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书记校长办学思想与实践创新交流活动观点分享之四

文摘   2024-12-02 08:18   北京  



编者按:11月27-28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主办的“践行教育家精神·提升学校治理水平”首届书记校长办学思想与实践创新交流活动在成都举行。该活动为202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的重要内容,来自各实验区(校)32位中小学书记、校长分享交流了所在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成果。现选取主要观点,陆续推出。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党委书记、集团总校长宋奕云分享了学校关于“教育润泽生命”的主张和实践探索。学校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构建学生成长指导站,系统谋划指导学生、发展教师和家校共育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系统的成长课程体系、坚实的队伍保障体系、优质的校家社共育体系、全面的成长反馈体系,为孩子成长提供一站式服务,力图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福州第十六中学校长林硕以“流苏树下的五育共生”为题,分享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策略。学校坚持“用完整的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孩子终身发展奠基”,以“百年流苏+体育”、“流苏+艺术”等课程为载体,探索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五育共生的新课程思维模式,这一探索过程正如流苏从“静待花开”到“一路生花”的绽放之旅。 

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党总支书记韩萍分享了“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的校家社有效协同工作方式和“阳光5+N,构建高质量成长共同体”的创新探索,学校通过一门课程 (思政课程体系)、一个项目(跨学科项目)、一本册子(课后时间管理评价手册 )、 一场讲堂(阳光家长大讲堂)、 一方舞台(阳光小舞台)和校家社协同的多种可能,全方位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宁波市北仑区大碶中学书记、校长方继奕认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在思政,思政建设的关键在党建。”学校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了“锋·灵党建”品牌,以思政教育端口前置为方向,厚植红色基因,开展了重塑师生价值观的灵山实践,打造了体系化建设的特色。包括创新开展“入校第一课”第二育人课堂教育,通过“入职入学,思政前置”严把入校思想关;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坚持“党建引领铸师德,躬身力行正师风”;充分发挥周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定期开展系列研学活动,等。

四川外国语大学九龙坡区附属小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牟映分享了学校作为重庆市九龙坡区打造的新优质学校,把握“迁建”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通过重塑校园文化理念、重组内部治理体系、重构学校发展方略三大战略,充分彰显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程度发挥育人空间效应,借助高校牵引优势,激活党建、改革、质量、数字、特色等学校高质量发展要素,打造一所面向未来的“儿童友好型校园”的治校改革创新实践经验。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方晓敏从传承与创新的视角介绍了学校的新优质发展经验。学校致力用活“鳌峰书院”的精神文化资源,以党建阅读品牌领校,以“正秀教育”理念固校,以“鳌峰一脉”文化润校,以科创赋能兴校,办一所看得见未来的学校,为时代育新人。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育才中学校长姚晓岚分享了生态教育理念的育才实践。学校打造了“三动课堂”教学范式,构建了常态化、主题化、联合化、学术化的四层次教研体系和毓德、悦智、健体、成美、躬行五大课程群以及“6 + 2”教学管理体系,不断践行生态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长李顺林以“立德树人敬业担使命,海航特色家国在心怀”为题,从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优化完善育人过程等方面,构建学校“大海航、大国防、大思政”国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营造浓厚的家国育人文化,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供稿 | 中国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中国教科院
提升服务决策水平,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教育实践指导,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推进基础平台建设,发布教育智库前沿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