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紧张氛围下,美军重启核导弹试射,老化导弹却成“安全后盾”

时事   历史   2024-11-08 23:40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就在美国大选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美军却在夜幕中“悄悄”放了一场烟花秀——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划破天空,在太平洋上空留下了长长的尾迹。这种“助兴”的举动,时机选得耐人寻味。

5日晚,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宣布,他们成功发射了一枚没有携带弹头的“民兵-3”洲际导弹。这款导弹从加利福尼亚州发射升空,跨越了6759公里,最后准确落入位于马绍尔群岛的靶场。军方的说法是,这次试射展示了美国核力量的“安全、可靠且有效”。

不过,对于美军这种在大选期间进行的“例行操作”,不少人还是忍不住多想。毕竟,今年的美国大选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对抗和不安。选前,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已经变得极度紧张,一些极端言论甚至让社会各界产生了对未来的不安情绪。美军此时展示核武力量,或许不仅是“例行”,还意在向国内外展示——不论政治如何动荡,军队依旧是坚强的后盾。

提到这次发射的“民兵-3”导弹,它其实是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唯一在役的陆基洲际导弹。这款导弹有着超过1.4万公里的射程,能携带多个分导式弹头,具有极强的威慑力。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洲际导弹由专门的导弹部队负责,美国的“民兵-3”一直是由空军来操作和维护,这种安排也带来了不小的管理和技术挑战。

尽管军方强调“民兵-3”是安全可靠的,但实际上,这款导弹近几年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从2021年到2023年,美军多次进行“民兵-3”的试射,却屡屡遭遇故障。去年11月的一次试射中,导弹在飞行途中出现了“异常情况”,最后空军不得不下达自毁命令,终止试射。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难理解,“民兵-3”是一款已经服役50多年的老导弹,美军基地里20多岁的年轻士兵们,常常要去维护这些比他们父母年龄还大的导弹设备,难免出现技术代差带来的各种问题。

为了应对“民兵-3”逐渐老化的问题,美国早有计划用新一代的“哨兵”导弹来取而代之。但这一更新计划也并不顺利。今年7月,负责“哨兵”项目的负责人被撤职,整个项目还因经费超支遭到了国会的质询。9月,美国通过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再次确认,“哨兵”导弹的首次试射将推迟到2026年,发射井的翻修计划也不得不延后。原本雄心勃勃的替换计划,不得不面对预算不足、技术瓶颈、项目延期等现实问题。

在这些波折背后,我们也不难看出美国制造业的困境。近年来,美国工业空心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军工制造自然也受到了影响。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业和服务业逐渐成为主流,而制造业的比例越来越小。尽管近年来特朗普和拜登政府不断喊出“振兴制造业”的口号,甚至推动出台了多项扶持制造业的法案,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

今年特朗普再次将“振兴制造业”作为竞选口号之一,甚至提出要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以保护美国本土企业。他的口号也很响亮:让美国制造业再次骄傲”。这种言辞一方面是迎合选民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对美国制造业长久疲软的一种无奈表态。

从2009年奥巴马开始,美国历届政府都推出了不少振兴制造业的政策。从奥巴马的《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和《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到特朗普的“买美国货、雇美国人”行政命令,再到拜登的《制造业振兴法案》草案,国会批准了一轮又一轮的制造业扶持计划,然而实际情况却没有太大改变。简单来说,法案和政策虽然看上去很美,但落实起来却“雷声大、雨点小”,制造业的低迷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

在这个以金融和科技为主导的时代,美国不少年轻人对“工厂拧螺丝”这样的制造业工作缺乏兴趣,更倾向于从事收入更高、环境更舒适的服务业或高科技行业。这样的社会现状,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的萎缩,而美国的军工项目也因此不得不面临延期、超支和技术更新困难。

这次美军展示“民兵-3”的核威慑力量,表面上看是一次例行操作,但其背后的象征意义远比一次导弹发射更为复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次试射或许是一次“心灵安慰”,一种让他们在大选期间依旧看到国家力量象征的手段。但对于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制造业的长期空心化、军工项目的管理问题、财政预算的捉襟见肘等,美国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美国核力量的威慑力虽然依旧强大,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支撑,未来的技术更新和装备替换都将面临更大困难。美军的“民兵-3”继续在太平洋上空飞行,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梦想却似乎依旧漂浮在半空,难以真正落地。

军志方略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