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矿冶场地生态修复创新团队CEJ:综合地球物理与水文分析揭示废弃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迁移机制

学术   2024-10-28 12:33   中国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第一作者:高文艳博士
通讯作者薛生国教授
通讯单位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中南大学矿冶场地生态修复创新团队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Unveiling heavy metal(loid) contamination and migration at an abandoned smelting site: Integrated geophysical and hydrological analyse的研究论文。本文采用地球物理和水文分析等技术对中南某废弃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研究,从空间尺度上直观展示了重金属的分布情况,识别了污染热点区域,分析了地下水复杂水化学条件,并利用GPRERT推断地层结构,获取水文地质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和修复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引言

重金属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土壤质量,还能通过地球化学作用渗透到地下水,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本研究选取中南某典型废弃铅锌冶炼场地,结合实地调查和地球勘探采集数据,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明确冶炼场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潜在污染源;通过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获取地层结构图像,反演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重金属迁移和扩散的影响,探讨重金属迁移机制



图文导读

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的垂向分布

Fig. 1.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loid)s study area.


使用ArcGIS来演示使用反距离加权法的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图1)。研究区四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AsPb的高值区呈现点状和小面积的分布,表明这两种重金属含量的空间连续性较差,而ZnCd高值区的分布呈现块状,含量分布的空间连续性较强。这可能是受到人为生产活动的干扰。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呈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减轻的趋势,这是由于长期的冶炼活动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表层土壤作为重金属的直接受体,污染程度最重,而重金属在向下迁移的过程中受黏土矿物、土壤质地、微生物等因素的阻碍


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Fig. 2.Piper plot of groundwater samples from the study area.


优势阳离子为Ca2+,其次为Na++K+,阴离子主要分布在SO42-端元,SO4-Ca型和混合型是研究区的主要地球化学相(图2)。地下水一般以HCO3-Ca·Mg型为主,而人为活动干扰时,水体中Na+Cl-SO42-占比会随之升高,研究区域具有较高的具有较高的N(SO42-)/N(Ca2+)值,说明该地区受工业活动影响较大,这与该地区之前从事冶炼活动有关

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条件

Fig. 3.(a) Calibrated model between Kr and SWC, (b)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SWC and the predicted SWC, (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Ks and the predicted Ks, (d) 3D visualization models of SWC using the SWC-Kr relationship, (e) 3D visualization models of Ks using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Ks relationship.


土壤含水量(SWC)与介电常数(K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2=0.90)(图3a),土壤介电常数会随着SWC的增加而提高,当SWC达到一定值时,其对Kr的影响更为显著。为评估利用Kr预测SWC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对实测值和基于Kr反演计算的SWC进行了比较(图3b)。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高的精确度(RMSE=3.81%),尽管在较低含水量时有所高估,在较高含水量时有所低估,但总体上两者接近y=x线。SWC-3D预测模型显示,大部分区域表层SWC较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变大(图3d)。然而在某些区域表层SWC较大,这可能是由于除土壤类型外,土壤渗透性(Ks)对SWC也有显著影响。Ks-3D模型显示高Ks区主要位于西北区,与低SWC区相对应,表明KsSWC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图3e)。同时表层土壤中的Ks分布极不均匀,反映了水文地质条件的非均质性


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羽

Fig. 4.Contamination plume distributions of heavy metal(loid)s in soil-groundwater system.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呈现“斑片状聚集”,聚集在表层,但也呈现出向下迁移的趋势(图4)。结合图1、图3d-e)可知,重金属向下迁移的区域与高SWCKs的区域相应,这是由于高的SWCKs可以促进重金属的渗透和迁移。此外含水层重金属污染羽与土壤污染区和地下水流向密切相关。特别是Cd,在竞争吸附和配体解吸的作用下,在地下环境中具有极强得流动性,在模型中也呈现出广泛的扩散,地下水流向的影响也更为明显。地下水中高浓度PbZn的分布与Cd相似,受水流影响较大。然而地下水中As受水流影响较小,污染区位于土壤As污染正下方,这是由于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铁氧化物、锰氧化物等会吸附固定As。

‘’

小结

在对污染场地进行高精度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学和水文学方法,深入分析了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分布模式和迁移机制。研究发现,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场地西北部,这与历史冶炼活动以及废水和废气排放有关。ERTGPR提供高分辨率的地层结构图像,为反演计算SWCKs提供依据,通过构建3D预测模型进一步展示水文地质的非均质性。地质条件的异质性加剧了污染物迁移和扩散的复杂性。此外,重金属污染羽流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揭示了重金属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和扩散受SWCKs的显著影响。研究成果为理解重金属在土壤-地下水系统的迁移提供了重要信息,对制定有效的污染场地修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高文艳,中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022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阻控,已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

通讯作者:薛生国 中南大学二级教授、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矿冶场地生态修复创新群体负责人;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冶金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针对铝工业赤泥处置的世界难题,创造性提出“赤泥物理-化学-生物协同生态处置”新思路,持续开展“场地污染阻控-土水协同修复-土壤功能重构-生态景观再造”全链条研究,努力突破矿冶场地生态修复技术瓶颈,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归自然。主要从事污染场地土水协同修复、大宗固废土壤化处置技术、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环保行业专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20余项。编制《赤泥堆场原位生态修复技术规范》《赤泥堆场原位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标准》等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环境科学》《生态学报》《土壤学报》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Soil Genesis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Bauxite Residue Disposal Areas、《赤泥堆场成土过程与环境风险管理》等学术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件,担任5次国际学术会议执行主席。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6853

投稿中南大学矿冶场地生态修复创新团队。投稿、合作、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最大的学术公号,拥有20W+活跃读者。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年度热点文章Top10(2023年)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谢国俊课题组、重庆大学陈一课题组合作ES&T封面: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的生态位分化机制
见证一个新领域的崛起——密苏里大学肖峰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李阳团队一篇承上启下的ES&T
ES&T社论:ES&T对材料类稿件的基本期望以及此类稿件应该如何体现其环境相关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孙志强副教授ES&T、WR等:非自由基高级氧化净水技术系列研究成果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封面:电化学氧化生成的Fe(IV)/Fe(V)可在近中性条件下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一种可以轻松区分SO4•-与HO•并实时量化高级氧化技术中的SO4•-的新方法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贺诗欣课题组Nature Water:集太阳能脱盐、发电和作物灌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哈工大(深圳)任南琪院士团队路璐、深圳先进院高翔Nat. Sustain. :工业废水中多污染物协同原位生物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团队Science Advances:揭示脱水合在离子选择性膜分离中的作用机制
可持续视野SH|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院士团队: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学术招聘
美国范德堡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项目招生 (博士硕士)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门玉洁课题组招收博士生(或博士后)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Dr. Sam H. Y. HSU课题组招聘博士
美国圣母大学环境分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拟招收2名全奖博士生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士Eawag联合招聘全奖博士生(环境方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华章教授团队招聘博士
学术资讯
耶鲁大学Julie B. Zimmerman教授出任ES&T主编
贝勒大学Bryan W. Brooks教授出任ES&T Letters主编
韩国科学院院士Wonyong Choi将出任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主编
CEJ Advances创刊 | 潘丙才教授任主编,四位华人学者任副主编
ACS对话 | 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副主编马军院士
专访: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 主编团队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

环境人Environmentor
分享环境领域内学术进展、热点资讯、招聘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