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题:Edge-Hosted Graphitic Nitrogen Sites Carbocatalysts Mediated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for Powerful Fenton-Like Reactions
通讯作者:韩彬,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Yunsong Liu, Zonglin Weng, Yuanfang Lin, Nan Wang, Yang Zhou, Dehua Xia, Yanpeng Cai, Bin Han, and Zhifeng Yang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韩彬教授课题组在ACS ES&T Engineering上报道了通过调节碳催化剂上氮活性位点的类型和位置定向调控PMS基类芬顿反应路径,构建了电子转移过程(ETP)介导的高效、低氧化剂消耗的新型氧化技术体系。
在水处理高级氧化过程中,为了获得满意的活性,通常需要添加大量的氧化剂(如过一硫酸盐,PMS),从而导致污染物处理成本增加,并带来新的二次污染。电子转移过程(ETP)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选择性地降解污染物,其性能不受活性氧化物种(ROSs)寿命和迁移距离的影响。因此,调控高级氧化中的ETP过程对水处理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精确调控PMS基类芬顿反应的路径仍相当具有挑战性,且内在机制尚不明确。碳基材料因其具有高活性和低成本等优势,已成为PMS基类芬顿反应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其中,氮(N)原子因具有比碳原子(C)更高的电负性和更小的原子半径,通常作为PMS基类芬顿反应的活性位点。基于此,作者提出通过对N的位点配位工程精确操控PMS基类芬顿反应的反应路径。
首先,通过调节热解气氛,构建含有较多吡啶N(pNC)和较多边载石墨N(E-gNC)的碳催化剂。以ZIF-8为模板,采用热解气氛控制法构建E-gNC。在930 ℃的NH3氛围下经二次焙烧得到E-gNC。在此过程中,NH3可以蚀刻碳基底,产生更多的缺陷和未配对电子、更大的表面积以及更多的介孔,从而改变N位点的局域微环境。
图1. pNC和E-gNC的构建及结构组成表征
随后,通过对苯酚的降解评价了所制备催化剂在PMS基类芬顿体系的效能。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富边载石墨氮碳的E-gNC材料相比pNC具有更为高效的催化活性,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水质背景干扰性,其性能优于大多数非金属催化材料。经一系列猝灭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确定,所构建的E-gNC/PMS/Phenol体系通过形成亚稳态E-gNC-PMS*复合物介导ETP过程降解污染物,这与产生各种ROSs过程的pNC/PMS/Phenol体系明显不同。通过对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N种类的测定,发现边缘石墨氮和平面的吡啶氮分别是两种碳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表明碳基材料中N位点的位置和类型在影响PMS类芬顿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2. 碳催化剂对苯酚的降解性能、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
图3. 猝灭实验及电化学测试
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和原位光谱进一步研究了pNC/PMS和E-gNC/PMS体系不同路径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缺电的石墨N位及其相邻的C位可以同时吸附PMS的Oβ和S原子,促进亚稳态E-gNC-PMS*活性复合物的形成,从而防止PMS中O−O和S−O键的断裂。结果显示,与pNC上的各种ROSs生成截然不同,在E-gNC上只能观察到亚稳态E-gNC-PMS*复合物介导的ETP,然后通过迅速夺取有机污染物的电子而实现降解。由于避免了PMS的预先激活,E-gNC/PMS体系比传统方法节省了45%的PMS消耗,具有优异的实际应用潜力。这项工作从原子水平上揭示了N位点微环境影响PMS基类芬顿反应的内在机制,为这种传统材料在水处理中赋予了新活力。
图4. 理论计算及其内在机制
最后,鉴于碳催化剂E-gNC可以先吸附PMS,经过分离后以E-gNC-PMS*降解污染物,作者进一步评价了E-gNC降解污染物的经济效益及其实际水体中的潜在实用性。与同时存在污染物和PMS的操作方法相比,通过E-gNC-PMS*降解的方法能够在保持相同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基础上,节省约45%的PMS投入。本工作有望为构建高效、低氧化剂消耗的新型氧化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图5. E-gNC降解污染物的经济性及实际应用潜能
相关论文发表在ACS ES&T Engineering上,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后、现五邑大学专任教师刘云松博士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广东工业大学韩彬教授为通讯作者。
往期推荐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