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的饮食很“重口味”,喜欢吃那些高油高脂的食物,殊不知,这样的饮食会给我们的心血管带来沉重的负担,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还可能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导致肥胖。不仅如此,重口味的食物还会加重肝脏负担,引发脂肪肝等疾病;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下面就和药店慧享一起来看看哪些菜是真正的“吸油狂魔”吧!
1 、这几种吸油菜,你吃过吗?
烧茄子
茄子疏松多孔,十分“吃油”,过油后茄子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油。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油。
地三鲜
这道菜主要食材是土豆、茄子、青椒,可这些食材都需要油炸,含油量比一碗油滋滋的红烧肉还要多。
干煸豆角
虽然听起来似乎与过油无关,但豆角多半是油炸过的。油炸的干煸豆角不仅热量超标,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炸藕盒
藕的外表裹着面糊,这样富含淀粉的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会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同时藕盒上吸附了大量油脂,过多食用对健康着实有害。
水煮肉/水煮鱼
虽然名为“水煮”,但其实是“油煮”。汤汁里的的油会吸附在肉和菜上,尤其是配上一碗米饭,或许整碗饭都被油泡起来,可见其中的含油量严重超标。
干锅菜
干锅菜想要达到“麻辣鲜香”的特色,大部分食材需要经过油炸工序,这样一来干锅菜的含油量就大幅提升。
毛血旺
这道菜几乎是用油来煮的,可以说吃一口都是在喝油。这道菜色香味俱全,很多人下饭吃,不知不觉吃下去很多油。
锅包肉
锅包肉需要将猪肉块裹上面糊后进行炸制,炸制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油脂。吃下去之后,你将陷入“糖油陷阱”,不知不觉热量超标了。
大蒜内含甲基丙烯三硫,可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并预防血栓的生成。黑木耳内含高量膳食纤维、卵磷脂、胶质、胡萝卜素,可以抗凝血、抗血栓、降血脂、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海带富含铁、钙、碘、胶质纤维、氨基酸、维生素A及B2,可以降低胆固醇、辅助降低血压以及血液黏稠度。洋葱中含有钾元素,钾元素具有舒张血管、使血管放松的辅助功效。洋葱还含有前列腺素,可使血管扩张、血液粘度降低,预防血管堵塞。洋葱中的槲皮素还可以预防低密度脂蛋白发生氧化,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等,具有强心、抗氧化、软化血管等保护心血管。苹果所含有的果胶,作为一种可溶性纤维,能降低胆固醇,降低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概率。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降低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杏仁、核桃、花生等坚果,含有健康的脂肪和植物固醇,可以辅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些大型研究表明,在膳食中增加鱼肉的摄入量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并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每周至少吃两次鱼,每次不少于100克,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尤其是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豆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固醇,所含有的不可溶性纤维能够降低胆固醇,帮助排除体内垃圾。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可以软化血管,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血栓。避免食用高盐食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六克。可以选择散步、跑步、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控制血压和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