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困局为何难破?

百科   2025-01-11 10:45   北京  


品红楼,学管理,越咂摸越有味。


言归正传,《红楼梦》中,贾府的衰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管理层面,二是架构层面。


管理层面的问题,是贾府人口繁杂,出多入少,寅吃卯粮。在第二章,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已经说清楚了。


书中一笔带过的冷子兴,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明”。所谓:


一局输赢料不真,

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

须问旁观冷眼人。

冷子兴其实已经代表曹雪芹,把整本书的提纲给出了。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秦可卿,一个字形容她,是“谜”。


秦可卿以梦警幻,以身警幻。警幻王熙凤,贾宝玉。既有仙位“警幻仙子”,她是代表贾演贾源来给贾家预警的,又有身世,即间接反映出的复杂的政治背景(神仙在人间的身份)。


只可惜王熙凤、贾宝玉未读出预警信号。


先说管理,这个问题是显性的,王熙凤非常擅长,后面探春也能协助打理。所谓“裙钗一二可齐家”。


但这种贤人理政并不能彻底改变贾府走势。因为能力比不过业力,即贾府内部的阻力,王熙凤发挥作用,走的是权力逻辑,她的权力是几股势力给的,一旦权力被封,不仅无法施展改革,反而会反受其害。


王熙凤的下场非常惨,除了她本人的问题,不得不说也是因为在管理过程中树敌导致的。


贾府衰败更重要的原因,是架构出了问题。一个是和官方关系问题,另一个是继承问题。

贾府的成败,严重依赖于皇权对他们的态度,因此贾府将元春送到皇宫,又和官宦阶层深度联姻,可以说大体上是成功的。


因此贾母更关注的是,下一代继承人问题。


所以贾宝玉身上被寄予的厚爱是很大的,期望也是很大的。他身上需要体现出那么一点点继承人的样子,可贾宝玉每天和女孩子们扎堆,对科举毫无兴趣。


再看其他人?还不如宝玉。


没有这个架构,就没有贾府。最终贾府暴雷本质上也是架构问题,元春受到莫名压力,死了,皇上对贾家翻脸,外部“墙倒众人推”。


在这种情况下,联姻再好也解决不了问题。但贾母也只能最后一搏了,撮合了贾宝玉和薛宝钗,也算给宝玉一个安排,因为无论贾家如何,薛家一时半会还是有钱的,宝玉不至于吃苦。


这是在家族沉沦时的价值最大化。


那么,贾家真的解决不了和皇权的关系?


真的解决不了,所以这个问题在宝玉眼里是无解的,就算自己考科举,求功名,也无法解决。


贾家和皇权的关系基础,是贾演、贾源第一代人靠军功打下来的。世代承袭,这份关系也必然是衰减的。


因为贾家势力盘根错节,是皇权忌讳的,皇权一定会努力瓦解贾家的影响力,提高他们承袭的难度,最终就只剩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和无数学子同场考试,这一条路。


就算贾宝玉想像祖辈那样沙场救驾,重修血盟,现实也不给他那样的机会。他的生活环境,就是方圆几里巴掌大的地方,接触的人,就是鸡毛蒜皮和儿女情长,当然也不会有万里戎机的远大抱负。


而察觉到上面需要给贾家当头一棒的同僚,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齐心协力摁倒贾府。比如贯穿全篇的那个贾雨村,如果贾宝玉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你看他敢不敢。


能力比不过业力,业力比不过愿力。


别看王熙凤、贾母一手遮天,他们的能力还是不足以挽狂澜的。他们只是希望贾府越来越好,有这么一点“善念”罢了。


墨然匀烯
偶繎,轨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