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昊罡:用数智技术促进作业减负增质

文摘   2024-11-19 16:56   北京  


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系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当前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精锐科研力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在纸媒、电视、网络等平台开展阐释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现摘取部分优秀成果,陆续推出,以飨读者。



优化作业管理,调整作业结构,促进作业减负增质是中小学“双减”改革的重要突破点。
长期以来,可用作业资源匮乏是限制教师进行高质量作业设计的重要因素。数字化优质作业资源库的建设,为教师开展作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借助智能作业系统中智能组题、难度分析和题目推荐等智能化的功能,教师选题、组题的压力得到有效减轻,可以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创新作业命题、平衡作业结构等创造性工作上,促进作业质量整体提升。
在教育强国建设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的战略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发挥数智技术在资源统合、感知分析、交互协同方面的优势,在作业质量、作业功能和作业体验三个方面持续深化作业管理数字化转型。
加强整合,不断提升作业质量。一是提升作业题目的整合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进一步加强作业的跨学科整合和多内容整合,提升作业对于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和培育,在不增加作业总量的同时充分发挥作业的综合育人功能。二是丰富数字化作业资源类型。除了传统文本作业外,还要发挥数字化技术手段跨时空的优势,丰富作业资源类型,积极扩展探究式、实践性、项目式等多种作业形式,以提升作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持续加强智能技术融入。深化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自适应评价等技术,促使作业资源结构更合理,过程引导更适切,作业诊断更高效。
育人为本,不断延展作业功能。目前,不少学校通过利用数智技术对作业过程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提升了作业的精准性。未来,学校要围绕评价指标优化、多模态数据感知增强、分析结果可视化等,实现对学生作业轨迹的动态追踪和关联分析,从而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更加综合、客观和科学的评价。此外,还要打通作业“设计—反馈—干预—优化”的数据闭环,实现作业数据与学校管理、学生学习、课题教学、综合评价等相关数据的贯通,有效实现学校育人教学评练等关键环节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精准而个性化的教学。
应用为王,不断优化作业体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自适应评价等技术,可以为教师创新作业形式提供支撑。教师需要运用数智技术,开展游戏化、交互式作业,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参与性、交互性,提升学生对作业的投入度。教师要通过人机协同等方式,运用智能推荐、智能引导等方式赋能教师开展自主性、创新性作业设计,切实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也需要促进作业管理协作共享。通过建立有效的数字作业共享机制,促进跨校、跨区域的作业交流,缩小因作业数字化带来的新数字鸿沟。

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18日
作者 | 包昊罡(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国教科院
提升服务决策水平,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教育实践指导,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推进基础平台建设,发布教育智库前沿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