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马多多
电梯里的罪恶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在江西景德镇乐平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11月4日,有网友发布了一段监控视频,视频内容显示,一名14岁的男孩在电梯内对一名7岁的女孩实施了不当行为。
据视频显示,男孩最初站在女孩身后,第一次试图触碰女孩的后背。当电梯门即将打开时,他突然冲上前,从背后捂住女孩的口鼻,并迅速关上电梯门。在接下来的两分钟里,男孩一直强行控制女孩,直到电梯再次开门,他抱起女孩走出电梯。后因路上遇见路人,慌乱之下才把女孩放走。
女孩家属在得知此事后,迅速报警并寻求法律帮助。对于这起事件,辖区警方迅速介入处理,并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图源:新晚报)
经过调查,警方确认男孩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猥亵他人,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对男孩作出了行政拘留的处罚。然而,由于涉事男孩年仅14周岁,不到24个小时就被放出。这一消息让女孩家属感到无法接受。
目前双方家属在民事赔偿方面仍未达成一致意见。女孩的母亲表示,他们正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起诉涉事男孩及其家属,以维护自己和女儿的合法权益。她认为,男孩的行为已经给女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和身体伤害,必须得到应有的赔偿和道歉。
拘留不到24小时?
为何警方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后,男孩不到24小时即被放出?这一疑问背后,涉及我国现行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殊处理原则。在探讨本案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警方对涉事男孩的行政拘留处罚是基于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然而,由于男孩未满十六周岁,其被处罚后的实际情况却有所不同。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其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实际上并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这一规定正是出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原则。
(图源:乐平公安)
具体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规定如下:
不予处罚的年龄
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将不予处罚,而是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不执行行政拘留
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则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这意味着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在违反治安管理时,不会被送入拘留所;
多次违法的情况
如果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一年内二次以上违法,可以执行行政拘留,这体现了法律在特定情况下对屡次违法未成年人的严厉态度;
矫治教育措施
对于不予处罚或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将采取相应的矫治教育措施,旨在通过教育和矫正帮助其改正错误行为。
因此,在本案中,尽管男孩的行为被认定为猥亵他人,依法应受行政拘留处罚,但由于其年龄未满十六周岁,故警方并未实际执行行政拘留,而是采取了其他矫治教育措施。这一处理结果既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也提醒我们,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关注、教育和引导。
拿起法律武器
在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中,公众往往将焦点集中在加害方的刑事处罚上,这是出于对正义的追求和对法律的尊重。
然而,在追求刑事处罚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对被害方,尤其是未成年被害人的后续民事救济。这不仅是对被害人的物质和精神损失进行补偿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
(图源:新晚报)
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寻求民事救济。
当未成年人成为犯罪事件的被害人时,被害人及其家属应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寻求民事救济。这包括但不限于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加害方及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应提供充分的证据,如医疗记录、精神损害评估报告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失和加害方的责任。
重视民事赔偿的多样性。
民事赔偿不仅仅包括经济损失的赔偿,还应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等。对于未成年被害人来说,由于其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犯罪行为可能对其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和精神创伤。因此,在民事赔偿中,应充分考虑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并给予相应的赔偿。
加强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未成年被害人在寻求民事救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应加强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为被害人提供全面的法律帮助和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专业律师为被害人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帮助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心理专家也应为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