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此文由袁珂先生整理,出自《中国古代神话集》,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在感受故事想象力方面,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析事件来理解盘古这个人物形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情节之瑰奇,想象之丰富。
学习本课时,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具有想象力的情节段落,品读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神话的魅力。在阅读中合理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1.阅读: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阅读: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02
教学目标
1.再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神奇的地方,体会人物的形象。
2.能梳理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03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再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神奇的地方,体会人物的形象。
难点:能梳理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04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借助课本插图,谁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预设:天地还没有分开时,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盘古醒来后拿起斧头向黑暗劈去,使天地分开,然后头顶天,脚踏地,直到天地形成,累得倒下。最后盘古的身体化成了美丽的世界。
上节课,我们品读了盘古在混沌中醒来,以及劈开天地的故事情节。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二)体会神奇,感受形象。
1.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找出你认为神奇的描写,并说出你的感受。
指名回答
(2)为了不让天地再合起来,盘古做了什么?
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
(3)引导学生把盘古的做法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预设:顶天立地。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一丈”有多高。
教师提示:一丈是3.3米,大概是多长呢?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普通居民楼,从外面看,大概一层楼的高度就是一丈。
(5)对比品味。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
盘古这个巨人就像一根柱子,立在天和地之间。
①“巍峨”这个词不仅写出了盘古的身体像山一样高大,还让我感受到他巨大的力量,坚不可摧。
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撑”和“立”,理解这两个动词的意思。
撑:需要双手双脚和全身同时发力。
立:只是站着,很普通。
第一句话不仅写出了盘古用双手和双臂顶起天地的动作,还表现出他支撑天地用尽全力,而且坚持不懈的精神,天地辽阔,巨人伟岸。
(6)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精疲力竭”的含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运用“精疲力竭”造句。
你能联系自己在运动会上赛跑、拔河或野外登山等生活经验,运用“精疲力竭”写个句子吗?
示例:运动会上,当我精疲力竭地跑到终点时,全班同学都涌向我,为我欢呼!
(7)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在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盘古撑开天地时哪些神奇的画面?
预设1:盘古的身体会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真是“神人”有“神力”。
预设2:盘古在天地间撑了一万八千年始终没有放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好漫长啊。那时的世界什么也没有,盘古孤零零的,很寂寞……
(8)小结学法(找、读、品)
(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盘古终于累到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接下来,我们就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5.6自然段)
2.学习第5、6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5.6自然段,完成以下任务:1.找出中心句;2.写出身体的变化;3.写下自己的感受。)完成表格后可以跟身边的同学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展示成果,交流汇报,相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盘古身体的变化。
①气息——四季的风、飘动的云
②声音——隆隆的雷声
③眼睛——太阳、月亮
④四肢和躯干——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⑤血液——奔流不息的江河
⑥汗毛——茂盛的花草树木
⑦汗水——滋润万物的雨露
引导学生带着感受朗读这两段话。
(3)从这些神奇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巨人的声音一定是非常宏亮的,所以,作者就把盘古发出的声音想象成了隆隆的雷声。
预设2: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太阳,释放出万道阳光,照耀大地;右眼变成了月亮,照亮黑夜。太阳、月亮如同圆圆的眼睛一般,并且都能发出亮光。
教师总结:盘古身体的变化和我们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万物都有关联,而且高度相似。
师: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的使用,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
(4)盘古的身体还能变化成什么?用下列句式,描绘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吧!
他的 变成了 。
(答案示例:筋脉 条条道路 骨骼 牙齿 矿藏 宝石)
(5)从盘古的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精神?
预设:勇于献身。(板书:勇于献身)
根据板书,回顾全文。
教师小结:课文通过描写盘古创造宇宙的过程及结果,让我们体会到了盘古勇于献身、敢于创造、无私奉献的品格,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
(三)拓展延伸
学完这课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盘古开天地》这篇文言文,看看你能结合课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吗?
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四)当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阅读其他中国神话故事,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多读几遍,然后讲给同学听。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设计
(一)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搜集有关盘古的资料。
3.通过预习,你一定有收获和疑惑,写下来吧。
收获:
疑惑:
(二)课堂作业
1.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12.盘古开天地 | |
盘古倒下后身体的变化 | |
身体 | 变化 |
气息 | |
声音 | |
双眼 | |
四肢 | |
躯干 | |
血液 | |
汗毛 | |
汗水 | |
写下自己的 感受 |
2.阅读理解。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读一读,填空。
盘古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创造了这个美丽的天地:当我们迎着春风时,想起了盘古 ;当我们听着隆隆的春雷声时,想起了盘古 ;当我们沐浴着绵绵细雨时,想起了盘古的 ;白天光芒万丈的太阳,让我们想起了盘古的 ,夜晚柔和的月光让我们想起了盘古的 。
(2)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读了选文,我知道盘古是一个( )的人。
A.无私奉献 B.默默无闻 C.一往无前 D.身先士卒
(三)课后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阅读其他中国神话故事,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多读几遍,然后讲给同学听。
作者:林惜辉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教师合作(图书编写、审稿)请咨询:
z18614006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