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小松 赵小红 |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文摘   2024-12-20 16:43   北京  



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系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当前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精锐科研力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在纸媒、电视、网络等平台开展阐释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现摘取部分优秀成果,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为做好“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的新形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价值导向,在教育理念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考,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综合利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教学组织上更加注重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在学习空间上更加注重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大思政课”以培养时代新人为中心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关键课程,是系统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校思政课与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一致、内容贯通,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就是要锚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大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采取更加生动多样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大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及亲和力、针对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形神兼备、入脑入心入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具备高度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思政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

一堂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是核心,教学方式是关键。“大思政课”应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伟大实践,聚焦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伟大成就,改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理念,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实践教学,突出呈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讲清楚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入阐述和解答这三个重大问题,关乎党的理论建设、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

    (三)“大思政课”以实践教学与数字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创新路径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数字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一是教学内容与数字资源相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二是教学方法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在“大思政课”教学中运用虚拟现实、5G、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同时,教师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新教学模式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三是教学实践平台的数字化建设。依托数字技术,将线下场馆等整合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促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联结。四是教学互动的数字化增强。通过在线讨论、实时问答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教师也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轨迹和反馈数据,并据此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更加便捷与高效。

    (四)“大思政课”以专业化“大师资”为重要保障

“大思政课”的师资要“大”。提高“大思政课”质量,需要统筹校内外各方面的师资力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制度,按照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养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社会影响力广泛的标准,选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学术界等各个岗位上的先进模范、普通劳动者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讲授思政课、参与思政课建设、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将“社会成员”转换为“教学队伍”中的一员。通过创建兼职教师经常性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搭建专兼职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交流平台,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大思政课”的工作格局。总之, “大思政课”的师资来源极为广泛,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极高。这种广泛的师资来源为“大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大思政课”以构建全面立体的思政教育网络为组织形式

传统的思政课往往局限于单一课程的传授,不仅难以形成教育合力,还可能因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影响教学效果。而“大思政课”以其宏阔的视野和创新的理念,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把不同课程、不同教师、不同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使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线上线下课堂、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所有环节连接畅通,使各类课程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形成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政教育体系。“大思政课”不仅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更注重在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中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此外“,大思政课”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扩展课堂半径,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概言之,在纵向上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横向上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形成纵向连接、横向多元的立体思政教育网络。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依据


从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特征来看,“大思政课”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途径和阵地。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化自信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完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丰富“大思政课”内容供给、创新“大思政课”教学方式、构建“大思政课”师资体系、推动“大思政课”以文化人提供了理论遵循、鲜活素材和源头活水,体现了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的高度统一。“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通过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思政课”,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教育强国、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这一思想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旨在通过意识形态工作使全体人民形成共同遵循的道德标准和一致认可的价值理念,让正能量和主旋律更强劲,凝聚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对于“大思政课”而言,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理论武装,用先进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指引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地位,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增强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两个结合”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两个结合”的方法论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大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就是用习近平文化思想铸魂育人。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要求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材或教学中,处处体现出“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使教师和学生都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增强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要求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通过浸润式的现场学习,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将自身发展与民族复兴联结起来,增强师生的制度自信;要求设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模块,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义与“大思政课”的育人目标高度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性、原则性内容之一,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要求。“大思政课”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铸魂育人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理论概括,又是行为规范。要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联系起来,挖掘各门课程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走出学校教学主阵地,到社会课堂中上课,使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的当代中国精神,增强“大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内化为精神支柱,在行动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与“大思政课”的文化育人深度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化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提倡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心、滋养社会,用丰富的文化内容教育人、培养人、熏陶人、感染人,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这种以文育人的理念为“大思政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和实践路径。“大思政课”要求“走出去”,扎根祖国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伟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和文化根基。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大思政课”建设的着力举措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放的视野和育人的功能。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促进学生不断升华思想、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并躬身实践,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奠定课程体系的价值内核,协同建设“大思政课”课程群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思政课程体系则是由相关各类、各门课程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而构成的整体系统。因此,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增强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内在关联,打造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整体联动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

在纵向上,要一体化制定各学段思政课课程标准,设计各有侧重的不同学段思政课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评价方式与标准。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于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重点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设定课程模块,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坚持螺旋式上升的育人主线,阶梯化开设思政课程,形成环环相扣的课程链条,将思政课课程标准转化成规范的标准课程。

在横向上,要找准不同思政课程之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结合点,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发挥历史事实、文化经典、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大思政教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分解到每一门课程,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中,根植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强化显性思政课程,细化隐性思政课程,形成不同课程立德树人的合力,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牢牢把握思政课教材的政治属性,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

教材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承载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站稳守好学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必须牢牢把握思政课教材的政治属性,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之基。因此,要秉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和教材内容的贯通性,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体系。

首先,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主流意识和价值形态的一元化,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教材体系,集中体现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路扎实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维方法、价值理念、核心要义贯穿于各教材中,充分体现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其次,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构建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关联、类别互通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段特性和学科特色,统筹规划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的内容,注重系统性、连贯性、层次性。发挥“统编教材 + 配套课件 + 示范讲义 + 实践案例 + 通俗读本 + 研究阐释 + 校本教材 + 教辅材料”的合力作用,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材体系。

再次,组建教育行政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学者、专职教材编写人员、一线教师等共同参与的教材编写队伍。教育行政机构负责政策指导和资源调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学者提供学术支持,专职教材编写人员负责具体的编写工作,一线教师则提供教学实践的反馈和建议。明确思政课教材编写的流程,建立反馈机制,将验收合格的教材推广到学校和教育机构中使用,同时收集意见和建议进行持续改进,确保思政课教材的准确性、科学性、全面性、适用性和权威性。

最后,建立思政课教材研究基地。一方面,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研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观念、道德素养、法治意识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增强“进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加强对思政课教材的理论研究,从我国思政课教材建设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思政课教材编写的理论和方法,建设集教材资源、研究成果、评价数据于一体的教材数据库,为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提供长期的、系统的科研和智力支持。

(三)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纳入“大思政课”教学过程,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全面融入“大思政课”教学过程。

第一,扎根中国大地构建“大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铸魂育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靠简单地说教,而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推动思政课话语表达的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

第二, “大思政课”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将其融入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教学中。具体来讲:一是将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教育家精神等构筑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以及革命先烈、科技精英、大国工匠、见义勇为者的典型事迹等引入课堂,在不同学段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育人目标的契合点。二是利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参与式、互动式的现场教学,使学生在理论思辨和实践活动中深刻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质,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和弘扬,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和行动自觉。

第三,打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壁垒,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全方位融入学科教育和实践环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专题教学基地,创设学生情感体验的氛围和活动,将中华传统美德、人文道德精神、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思政课教学,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第四,根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开展主题研讨、演讲、征文、制作短视频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访谈革命军人和英雄模范,参加专题学术论坛和座谈会,深入社会开展田野调查。在灵活多样的课堂实践和校内外实践活动中,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穿插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功案例,表现更富感染力、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使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嵌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第五,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模型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将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创设沉浸式、互动式、情景式的思政课教学环境,推出“云上大思政”,开办网络云课堂,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仿真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获得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层理解,形成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动建构,切实加强建成教育强国的思政引领力。



来源 |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35期

作者 | 浦小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学校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小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学校党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教科院
提升服务决策水平,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教育实践指导,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推进基础平台建设,发布教育智库前沿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