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起来 消除病耻”——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绿丝带系列活动“脑抱·拥抱神经多样性”艺术作品展举办

文摘   2024-10-13 19:00   广东  



(2024年10月10日,北京)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由渡过主办、灵北中国公益支持、丹麦文化中心策展的“联合起来,消除病耻“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绿丝带系列活动” - “脑抱·拥抱神经多样性”艺术作品展在北京798丹麦文化中心举办,现场展出了包括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在内的创作者们通过头脑风暴、缝织大脑等创意形式探索自我的140幅大脑自画像艺术作品,并于当天在位于北京、上海、广州的地标建筑点亮绿丝带,呼吁社会各方力量联合起来,消除病耻,共同关注和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丹麦王国驻中国大使馆医疗卫生商务参赞马丁,丹麦文化中心主任刀文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中心主任、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系名誉系主任况利教授,“渡过”抑郁患者社区负责人李香枝,灵北中国人力资源与企业传播部负责人王立伟等嘉宾出席活动并致辞。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问题。‘渡过’作为抑郁科普、互助社区和专业支持平台,我们深知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于国民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今天的‘脑抱·拥抱神经多样性’艺术作品展,让我们看到他们丰富而多元的内心世界,以及渴望包容理解的心声。”渡过负责人李香枝表示,“我们呼吁社会提升对精神疾病领域的认知水平,减少偏见,营造支持性环境,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家长重视度,重塑亲子关系


近年来,青少年已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之一。《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调报告》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根据2024年5月发布的《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被诊断为情绪障碍的儿童青少年,首次确诊的平均年龄为13.41岁,其中男孩占51%。


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还未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报告显示,超过四成(41.8%)的家长在孩子主动求助3次以上才带其就医,62.8%的家长认为孩子存在中等程度及其以上的就诊延误。“抑郁症的早期发现和识别很重要。青少年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可塑性强,越早发现治疗越好,对他们的成长和人生的影响越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中心主任、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系名誉系主任况利教授表示,“家长应积极学习和掌握抑郁症相关知识,密切关注孩子的情感和行为变化,尤其是当孩子多次表达心理困扰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避免延误诊疗,错过了最佳干预窗口期。”



抑郁症患儿家长同样面临心理问题的挑战。报告显示,有20.2%的家长有高抑郁风险,是全国普通人群的4倍,有近半数家长(49.20%)感受到重度照顾负担,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对家庭整体氛围产生了负面影响。况利教授表示,“心理健康问题不分年龄,患儿家长也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科学照护,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


树立正确认知,消除病耻感


病耻感是精神健康领域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根据《柳叶刀》杂志的一项研究,80%的受访者强烈认为病耻感和歧视可能比精神疾病本身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为避免潜在的歧视,抑郁症患者可能会选择独自面对,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恢复。


“青少年抑郁防治首先要破除病耻感,正确认知需多层面多视角的共同支持。”况利教授认为,“在社会层面,我们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去看待青少年抑郁症,放下偏见、歧视和指责,让深陷其中的青少年和家人获得温暖;在家庭方面,父母要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尽量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学校层面,目前国家也已出台了政策,加强学校在青少年抑郁症方面的预防和干预。”


在活动现场,抑郁症患者代表讲述了自己走出疾病阴影的故事,并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来自家人、社会的支持鼓励对于治疗结果的重要性。家长代表也分享了从早期发现到坚持治疗的艰难历程,认为家长需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成长。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等演员表演了舞台剧,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勇敢面对疾病的一面,同时也呼吁社会对抑郁症患者更加包容,减少歧视和偏见。


本次活动的公益支持方灵北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神经科学的全球制药公司,致力于促进脑部健康,改变生活。灵北中国多年来持续倡导脑部健康,支持脑部疾病教育。例如,灵北已经连续多年支持在世界精神卫生日期间举行“绿丝带主题科普活动”,先后关注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精神卫生领域的标志性项目。



“在全球范围内,脑部疾病的负担日益加重,全球近一半人口受到脑部疾病的影响。脑部疾病错综复杂,促进脑部健康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灵北中国人力资源与企业传播部负责人王立伟表示,“我们在展览上可以看到大脑的多样性、活力和潜力。这激励着我们更进一步,帮助解决尚未满足的需求,以应对该领域的紧迫挑战。我相信,我们始终如一的共同努力将对年轻患者、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产生切实影响。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力量联合起来,消除病耻,帮助每位患者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渡过

加入我们吧



渡过青春号
青少年心理成长充能站。在这里找到与你同行的伙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