六十,徒一年;一两至五十两,杖一百,流三千里。”
即便如此,关内还是有汉人零零星星进入关东地区。到了清乾隆年间,由于人口增长,关内的土地日趋紧张,很多汉人就偷偷摸摸进入关东地区找活路。他们通过“柳条边”的主要手段就是向看守边门的军士行贿。在乾隆和嘉庆两朝,有数万人进入东北谋生,清廷也多次对看守边墙的军
队加以整顿,但仍然挡不住中原人进入东北谋生的强烈愿望。这是“闯关东”最初的阶段。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今兰考县的铜瓦厢决口,黄河下游成了黄泛区,人们生活更加艰难。成千上万的流民也成为了清朝统治者非常头疼的问题。
1858年和1860年,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走了中国大片领土,并有侵占东北全部领土的企图。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1860年,清政府采纳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在关东局部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经济。
在政策松动的情况下,华北地区的老百姓迅速涌入东北谋生。到1897年,清政府完全放开了对东北移民的限制,1910年,东北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800万。在“闯关东”热潮之前的1860年,东北人口大约只有300万人,不到40年的时间内,东北的人口翻了6倍!
民国时期,闯关东还在继续,平均每年又有40多万人涌入东北。到了1949年,东北总人口已经接近了4000万。
我们来说说闯关东的路线,主要有两条:旱路,从河北东部穿过山海关进入东北;水路,从山东烟台坐船直接到辽东。
我们再来说说“摆谱”的由来。
摆谱这个词就来源于闯关东。山东等地人进入东北以后,因为背井离乡,以后恐怕也回不去了,都随身带着家谱。东北天寒地冻,黑夜漫长,人们没事可做就喝起了小酒。酒酣耳热之际,就纷纷掏出家谱来摆在一起,比一比谁的祖上官做的大,谁的辈分高,既是一种炫耀,也是一种交流。
大家都是背井离乡,只能用祖上的荣耀来撑场面了,日子一久,摆谱也成了一种闲暇时的乐事。
只是到了后来,摆谱一词演化成了端架子,装那啥的贬义词了。
敬请关注本公众号,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