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温柔和平的北欧国家,如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在中世纪曾经是让欧洲人瑟瑟发抖的存在。
他们留下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专称:维京海盗。
他们在罗马帝国时代未曾入罗马的法眼,随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欧洲进入分裂状态,维京人作为生活在苦寒之地的民族,发现航海抢掠是改善生活的好办法。
他们抢夺的目标包括今天的法国、英国,甚至打到爱尔兰,发现了冰岛,并最早到达美洲。
这是因为上世纪发现了维京人的地图包含美洲东部。
这次北美印第安人侥幸赶跑了“侵略者”。他们的大发现也没有引起重视。
维京人好勇斗狠,以军事为组织,类似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上处于劣势。
葡萄牙、西班牙发起真正的“大航海”时,维京人已经成为了传说。
但维京人的征服基因保留在欧洲人血液里,整个殖民时代由于资本的出现和参与,迅速波及全球任何角落。
北欧虽然没有参与瓜分全球,也跻身发达国家梯队。
虽然历史没有假设,但没有对比就没有快乐。请问,近代前后亚洲人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
从地缘来看,中国有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联结欧亚的条件,也就是中国的“地理大发现”。海上的日本也有这种可能,通过千岛群岛岛链发现美洲。
但无论中国还是日本,似乎从未想过向东方远航,日本的兴趣始终在狭小的半岛,他们对近在咫尺的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竟然没有一点兴趣,自然也称不上什么合格的海盗。
中国的兴趣呢?则在通过南海进入马六甲,向西到达印度和阿拉伯、东非。
中国也没有想过向东寻找“新大陆”。
假如郑和庞大的船队,再向南走走,就到了澳大利亚。但郑和走的仍然是一条熟悉的老路。
中日最大不同,在于中国常常选择弃舟骑马,闭关锁国的路线,舍弃海洋,在大陆上拓展,而就算日本人不善航海,他们却是靠船吃饭的,吃到了“海洋性国家”的历史红利。
我很好奇,日本在相对国力最强大的时期,为什么没想到征服地广人稀的堪察加半岛,而去陆上和中苏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