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陈忠林教授课题组在环境领域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Revisiting the Iron(II)/Cobalt(II)-Based Homogenous Fenton-Like Processe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Diverse Metal-Oxygen Complexes”的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本研究采用氧同位素示踪法探究Fe(II)和Co(II)活化过氧化物(过氧单硫酸盐(PMS)和过氧乙酸(PAA))氧化亚砜探针过程中的氧转移机制,发现Fe(II)/过氧化物体系和Co(II)/过氧化物体系虽然都能将亚砜探针快速氧化为砜产物,但是两类体系却存在不同的氧转移过程。在既定的实验条件下,Fe(II)/过氧化物体系在氧化亚砜探针时,会将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转移到砜产物中;然而,在Co(II)/过氧化物体系中,对砜产物的氧原子来源进行追溯,结果表明过氧化物是唯一的氧供体。由此推测,铁、钴基类芬顿体系中生成的活性中间体有本质差异。对于铁基类芬顿体系来说,具有末端氧配体的水合Fe(IV)−oxo中间体被广泛认为是关键的活性物质。然而,对于钴基类芬顿体系来说,本研究将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和理论计算相结合,提出酸性条件下的Co(II)/PMS体系中,Co(II)与PMS形成具有四面体结构的双齿Co(II)−PMS*配合物是该体系中的重要活性中间体。基于污染物自身的理化特性,Co(II)−PMS*配合物可以直接氧化污染物,或引发PMS歧化生成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协同降解污染物。本研究将铁、钴基类芬顿体系的活性物质生成机制进行对比,并从不同构型的金属-氧配合物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某些情况下,金属-过氧化物配合物(metal−peroxy complex)可以直接降解污染物,而无需通过种间电子转移进一步转化为高价态金属-氧配合物 (high-valent metal−oxo complex)。
引言
在铁基类芬顿体系中,水合Fe(IV)−oxo配合物被广泛认为是一类重要的非自由基活性物质,在污染物降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钴基类芬顿体系中活性物质的形态持多种观点。以Co(II)/PMS体系为例,有学者认为该体系中生成了高价态Co(IV)−oxo配合物或Co(III)−hydroxo配合物参与污染物的降解[1]。也有学者认为高价态Co(IV)的生成从热力学角度讲是不可行的:Co(III)/Co(II)的氧化还原电位高达1.88 V,然而HSO5−/SO42−的氧化还原电位约为1.82 V,可以推断PMS难以将Co(II)氧化为高价钴,故而有部分学者提出Co(II)−OOSO3−配合物是活性物质并主导污染物降解[2]。此外,有学者利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来探究Co(II)/PMS体系中自由基的生成机制,发现CoII(H2O)2++ HSO5− → CoIII(H2O)3+ + SO4•− + HO− 这一过程是吸热的,进而提出多个PMS阴离子参与Co(II)中心配位致使PMS歧化的自由基生成机制,且该过程不涉及Co(II)中心的价态变化[3]。
由过渡金属介导的类芬顿反应,通常要经历金属离子与过氧化物形成内球配合物的过程,该配合物可以进一步转化为高价态金属−氧配合物或自由基。对于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金属离子来说(如Co(II)/Co(III),Co(II)/Co(IV),Fe(III)/Fe(IV)),金属−过氧化物配合物很可能作为亚稳态中间体直接参与污染物的降解。以铁基类芬顿体系为例,以往研究曾提出Fe(IV)−oxo配合物和Fe(III)−hydroperoxo配合物都可以氧化污染物。然而,目前在环境领域缺乏有效、易推广且重现性好的方法来区分类芬顿体系中的高价态金属−氧配合物和金属−过氧化物配合物。综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采用重氧水(H218O)和高分辨质谱(UPLC-QTOF-MS/MS)建立氧同位素示踪法,对铁、钴基类芬顿体系中产生的金属−氧配合物形态进行区分和鉴别,并结合TERS表征和理论计算推测Co(II)-PMS*配合物的结构,进一步地选用多种探针化合物,结合氧同位素示踪法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探究Co(II)−PMS*配合物的氧化特性。
图文导读
图1 (a)在85% H218O基质中,高碘酸钾、高锰酸钾、PMS和PAA(AcOOH)各自氧化MPSO时,产物MPSO2中的氧同位素丰度情况;(b)含氧酸和过氧化物在水中氧化MPSO时的氧转移路径;(c)在85% H218O基质中,铁、钴基类芬顿体系氧化MPSO时,产物MPSO2中的氧同位素丰度情况
首先,以甲基苯基亚砜(MPSO)为化学探针,选取四种典型氧化剂在H218O中氧化MPSO,并采用高分辨质谱检测氧化产物甲基苯基砜(MPSO2)中氧的同位素丰度。四种氧化剂涵盖了两种构型:一类是具有末端氧配体(−oxo)结构的含氧酸,即高碘酸钾和高锰酸钾;另一类是具有过氧键(O−O)结构的过氧化物,即PMS和PAA。由图1a和图1b可知,末端具有氧配体(−oxo)的氧化剂在氧化MPSO时,会将水分子的氧原子转移到产物MPSO2中,而过氧化物则不能介导上述“水氧交换”过程的发生。因此可以根据这一发现,采用氧同位素示踪法对类芬顿体系中生成的活性物质进行区分:若某种类芬顿体系在H218O基质中氧化MPSO会显著生成18O标记的MPSO2,则该体系中的活性中间体应具有末端氧配体(−oxo)结构;反之,若未生成18O标记的MPSO2,则体系中的活性中间体应具有过氧键(O−O)结构。
其次,采用Fe(II)/PMS、Fe(II)/PAA、Co(II)/PMS、Co(II)/PAA四种类芬顿体系在85% H218O基质中氧化MPSO,金属离子与氧化剂的摩尔浓度比为1:4,产物MPSO2中的氧同位素分布情况见图1c。由图2可知,铁基类芬顿体系中生成的MPSO2具有明显的18O标记组分,而钴基类芬顿体系中却未检测到18O标记的MPSO2,由此说明铁、钴基类芬顿体系中生成的活性物质在构型上具有明显差异。对于铁基类芬顿体系来说,具有末端氧配体的水合Fe(IV)−oxo配合物被认为是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这与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一致,即Fe(IV)−oxo配合物可以与水分子进行氧原子交换,进而将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转移到砜产物中。然而,对于钴基类芬顿体系来说,未检测出18O标记的MPSO2,可推断介导亚砜探针转化的活性物质可能具有过氧键(O−O)结构而非末端氧配体(−oxo)结构。综上,针对Co(II)/PMS氧化MPSO体系,有理由推测Co(II)与PMS形成的Co(II)-PMS*配合物可能是该体系中将亚砜探针氧化为砜产物的活性中间体。
图2(a)Fe(II)/PMS/MPS16O/H218O样品的提取色谱图;(b)Fe(II)/PMS/MPS16O/H218O样品在保留时间为3.9 min处的靶向二级质谱图(指定母离子:m/z = 157.032和m/z = 159.036);(c)Fe(II)/PMS/MPS16O/H218O样品在保留时间为6.3 min处的靶向二级质谱图(指定母离子:m/z = 157.032和m/z = 159.036);(d)Co(II)/PMS/MPS16O/H218O样品的提取色谱图
图3(a)三种不同类型Co(II)−PMS*配合物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值;(b)三种Co(II)−PMS*配合物Co(II)中心的原子电荷计算值;(c)pH 3条件下,Co(II)和PMS混合样品的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图;(d)PMS和Co(II)−PMS*配合物的ELUMO和MPSO的EHOMO的计算值
再次,通过图3a所示的理论计算结果可知,Co(II)与PMS更倾向于形成具有四面体结构的双齿配合物(其吉布斯自由能变最低),这与Shamir等人[3]的计算结果相一致。采用TERS对pH 3条件下Co(II)和PMS的混合样品(浓度均为1 mmo/L)进行表征,结果如图3c所示,通过实验谱图与模拟谱图的比对可知,两条谱线相似度较高,进一步验证了Co(II)−PMS*配合物结构为具有四面体结构的双齿配合物这一推断。需要指出的是,Co(II)与PMS的配位方式非常复杂。Shamir等人[3]的计算结果表明,单个Co(II)中心可能同时与两个甚至三个PMS阴离子发生配位作用,这说明Co(II)−PMS*配合物的构型可能会随Co(II)与PMS浓度比例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本研究将Co(II)与PMS形成的配合物统称为Co(II)−PMS*,而并未给出指定的化学式。
图4(a)芳香类污染物在高级氧化体系中的羟基化反应机制;(b)芬顿体系在H218O中氧化苯甲酸生成羟基化苯甲酸的提取色谱和靶向二级质谱图;(c)Co(II)/PMS体系在H218O中氧化苯甲酸生成羟基化苯甲酸的提取色谱和靶向二级质谱图;(d)叔丁醇对Co(II)/PMS体系降解苯甲酸的影响;(e)苯甲酸对Co(II)/PMS体系氧化亚砜探针的影响;(f)芬顿体系在H218O中氧化硝基苯生成硝基苯酚的提取色谱和靶向二级质谱图;(g)Co(II)/PMS体系在H218O中氧化硝基苯生成硝基苯酚的提取色谱和靶向二级质谱图
最后,本研究进一步采用氧同位素示踪实验结合自由基稳态浓度−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探究了Co(II)−PMS*配合物的氧化特性,发现Co(II)−PMS*配合物可以介导水相中芳香类污染物的羟基化过程,且该过程与污染物自身的理化性质有关。详见论文原文DOI:10.1021/acs.est.4c03211。
小结
意义
全面了解高级氧化体系中活性物质的生成机制,是准确预测污染物在高级氧化体系中的降解动力学和反应路径的重要前提。以Fe(II)/过硫酸盐体系为例,在水合Fe(IV)−oxo配合物的作用被提出之前,污染物转化过程中的氧转移路径往往被忽视。本文通过比较铁、钴基类芬顿体系中活性物质生成机制,发现Fe(II)/PMS和Co(II)/PMS两个体系中所形成的金属−氧配合物构型不同,这导致两种类芬顿体系在除污染性能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金属−过氧化物配合物也可以是类芬顿体系中关键的活性中间体,在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科研人员致力于研发高效、安全的钴基非均相催化剂,以激发钴基类芬顿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提出的“钴基均相类芬顿反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非均相催化的界面反应机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Environ. Sci. Technol. 2020, 54(24), 16231-16239. Environ. Sci. Technol. 2024, 58(7), 3564-3575.
[2] Environ. Sci. Technol. 2021, 55(9), 6397-6406.
[3] Eur. J. Inorg. Chem. 2022, 2022(1), e202100646.
作者简介
投稿: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陈忠林教授课题组。投稿、合作、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域最大的学术公号,拥有20W+活跃读者。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