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主要有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氟西汀、舍曲林、曲唑酮、阿米替林、文拉法辛、帕罗西汀、安非他酮、伏硫西汀等等。
服用药物的正面效应显著地体现在能够激活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部分患者会感受到焕然一新的视角,仿佛世界突然变得鲜明起来,自身的感知力显著增强,甚至能深刻体验到快乐的情绪,感受到泪水背后温暖的慰藉。曾经麻木的身体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力,对周遭环境的无感状态也得以消散。对于重度抑郁患者而言,通过治疗与用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那么抗抑郁药物能够降低患者自杀意念吗?
欢迎走进今日的“心理知识科普馆”。
1
一项综合了涵盖了327项RCT研究,涉及99,839名患者,进一步揭示了抗抑郁药物副作用的年龄差异:(氟西汀:成人2635例,老年960例,青少年708例;文拉法辛:2421名成人接受速释文拉法辛治疗,2461名成人接受缓释文拉法辛治疗)。
结果显示:
(1)抗抑郁药物治疗降低自杀意念的效果大约在服用药物2周后才开始起效。
(2)氟西汀和文拉法辛可通过降低成人和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从而减少其自杀念头和行为。但对于青少年,药物治疗对降低自杀想法和行为没有显著效果。
文献数据来源:Gibbons,R. D.,Brown, C. H., Hur, K., Davis, J., & Mann, J. J. (2012). Suicidal thoughts and behavior with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re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ies of fluoxetine and venlafaxine.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9(6), 580–587. https://doi.org/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11.2048
也有研究者对1999-2013年瑞典15-24岁自杀年轻女性是否接受过抗抑郁治疗,以及在自杀前和/或自杀时接受了何种程度的抗抑郁治疗进行调研。
研究者对瑞典处方药登记、死亡原因登记和国家法医委员会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1999-2003年期间,23%的自杀年轻女性在毒理学分析中发现了抗抑郁药物,2009-2013年39%的自杀年轻女性服用了抗抑郁药物。年轻女性在自杀前和自杀时接受过抗抑郁药治疗。以前认为抗抑郁药治疗可以大幅降低自杀率的假设或许需要再斟酌。相反,该研究发现,随着抗抑郁药的使用,患者完成自杀的概率也在增加。通常,随着治疗的深入,这种风险会逐渐降低,但具体情况仍需个别评估,不可一概而论。
文献数据来源:Larsson J. (2017). Antidepressants and suicide among young women in Sweden 1999-2013.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 & safety in medicine, 29(1-2), 101–106. https://doi.org/10.3233/JRS-170739
鉴于上述发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4年首次针对青少年抗抑郁药物使用发布了黑框警告。
尽管当前的药物研究尚未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但从临床角度出发,这可能与青少年患者的疾病本质密切相关。许多青少年实际可能患有双相障碍或其混合发作形式,这些病症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并因此接受抗抑郁治疗。在此情境下,青少年患者可能表现出更高的冲动性、激越和易激惹状态,从而增加了冲动性自杀的风险。已有众多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这一观点,提示医生在为青少年开具抗抑郁药物时,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自杀倾向。
药品说明书上标注“服用本药可能会导致抑郁和自杀”这一警示,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多重因素,而目前学术界对此尚未达成确凿一致的结论。
2
其中一个假说认为抗抑郁药起效的过程是一个“副作用来的比疗效快”的过程:即在治疗初期,患者可能先遭遇一系列显著且令人不适的副作用,如难以忍受的胃肠道症状,而此时药物的正向治疗效果尚未显现。
这种身体上的不适加上对未来疗效的不确定性,可能加剧患者的绝望感和对现状的不满,进而提升自杀风险。抗抑郁药物的初衷是缓解焦虑与抑郁,但有些违背常识的是,在治疗初期,它们自身也可能成为焦虑的源头。尤其是SSRI类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相较于传统的TCA类药物(如氯米帕明),更易导致焦虑症状的出现。循证医学的证据也支持了SSRI类药物在这一方面的副作用更为显著。
已有明确研究指出,文法拉辛在治疗初期易增加自杀风险。这一现象可能与5-HT(血清素)神经元的激活相关,5-HT水平的初始上升阶段可能会暂时性地加剧患者的焦虑情绪,该过程可能诱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刺激冲动行为,包括自杀企图。
另一假说是:一个重度抗抑郁患者动力低下精神运动性迟滞根本无法完成自杀行为,在使用抗抑郁药后状态改善,有了实施自杀的动力和精力。客观上增加了自杀行为的风险,这也是药物说明中提及可能增加自杀风险的原因。
当然, 也有相关专家认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应该彻底删除该警告,,认为这些建议无意中阻止抑郁症患者寻求治疗和减少医生开具抗抑郁药处方的可能性,容易让青少年患者因噎废食,不及时接受治疗,也会使得情况急速变差,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作者
倒计时退休的CC
关注精神健康领域的医学狗。
我们非常希望收到小读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你对某个话题有更深入的疑问,或者希望我们介绍某个特定的心理学知识,都可以公众号留言告诉我们。
我们将根据读者的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内容,让这个栏目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加入我们吧
▽
(加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