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患有暴食症,如何减少暴食行为? | 心理知识科普馆第一百零六期

文摘   2024-10-05 19:00   广东  






进食障碍这种疾病包括厌食症、暴食症和贪食症。其中贪食症和暴食症都同时存在一种上瘾行为——暴食。


患者在情绪强烈或感到无聊时,通常会想吃东西,她们感受不到自己是饿了还是饱了,只会不受控制一直吃东西。


有些患者会比平时多吃或吃了常人好几顿才能吃完的食物。吃完后她们通常会谴责自己暴食了,并会后悔和自责,担心自己的体重


但在下次又会克制不住的吃很多东西,然后继续自责后悔。这种暴食行为给进食障碍的患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无奈。


如何减少暴食,稳定好情绪?


欢迎走进今日的“心理知识科普馆”。




1

不要节食


因为“一吃就停不下来”,很多暴食患者会选择干脆不吃。她们计划整天不吃东西,但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尤其在强烈情绪来临之前。


一旦吃起来她们选择边玩手机边吃、边追剧边吃、边聊天边吃,也会专心致志地吃,她们担心自己变胖会事先设定好量,可是吃够量后,还会不受控制地继续找食物吃下去。

如果你有暴食的习惯,建议你一定不能节食,因为“有压制就会有爆发”。食会诱发新一轮暴食。只有均衡规律的饮食习惯,才能避免暴食的不断发生。所以,为了避免暴食,一日三餐的习惯不能丢。每餐的量要正常要均等。


如果你想减肥所以需要节食,但绝对禁食又会诱发暴食,那么你的节食计划里一定要有进食计划。少量规律的进食才能避免暴食的发生。




2

一种避免暴食的方法

正念进食


如果你在进食的时候,担心自己“一吃就停不下来”,请使用正念进食的方法来进食,正念进食是在吃的时候做的一种正念练习。


它是一种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正在吃的食物上的方法,能使你倾听自己的身体,更好地知道你饿了还是饱了。


在这个过程中,要掌握三种正念技能:观察、评判、 专注于当下。


正念进食时,你要以充分的觉察和意识关注你的每一口进食(每一秒、每一种味道以及每一次咀嚼)


当你在正念进食时,要观察食物的颜色、形状和味道。观察食物是怎么送进嘴里的?如何咀嚼?舌头、嘴唇是什么感觉?咽下去是怎样的感觉?咽喉有怎样的感觉等等,要学会描述每个环节的具体感受。


只是观察,不去评判食物或你自己。如果发现自己评判了走神了,就停下来,不评判。


比如你在吃的时候会想:这种食物的热量会不会很高呢?我吃这些会不会长胖呢?你会想:如果我吃下这些长胖了怎么办?会不会变丑呢?明天去上班(去上学)大家怎么看我呢?……


当你发现自己又在评判了,就及时停下来,做到不评判。至少在进食的时候一定不能评判,把自己拉回集中精力于当下的食物和如何吃食物的具体感受上。


实践证明,在进食时只有充观察、体验、感受进食的全过程,不走神,不评判,真正的活在当下,聚焦于此时此刻,充分体会食物给你带来的美味与享受,获取食物带给你的满足感。才会重新获得饥饱感,获得对食物的掌控感。


正念进食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只有把正念进食变为一种进食习惯,才能避免暴食的再次发生。


如何选择练习的时间


初次练习请选择在你感觉心情好,人很轻松,没有压力的时候进行更容易上手。当你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技能了,再尝试在任何进食状态中使用正念进食。

如何选择练习的食物


初次练习请选择对你来说不诱人的食物,选择不容易使你暴食的食物开始练习。当你能够做到正念进食了,再去挑战那些诱人的食物做正念进食。

很多患者在暴食的时候,行动不由自己控制,只是机械地往嘴里塞食物,没有饿和饱的感觉。内心一片茫然。


正念进食能够使你的内心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去体会当下的感觉,脱离情绪对你的骚扰,重新找到食物本身给你带来的感受;正念进食使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进食)保持觉察,和你真正的实际行动保持一致。从而使你不会被进食障碍的扭曲认知所控制。





3

当冲动来临时


当人在强烈情绪作用下冲动进食时,这种冲动最多持续20分钟就会减弱直至缓解。人在进食后,不会马上感觉到是否吃饱。研究表明,这通常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会感受到是否吃饱。你是否在进食中能够控制住自己不会暴食,关键就在这20分钟时间里,也就是说这20分钟控制住了,一般情况,你就不会真的暴食了。


如果你能够以正念的状态渡过这20分钟的进食,你的冲动欲望会逐渐减弱,你的饥饱感也会随之而来。大脑有足够的时间向你的胃发出信号,表明你身体的饥饿状态已经得到缓解。


当你能够全神贯注于每一口食物时,你就能更容易接触到你的智慧心念,暴食就不会发生了。










作者:伊林

本文为渡过心理咨询师伊林老师所写,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向伊林老师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


我们非常希望收到小读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你对某个话题有更深入的疑问,或者希望我们介绍某个特定的心理学知识,都可以公众号留言告诉我们。


我们将根据读者的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内容,让这个栏目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加入我们吧

(加入公众号)


审校/呀呀、杠铃、鑫姐
责编/杠铃
美编/杠铃

渡过青春号
青少年心理成长充能站。在这里找到与你同行的伙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