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直播 | 院士领衔,群英荟萃!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年会(2024年)全议程

学术   2024-10-25 12:38   江苏  

会议简介/Introduction

自上世纪以来,欧洲就成为了华人环境学者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地区之一;旅欧学者们学成归国后,为中国环境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时代演变,中欧之间的环境学术研究面临新的挑战。环境研究逐渐从点源问题演变成区域性问题,并与生态学科和数据科学等交互关联,致力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由此,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将于2024年10月26-27日举办第二次年会(CESEES年会_2024),聚集行业专家学者,把握中欧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面向未来发展需求,为推动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贡献智慧。


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hinese-Europe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 Ecology & Sustainability,简称CESEES)是为促进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在欧或曾旅欧华人学者之间交流而成立的纯学术组织。CESEES的主要宗旨是为中欧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者及专业人员提供知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中欧间学者交往的桥梁作用,促进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欧洲华人学者之间、归国学者之间以及中欧学者间的学术交流。


会议议程/Agenda

线上会场(26-27日)






主会场 .(26日上半场,北京时间)

主会场议程

主持人:穆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占新民(爱尔兰高威大学)

15:00-15:10

致辞1

占新民(CESEES主席)

15:10-15:20

致辞2

傅尧(中科大副校长)

15:20-15:30

致辞3

David Polya(曼大理工学部国际化主任)

15:30-16:10

主旨报告1

任南琪 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规模化绿氢生物制造技术与展望

16:10-16:50

主旨报告2

袁志国 院士
香港城市大学

Digitalisation of sewer management

16:50-17:30

主旨报告3

David Topping 教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AI, air quality and health: a breath of fresh air

17:30-18:10

主旨报告4

俞汉青 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直接氧化转移水处理技术

18:10

休息


环境分会场 .(26日下半场,北京时间)

环境分会场议程

主持人:王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00-19:30

特邀报告1

贺震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Electrochemical phosphorus leaching and recovery from sewage sludge

19:30-20:00

特邀报告2

杨竹根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

Origami-paper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rapid and on-site wastewater surveillance

_

20:00-20:20

报告1

吴光学
爱尔兰高威大学

Revisiting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Ecological Principles and the Art of Engineering

20:20-20:40

报告2

李敦柱
浙江农林大学

微纳米塑料检测、释放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_

20:40-21:00

报告3

霍正洋
中国人民大学

保障“最后一米”生活安全的微生物消毒技术

21:00-21:20

报告4

吴百乐
爱尔兰科克大学

磷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挑战、机遇与化学创新

_

21:20-21:35

博后报告1

王宇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by a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er with multiple reagent ions

21:35-21:50

博后报告2

覃韦平
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Merging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Mass Balance Model to Study the Exposure and Toxicity of PFAS in cell-based bioassays

_

22:00

结束


生态分会场 .(27日上半场,北京时间‍)

生态分会场议程

主持人花正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00-15:30

特邀报告1

刘福来
哥本哈根大学

Biochar amendment and crop stress resilience

15:30-16:00

特邀报告2

Matteo Convertino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Ecohydrological Diagnosis and Engineering of Ecosystems under Extreme Change

_

16:00-16:30

特邀报告3

刘剑
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

Agricultural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Mitigation Options: A Nordic Perspective

16:30-16:50

报告1

汪家家
中山大学

跨越云泥之间:砷生物地球化学和古菌产甲烷从稻田到热田

_

16:50-17:10

报告2

周世兴
四川农业大学

Litter mixture effects on decompositi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across biomes: The role of litter identity, diversity and soil fauna

17:10-17:30

报告3

蔡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甲烷氧化及其潜在生态功能

_

17:30-17:45

博后报告1

邹峄标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森林功能型的多稳态及其维持机制

17:45-18:00

博后报告2

彭玺
鲁汶大学/生态中心

微生物代谢互作网络方法学研究与在热泉嗜热微生物群落中的应用

_

18:00-18:15

博后报告3

戚雁玲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陆地热泉古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8:15

休息


可持续分会场 .(27日下半场,北京时间)

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议程

主持人孙鑫(格罗宁根大学)

19:00-19:30

特邀报告1

田金平
清华大学

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19:30-20:00

特邀报告2

李蕾
德国哥廷根大学

When Growth Stumbles, Pollute? Trade War,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 and Pollution

_

20:00-20:20

报告1

刘芳
浙江农林大学

Life cycle monetiz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rural food waste management 

20:20-20:40

报告2

何盼
卡迪夫大学
The global food-environment-health nexus: a consumption-side perspective
_

20:40-21:00

报告3

陈伍
南丹麦大学
Material demand for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transitions and potential supply risks

21:00-21:20

报告4

岳辉
郑州大学

 Integrated Modeling for Cross-Sector Mitigation Actions and Gaps in Achieving Clean Air and Net-Zero Goals

_

21:20-21:35

博后报告1

陈佩佩
剑桥大学

A data-driven method to predict the capacity mix based on global power plant units

21:35-21:50

博后报告2

徐成建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Future material demand for global silicon-based PV modules under net-zero emissions target until 2050

_

22:00

结束



线上直播方式






主会场 .(26日上半场)


点击明信片可预约主会场直播


环境分会场 .(26日下半场)



点击明信片可预约本场环境分会场直播


生态分会场 .(27日上半场)


点击明信片可预约本场生态分会场直播


可持续发展分会场 .(27日下半场)


点击明信片可预约本场可持续发展分会场直播

线上转播






寇享学术转播平台


https://www.51xueshuo.com/?#/liveSpec?specialCode=1848974668309073920

学说转播平台


科研云转播平台



主论坛嘉宾介绍/Speakers

任南琪,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城市水质转化规律与保障技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兼任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部委员,国际水协会(IWA)Fellow,教育部环境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

主要从事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改善对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技术与设备,废物资源化及能源化理论与技术,环境微生物系统生物学与生态学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1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模范教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著作12部,发表论文SCI收录8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8项。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香港裘磋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袁志国,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讲席教授,杰出创科学人(Global STEM Professorship),澳大利亚技术与工程院院士,国际水协会(IWA)杰出会士,澳大利亚桂冠学者,Water Research X主编,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下水道管理技术、污水污泥资源化技术以及综合城市水管理技术以及智能水务系统开发。在Nature、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ISME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0余篇,引用54000余次,H-index为125(2024年10月)。研究成果曾获得2015年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 Clunies Ross 奖和 2014、2024年IWA全球项目创新奖等多个奖项,同时是三家生物技术企业的创始人。


俞汉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国家杰出青年基⾦获得者(2006)、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2012)、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创新群体负责人(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专家组成员(201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学科评议组成员(2020)。2014年以来连续入围 Elsevier出版集团环境领域国际高被引学者、科睿唯安交叉领域高被引科学家。

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工作,作为通讯/第一作者发表 SCI论文600多篇,其中包括Nature子刊(20篇)、PNAS(12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73篇)和 Water Research (82篇),SCI他引超过4万次,H因子114;成果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各1项、2024年美国化学会ACS环境科学与技术杰出成就奖、省部级科技/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指导的研究生1人获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授协会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4人获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Prof. David Topping,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数字环境讲席教授,英国阿兰·图灵研究所Turing Fellow,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科学委员会委员、数字解决方案中心副主任(Deputy director of the Digital Solutions Hub),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空气质量专家小组理事会成员。于2001年和2005年分别获得曼彻斯特大学物理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研究成果在Natur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发表。担任期刊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 (GMD)编辑。



主持人/发起人介绍/Hosts

主会场主持人/发起人 

穆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执行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在PNAS、Angewandte Chemie、Advanced Materials、ES&T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引用10000余次,H指数56;授权中国发明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多个科研项目。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副主编、Environmental Research编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曾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


占新民,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本科(1995)和博士(2000)学位毕业。2002年来高威大学工作,2014年始担任教授。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日本岐阜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以及日本农工大学进行过访问工作。研究领域为污水低碳化处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专著1部,参与制定国家沼液使用质量行业标准1项,带领科研团队主持了20余项约800多万欧元的研究项目。相关研发工作被爱尔兰时报(Irish Times)、独立报(Irish Independent)等多次报道。现任爱尔兰皇家科学院(Royal Irish Academy)的工程与计算机委员会委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的编委和《水循环》(Water Cycle)期刊的副主编。现任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主席,曾任在爱华人环境、资源和资源协会(ICAERE)主席,多次担任欧盟COST行动的爱尔兰代表。获得本科生优秀教学奖(In recognition of excellence in lecturing by the Undergraduate Awards)、校长优秀研究奖(President’s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爱尔兰自然基金委能源、气候和海洋研究中心优秀研究奖(MaREI Awards 2022 Research Excellence)和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优秀编辑奖(outstanding editor)等。

环境分会场主持人/发起人 

王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导,洪堡学者,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和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入选者。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后在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3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膜分离材料与技术、纳米孔道限域传质过程、微污染物分离与催化转化等领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内外基金项目。



生态分会场主持人/发起人

花正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导,国家级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和中科院人才计划获得者,中国微生物学会古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湿地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环保联合会“双碳”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于2010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中山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5至2020年在中山大学和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极端微生物群落的微生物生态与进化、生命起源及演化等相关研究,并利用编程技术从事生物信息学软件开发。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Cell Reports、ISME J、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和Microbiom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H指数26,被引用3000余次,担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客座编辑,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ISME J、Water Research等期刊审稿人。


可持续发展分会场主持人/发起人 

孙鑫,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施密特人工智能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获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车辆工程与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材料可持续性。在Nature Sustainability,Joule 等期刊上共发表三十余篇论文。曾获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钱易环境奖特等奖、首届全球变化未来学者等奖项。现担任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期刊青年编委,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青年理事等职务。


环境分论坛嘉宾介绍/Speakers


贺震,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能源、环境和化学工程系Laura and William Jens讲座教授和副系主任。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在丹麦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曾任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助理教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副教授和教授。贺教授长期致力于可持续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的研究开发,研究内容涵盖: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能源回收利用、生物电化学技术、可持续脱盐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领域,累计发表期刊论文260余篇,总引用超过2万次,入选2018年Clarivate Analytics高被引学者。目前担任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简称JHM)等期刊主编,2020年入选国际水协会(IWA)会士(Fellow),2022年当选美国水环境联合会(WEF)会士(Fellow)。

报告主题:Electrochemical phosphorus leaching and recovery from sewage sludge


杨竹根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正教授,先进传感器实验室主任,英国政府顾问科学家;法国里昂大学博士,本科、硕士分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山大学,曾任职于剑桥大学、巴斯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获得3个英国及欧洲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人才计划基金资助:英国Leverhulme Trust Research Leadership Award (领军人才计划),UKRI-NERC Fellowship(类似国自然“优青”)以及欧盟Marie Curie Fellow,累计竞争性研究经费超£15M。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健康及大健康、生物医学、分析科学、传感技术及微流控等交叉学科。研制的纸基微流控芯片,新冠疫情期间被应用于快速检测伦敦隔离酒店和全英污水中的病毒用以预警疫情,现被英国伦敦国家科学博物馆收藏;曾在英国、非洲和印度等地现场示范应用,受到国际顶级杂志Science以及多个知名国际媒体 (如英国BBC,美国华盛顿邮报等) 的亮点报道;获得 ACS ES&T James J Morgan青年科学家荣誉,RSC分析科学最佳论文多项国际荣誉。
报告主题:Origami-paper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rapid and on-site wastewater surveillance

吴光学爱尔兰高威大学土木系副教授。长期致力于污水生物处理与资源能源化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围绕碳氮生物转化原理与调控机制,重点开展了可持续污水处理模式构建与综合评价、厌氧消化新原理与新技术、污水强化脱氮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近几年提出微生物生态位偶联理念、水环境治理QCt概念、基于rK生态选择理论的临界技术概念、低浓度污染物生物降解富集/传质/代谢系统框架等新思路。作为项目负责人,近期研究受到地平线欧洲玛丽居里博士生计划(360余万欧元)、爱尔兰可持续能源局和爱尔兰自然基金委(SFI未来前沿项目Award资深学者类)等资助。


李敦柱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爱尔兰圣三一大学(QS-81)。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污染物检测与控制、污水资源化处理,在Nature Food、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30余篇,授权国际国内专利2项。现为国际SCI期刊 Eco-Environment & Health,CleanMat和中文核心期刊《环境污染与防治》青年编委, 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青年理事,并担任多个期刊客座编辑。

报告主题:微纳米塑料检测、释放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霍正洋,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欧盟玛丽居里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青年理事。主要从事水环境生物性污染控制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任务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研究基金等 6项课题。已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Water、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顶刊发表论文,被引 1800 余次,申请专利 6 件。担任The Innovation、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等期刊青年编委。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3)。
报告主题:保障“最后一米”生活安全的微生物消毒技术

吴百乐吴百乐博士目前任职于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环境科学系助理教授。课题组受“为什么自然选择了磷”启发,主要从事可持续磷管理的工作,尤其是磷的化学转化过程的基础研究和磷高附加值利用的应用研究。课题组追求有趣、有用 、能启发教学的研究工作。荣获2020年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最佳论文(Best Paper Award)。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曾在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报告主题:磷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挑战、机遇与化学创新


王宇炜本科与博士均就读于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目前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大气中低挥发度有机分子的生成与颗粒物生长贡献,以及大气中含氮及含硫化合物的地球循环问题。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3篇文章发表于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上。

报告主题: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by a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er with multiple reagent ions


覃韦平硕士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就读于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其潜在有害结局通路,尤其关注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和毒性评估模型。目前已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6篇文章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cesses & Impacts,曾获得ES&T封面文章。

报告主题:Merging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Mass Balance Model to Study the Exposure and Toxicity of PFAS in cell-based bioassays


生态分论坛嘉宾介绍/Speakers


刘福来,丹麦根本哈根大学植物与环境科学系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系本科(1992)、德国汉诺威大学硕士(2000)、丹麦皇家农业与兽医大学(现哥本哈根大学)(2004)博士学位毕业。2004年起迄今在哥本哈根大学工作,2020年始担任教授。长期从事作物水分关系、作物生理生态、农业水肥管理与高效利用研究。先后得到欧盟第六框架项目、丹麦独立研究基金、丹麦农林渔业部项目、DANIDA项目、Villum基金、Chr. Hansen合作基金、诺和诺德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获得总研究经费近4000万丹麦克朗。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专著3部,迄今被引用16000余次,H-index 68(Google Scholar)。现任《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与《植物》(Plants)期刊的副主编,《农学与作物科学》(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的编委,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理事

报告题目Biochar amendment and crop stress resilience


Matteo Convertino,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副教授,未来生态系统实验室(TREES)负责人,长期从事生态系统价值评估、风险评价以及工程设计研究,特别关注生态水文地貌动态以及建筑环境和社会系统的级联关系。基于概率网络和信息模型,预测复杂非线性风险及相关生态系统服务,涵盖生态系统健康(如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检测关键转折点和连接、结构生态共生设计的投资组合决策模型(及基于水资源压力的增强适应性管理),以及全球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帕累托-格拉诺维特网络核心”的概念,阐述人口转变模式,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篇、专著1部和图书章节8项,获得3项国际科研基金资助,曾在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和北海道大学担任副教授和助理教授。

报告题目:Ecohydrological Diagnosis and Engineering of Ecosystems under Extreme Change



刘剑,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Norwegian Institute of Bioeconomy Research)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 农业养分和水管理,面源污染机理及减排,农业气候适应等。曾在瑞典、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开展科研工作。目前主持或参与欧盟项目五项、挪威国家项目三项。兼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副主编, 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编委,欧洲COST湖泊管理协作网挪威代表、北欧农学会挪威分会委员、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理事等。发表国际论文70余篇,会议报告100余次,曾获萨斯喀彻温大学水安全研究卓越奖、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优秀副主编、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等奖励或荣誉。

报告题目:Agricultural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Mitigation Options: A Nordic Perspective


汪家家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2021年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环境地球化学系获博士学位。主要通过实验室–野外、微观机制–大尺度相结合等手段,利用环境地球化学和微生物生态学领域前沿技术探究重金属污染物、生源要素以及温室气体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关键过程。相关研究结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 Nature Geoscience(封面文章)、Science Advan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3)等国际主流期刊。目前担任国际土壤科学杂志 Geoderma(一区,IF=6.1)和Geoderma Regional(二区,IF=4.1)的编委,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青年理事

报告题目:跨越云泥之间:砷生物地球化学和古菌产甲烷从稻田到热田

周世兴,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讲师、硕导,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后。2019年于四川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至2019年在德国University of Göttingen公派博士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生态学、森林土壤学、土壤动物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重点关注森林凋落物分解和土壤碳循环。先后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Global Change Biology、Journal of Ecology、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担任期刊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Q2期刊,IF3.0)、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CSCD收录)青年编委以及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青年理事。长期为Global Change Biology、Journal of Ecology、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Plant and Soil等20余本SCI收录期刊审稿。

报告题目Litter mixture effects on decompositi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across biomes: The role of litter identity, diversity and soil fauna



蔡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择优入选者,中国微生物学会古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环保联合会“双碳”研究委员会委员。博士、硕士、本科分别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主要从事新型微生物碳循环过程及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于The ISME Journal、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环境、微生物生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并获The ISME Journal期刊最佳论文奖、昆士兰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院长奖等学术荣誉。

报告题目:甲烷氧化及其潜在生态功能



邹峄标,瑞士联邦理工生态学(ETH Zurich)在读博士。ETH 杰出奖学金获得者 (Excellence Scholarship & Opportunity Programme)。2020年和2022年分别获得南京大学学士和ETH硕士学位。2022年至今于ETH Thomas Crowther教授组内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全球生态系统多稳态、森林破碎化格局及其动因与影响等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Plants, Journal of Biogeography等高水平期刊发表。曾受邀为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ropical Ecology等期刊审稿。

报告题目森林功能型的多稳态及其维持机制



彭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直博生,导师为邓晔研究员,2024年公派至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Karoline Faust教授组内进行联合培养。目前主要研究内容为环境微生物的复杂相互作用解析与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开发与优化。相关学术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Meta等高水平期刊发表。

报告题目:微生物代谢互作网络方法学研究与在热泉嗜热微生物群落中的应用





戚雁玲,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古菌生物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分别于2015年和2021年获得中山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并于2021至202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集中于运用多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特殊生境(如陆地热泉和红树林湿地)中微生物的生态及其进化机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一作一篇)、ISME J、Cell Reports、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及Microbiome等期刊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报告题目:陆地热泉古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可持续发展分论坛嘉宾介绍/Speakers

田金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负责《清洁生产导论》《碳核算方法》《生命周期评价》《Industrial Ecology and Circular Economy》等课程教学。研究领域为工业生态学,长期致力于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相关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承担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际合作等大量园区相关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ES&T, Water Research,中国工程科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获省部级一二等奖5项、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等荣誉。

报告题目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李蕾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教授,德国经济研究中心(CESifo)和劳动经济研究所(IZA)青年会员。在2024年加入哥廷根大学前,她曾在德国曼海姆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她的研究侧重三个关键主题:贸易争端 (侧重中美、中欧贸易摩擦);全球化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侧重技术变革、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配、移民和产业集群)。她于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航经管学院金融系,2016年博士毕业于清华经管学院经济系,2016-2019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报告题目:When Growth Stumbles, Pollute? Trade War,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 and Pollution, with Xinming Du



刘芳工学博士,现为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生态文明研究院专职研究员,环资学院碳中和学院兼职导师,特设教授岗位。2023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西湖大学联合培养),并获得西湖大学“校长奖章”(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最高荣誉奖)。研究方向:固废资源化管理与规划(包括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经济效益评价、ChinaTax模型开发、碳减排潜力分析、贸易外部性等)。目前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代表性学术成果发表在《Nature Food》《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等SCI TOP 1区期刊。

报告题目:Life cycle monetiz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rural food waste management 


何盼卡迪夫大学讲师、博导。本科、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马里兰大学并曾在清华大学地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包括探索人类行为的环境影响、食物及能源可持续消费、环境政策分析。相关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博士后面上基金,英国Vice-Chancellor Global Challenges Research Fellowship,及Royal Society的资助, 担任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青年编辑,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ssociate editor。曾在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 Energy, Nature Food,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现任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青年理事

报告题目:The global food-environment-health nexus: a consumption-side perspective


陈伍南丹麦大学绿色技术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生态学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结合领域的研究。围绕低碳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约束的相关成果发表在One Earth、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刊物上。共同主持欧盟地平线(如产学研项目、玛丽居里博士生训练网络项目、玛丽居里国际科研人员交流项目),参与丹麦独立研究基金、Villium基金及中国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曾入选暑期青年科学家项目到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交流,当选国际碳减排公益组织Project Drawdown研究员,获得欧洲青年大学交流奖项和北欧能源挑战大赛奖项,现任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青年理事

报告题目Material demand for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transitions and potential supply risks




岳辉,郑州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副教授,民建郑州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哥白尼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地球科学博士。先后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哥白尼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进行创新、环境与能源科学相关的系统学习与研究工作,重点开展以MESSAGE、IMAGE、GAINS、TM5为代表的能效、大气环境、气候、健康等多维协同研究,在能源系统建模及工业减污降碳上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主持及入选国家级及省级海外人才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课题,完成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开发了适用工业领域机组级别的能源-环境-效益综合评估模型,进行了中国碳中和技术平台 CNTD 的搭建工作。任Energy,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3) 期刊责编、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生态环境系统工程专委会委员、减污降碳专委会委员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青年理事

报告题目:Integrated Modeling for Cross-Sector Mitigation Actions and Gaps in Achieving Clean Air and Net-Zero Goals


陈佩佩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学院博士,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合作学者。研究方向包括气候变化政策和能源转型分析,重点关注高碳行业碳排放和脱碳技术路径,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ature Energy, Applied Energy, Energy, Earth’s Futur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等期刊,相关研究成果被联合国报告引用。获得2022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21年清洁生产和可持续性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担任Technology Review for Carbon Neutrality青年编委。

报告题目A data-driven method to predict the capacity mix based on global power plant units


徐成建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后,博士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论文题目为《锂离子电池与电动汽车转型: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环境挑战与机遇》。研究领域涵盖产业生态学、关键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主要聚焦于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以及短期能源存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Communications Materials》等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在电动汽车电池材料需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针对钴、锂和镍等关键材料进行了深入分析。这项研究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合作,阅读量超过99,000次,并已被引用600余次,包括被引用于IPCC的《2022年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缓解》报告以及欧洲议会关于电动汽车的政策文件中。

报告题目Future material demand for global silicon-based PV modules under net-zero emissions target until 2050


组织机构/Organization

主办方 .
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

Chinese-Europe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 Ecology & Sustainability (CESEES)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协办方 .

玛丽·居里学者华人学会

MCAA China

寇享学术

Koushare

学说

XUESHUO

科研云

ResearchCloud

爱尔兰高威大学FOREST论坛

Forum on Environment, Sustainability and Transformation

国际可持续水论坛组织
International Forum of Water Sustainability

SDG青年论坛
SDG Youth Forum


支持媒体 .

“环境人Environmentor” 微信公众号


支持期刊 .

Water & Ecology

Environment & Health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Ecological Frontiers

Eco-Environment & Health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组织委员会


大会组委会:
俞汉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占新民 爱尔兰高威大学
穆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花正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孙鑫 格罗宁根大学
郑中华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黄贵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郭洪骁 香港科技大学
汪家家 中山大学
曾华斌 厦门大学


会务联系人






会议支持(期刊、媒体等)、协办及转播事宜请联系会务组

王洋:ywangese@ustc.edu.cn

郭洪骁:hongxiaoguo@ust.hk


相关链接






Environment & Health 期刊助力CESEES年会,执行主编刘倩研究员代表致辞

12万观看人次!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年会顺利闭幕

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首次年会(2023)视频回顾(CESEES年会_2023)

占新民教授(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将出任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首任主席

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理事会正式成立

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青年理事会正式成立

欧洲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华人学会(CESEES)简史




来源:CESEES投稿、合作、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最大的学术公号,拥有20W+活跃读者。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论文推介

ES&T主编/副主编:我的论文为啥未送审就被拒稿?

清华大学曲久辉院士团队Angew: 限域强化利用自由基主导的快速类芬顿反应
耶鲁大学Menachem Elimelech团队和哈工大马军团队Nat. Commun.:Janus电催化膜高选择性合成ROS
清华大学曲久辉院士团队ES&T:绿色芬顿——原子氢介导的双氧水电还原活化过程
同济大学赵红颖、赵国华团队ES&T: 电芬顿阴极氧化-还原协同深度处理含卤污染物
丹麦科大张翼峰团队ES&T:导电型的厌氧颗粒污泥应用于污水处理及产电的研究
香港科大劳敏慈团队ES&T: 如何实现水体中磷酸盐选择性吸附去除?
美国范德堡大学林士弘教授ES&T展望:脱盐过程能效的直观理解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文湘华团队WR: 污水可生物降解性决定了污水厂微生物的构建机制
卡内基梅隆大学Lowry教授团队AM:硫含量和形态调控硫化纳米零价铁的疏水性、电子传递、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学术招聘
美国范德堡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项目招生 (博士硕士)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门玉洁课题组招收博士生(或博士后)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Dr. Sam H. Y. HSU课题组招聘博士
美国圣母大学环境分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拟招收2名全奖博士生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士Eawag联合招聘全奖博士生(环境方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华章教授团队招聘博士
学术资讯
耶鲁大学Julie B. Zimmerman教授出任ES&T主编
贝勒大学Bryan W. Brooks教授出任ES&T Letters主编
韩国科学院院士Wonyong Choi将出任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主编
CEJ Advances创刊 | 潘丙才教授任主编,四位华人学者任副主编
ACS对话 | 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副主编马军院士
专访: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 主编团队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

环境人Environmentor
分享环境领域内学术进展、热点资讯、招聘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