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金钱羞耻感,与金钱连接每次在“财富与自由”工作坊我都会让学员们做一个练习:两人一组,其中一人代表金钱;两人相对而立,保持两分钟的目光接触,之后顺从自己内在的感觉,移动身体或者静止不动。练习虽然简单,但场域中实实在在地呈现了当下其与金钱的关系:有的人努力想靠近金钱,身体却连连后退;有的人一直追着金钱,但金钱却满场躲避;有的人虽然站着不动,但无法直视金钱;有的人对着金钱泪流满面,甚至号啕大哭……记得有一个代表金钱的学员脱口而出的是:“我可以给你钱,但我只是钱,你要的尊重,你要的爱,你要的接纳和包容,我给不了你。”我邀请她分享,她说:“看到她(她的伙伴)直勾勾地看着我,我感觉特别沉重,特别难受。那是热切的期待啊,就好像一个饿了好多天的小孩,直勾勾地盯着母亲为她做好的食物。所以我才情不自禁地说了那些话。”她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作为女孩,从小到大受到了很多不平等的对待。从小她就立志长大后要挣非常非常多的钱,让当年那些看不起她的人都来巴结她。她确实做到了,长大后她入职投行,薪水很好,但她并不快乐。从结果来看,她似乎有不错的金钱关系。但她还想要更多的钱,这也是她来工作坊的原因。我们都看到了,她希望金钱满足她的所有需要,获得别人的尊重、接纳和爱。而这让金钱感觉非常有压力,就如那位学员所说的,钱只是钱,给不了其他的。不少人觉得自己目前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缺少了一千万。然而,真相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的中国物资很匮乏,很多人吃不饱饭。那个学员也是这样。他在20岁前就没有好好吃过一顿丰盛的饭菜。如今,他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绝对中产,衣食无忧。可他对吃饭还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每天三顿饭必须有酒有肉,否则一天都会有情绪。这是因为他的内在有一个关于吃的空洞需要填补。这一点,后面我们还会用更多的篇幅来谈。当然,也有学员确实跟金钱有非常好的关系,在一些参加过工作坊的学员身上,经常可以看到这幅图像:他们吸引金钱温柔相拥,或者让金钱感受到了喜悦恬静的能量。一次在工作坊,一个代表金钱的学员分享说:“一开始我并不排斥对方,也不想动;又过了一会,感受到对方身上有一股温暖的能量,很想靠近对方,于是走上去拥抱住了对方。”他的伙伴是第三次上我的工作坊了,她说,前几年确实手里有点钱就会花掉,有时还是以一些莫名其妙的方式,比如自己丢了、被偷了、生病花掉了等等。这几年,她学习了,觉察到了自己无意识里面的不配得感,对钱的羞耻感,慢慢地,跟钱的连接变得好了起来。“以前,钱就是一条小溪,动不动就干了,但现在就是水渠,水流大了,哗哗的。”她比喻说。有很多可以赚钱的机会,你也拥有赚钱的能力,智慧、创意、能量,这些你都有。但,是什么真正地阻碍了财富的到来?我们是如何限制自己,如何破坏自己的?
你如何看待金钱关于金钱,我们会有哪些常见的无意识信念?当然,这些念头并没有对或错,重要的是你要看到它们。新员工见老板,老板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数字是什么?”在那里每个人都有一个数字,代表他赚到的钱,当他赚到这个数字的钱就可以退休。员工反问:“您的数字是什么?”老板回答:“这个很容易,我的数字就是‘更多’。”很多人跟钱有不自在、不轻松的关系:焦虑、恐惧、沮丧、抱怨。这都与一种无意识态度有关,就是更多,觉得钱越多越好——这也是最常见的、我们关于金钱的无意识态度。尤其在当前的消费型社会,创造出越来越多这样的无意识态度。这就代表我们永远无法停下来享受,随之而来的感受就是压力和焦虑。“只要我再多1亿元就够了,这样我就可以停下来,放松地享受我的人生了”。那你就努力工作吧,也许会赚到1亿元。但那时候你会停下来享受吗?不会的。当你赚到1亿元的时候,看到其他人还有更多,你会对自己说“我需要更多,这样不够”。只要无意识里有这样的态度,你就会不断跟人比较。“我需要更多,现在我需要10亿元”,然后更努力工作。当赚到你的10亿元,你会停下来享受吗?不会。“我需要更多,现在我需要50亿元”……你永远不会觉得够,我敢打包票,只要你一直有这种无意识的态度。这样就会给你带来压力,也会吸走你的能量,让你无法自由地去享受。在工作坊中,我会让学员做一个练习,一个人扮演钱,另一个人对钱说出自己关于钱的无意识态度。然后让钱复述他听到的话。一个学员分享说:当她听到钱对她说“更多”时,她的身体很紧绷、很抵触。可是,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的状态。我们从来没有停下来问自己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只是盲目追寻更多、更多、更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大家都熟悉,对,很多人都信奉它,认为必须非常努力非常辛苦才能赚到很多钱。如果你也相信这句话,代表对你而言,赚钱非常有压力,你经常感觉很累、很疲惫。这其实是我们限制自己的方式。就好像在白天戴着眼罩走路。即使财富走到你面前,你也会犹豫不决,并最终跑掉。我有一个学员,他一直抱怨自己薪水太低,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一天机会来了,他曾经服务过的一个企业家给了他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机会,正是当下热门的新兴行业,薪水有诱惑力,工作内容也很有挑战性。但是他自己却迟疑了:“怎么可能轻轻松松拿这么高的薪水?肯定有一些我不了解的东西。”最终,他拒绝了这个让他进入高薪行业的机会。是的,这个机会已经来到他的面前,工作内容很有趣,对他来说毫无难度,但因为无意识里面的信念,他限制了自己,并亲手推开了这个机会。相信我,如果你也抱持同样的信念,“我一定要牺牲、一定要挣扎、一定要很努力,才可以赚到很多钱”,你不会看见这些轻松赚大钱的好机会的。你会像盲人一样,看不到脚下散落一地的珠宝,即使踩到了,也会当作石头踢开。影视剧里面,文学作品里面,有钱人大多傲慢无礼,盛气凌人,而且他们获得财富的方法往往充满原罪。我知道中国有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英国也有一句名言:“财富造成的贪婪人比贪婪造成的富人要多。”很多人相信,如果一个人非常有钱,那他一定干过什么坏事,比如欺骗、剥削、敲诈……不管是什么,反正肯定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当然,这不是事实的真相。但如果你无意识里相信了这句话,你就不会允许自己去赚很多钱,你会暗中破坏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比如,冥冥中让自己的目标变得渺小,无意识地远离容易赚钱的行业。即使凑巧有了钱,你也会用一些方法把钱花出去,你不会去享受它。我知道的,很多女性不太愿意选择那些看起来不太“适合”好女孩的工作,比如秘书、销售等,即使她在这些方面非常有潜力,能够挣到很多的钱。曾经有女孩对我说:“我很不喜欢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我很容易就能协助别人促成签单。也有人建议我调岗,去做市场,这样挣钱多很多。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是一个好女孩。”很显然,她相信了这句话。如果家族中有人因为拥有太多的钱而受到过不公正对待,被控告、受侮辱,那么这个家族就会有一种潜意识,“拥有很多钱是不好的”。这样的潜意识会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即使他们没有经历这个事件。海灵格博士创立的家族系统排列,是临床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已经有很多案例治疗来说明这个真相。有一门全新的科学叫作表观遗传学,它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了这个事实。20世纪“荷兰大饥荒”期间,很多家庭遭受了灾荒,食物不充足,很多人非常饥饿,这是一个创伤。后来经历过饥荒事件的人,他们的孩子对食物也非常焦虑,即便那些孩子并没有经历过饥荒事件。还有孩子的孩子,三代人,他们在无意识当中对食物都非常焦虑。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在饥荒期间受孕遇到饥荒出生的孩子,他们DNA甲基化水平低于他们的兄弟姐妹。后来,科学家们又在老鼠身上做实验,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祖辈营养不良的记忆可以传给子一代和子二代,甚至导致他们DNA的改变。这其实是很合理的,因为大自然警告身体的方式,就是好好留意并照顾自己。如果你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因为拥有过多的金钱受过苦,你就会在无意识中承接他们的关于金钱的态度,认为“有钱是危险的”。在过去的中国历史中,不少家族经历过这样的创伤。工作坊中一个学员分享说:前几年房价低迷的时候,他刚好做了几个大项目,拿到了很大一笔钱,打算在一个很好的小区买两套房子。那个小区环境好,管理好,是出了名的富人区,很多有钱人都选择住在那里。但是在准备交定金的前一天,他的腿摔伤了,再后来他的事业一直走下坡路,再也买不起了。“如果我买了那个小区的房子,即使靠着那些房子,我也是有钱人了。”他遗憾地说。是的,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曾经都是非常富有的人,并且因为富有受了很多苦。无意识当中,他就是不想住到那里,因为“做有钱人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有些人,他们对钱会产生羞耻感,当然这是很微妙很细微的感觉。如果你的无意识有这样的念头,你也会限制自己。在意识层面,你很想赚钱,赚很多钱,但在无意识层面,你会破坏这一切。记住:无意识是比意识更有力量的。当无意识里对钱有羞耻感、有罪恶感,即使你赚到钱你也不会让自己去享受金钱。对你来说,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容易。通常知识分子的家庭,灵性的家庭,或者是道德价值感比较高的家庭,这些家庭会有一种无意识的信念,认为钱是比较低下的,是会让人羞耻的。出身于这些家庭的人,更可能对钱抱持这种无意识态度。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向别人开口要钱是不可以的。如果你没办法向别人开口要钱,或者你借别人钱但没办法开口要回来,这都源于你的一种骄傲。开口要钱是不可以的,这也就导致,如果我负债也是不可以的。只要你无意识中有这些,你就会限制自己。因为你要赚钱的话,做到一定程度必然面临扩张的需求。当你要扩张的时候你必须向别人开口要钱,是不是?或者来自另一种无意识的态度,“我不值得,我不够好”。这也很常见。由于中国长久以来重男轻女的观念,我的工作坊每次都有很多缺乏自我认可的女性。如果你对自己的认知是“不值得”或者“不够好”,那么当你去追求大目标的时候就会迟疑,“我会不会成功?”“我有没有能力做好?”无意识中就会不断破坏自己。有一种常见的无意识态度就是“我爱钱”。听起来,这似乎是一种好的态度。但真是这样吗?当我们说爱某种东西的时候,是有很强的渴求在里面的。你为什么要对某人说“我爱你”?因为你希望对方也对你说“我爱你”。我们的爱是有条件而且充满渴望的。钱在的时候,你爱它很容易,去爱一个爱你的人是很容易的。要是钱不在了呢?要是钱开始远离呢了?你会不会心生焦虑?要是钱离得更远了呢?你的爱会怎么样?更焦虑了吧?如果没有觉察这一点,当钱不在的时候,我们就会让自己进入一种紧张、压抑的状态。但如果接受,“钱就是一种能量,它在的时候我很享受,它不在,没关系啊,生活会继续下去”,这样你就会轻松很多。要知道,钱的能量本来就是自由的。还有一种人,对钱特别谨慎,他害怕失去钱,害怕钱不够用,他牢牢地抓住钱,希望钱永远不要离开。显然这是一种希望,一个梦想。钱是流动的能量,它会来也会走。如果你太想控制钱,你对钱就会产生一种无意识的焦虑和恐惧。这也是限制。如果你想挣大钱的话,你就要投资,要准备好先花钱,准备好冒险。马云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当年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冒险做一件前途不明朗的事情。敢于冒险,敢于花钱,这样你才能让你的钱变得更多。如果你对钱持有小心翼翼、焦虑的态度,它就会限制你的目标。在前面做“Pass”练习的时候,那些无法把钱传出去的人,都有这样的无意识态度。有些人则相反,他们想都不想就大把大把地花钱。这个世界上钱的数量是有限的,尽管政府不断在印,但钱的数量还是有限的。如果有人有很多钱,就代表其他人的钱少了。拥有很多钱是很美好的,但如果你不去欣赏它感激它,如果你不能认识到“哇,我好幸运我有好多钱可以花,别人是比较少的”,只是花、花、花,你就会失去钱,它就会从你的指尖流走。你要觉察到这种无意识的态度:你不尊重钱,你不感激钱。抱怨钱是另外一种无意识态度。通常,我们是这样表达的,“我做了这么多,这么努力,钱还是没有来,钱好难啊,没有给我我想要的。”或者,你也会发现你对钱的态度也是你对整体人生的一种态度:“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后面的内容,你会看到,当你对钱有这些无意识抱怨的时候,不但影响你自己的能量,也影响你与金钱的关系。
你一出生就会觉得“钱对我来说很困难”“我不值得”吗?我们对待金钱的这些无意识态度到底来自哪里?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这都是我们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所有的无意识态度,包括我们对于金钱的无意识态度,在我们头脑里都只是一种电流脉冲,它在我们的神经通路上移动。无意识所拥有的唯一现实,就是我们赋予它的能量。无意识只能在意识中被创造(就是“临在”,present),并伴随着强烈的感觉。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神经通路往往在他生命的前六年就已经形成了。显而易见,在人生前六年,父母是对我们有最大影响力的人。有一个女孩,她总是没办法为自己花钱,甚至她的丈夫都抱怨她不该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探究之下,我们发现,原来从小父亲就告诫她“你不需要这么好的东西”,她相信了这一点,然后她把这点投射到先生身上——她在自己的人生中把这个事实创造了出来。意识层面,她希望拥有金钱并享受它,但如果她心怀愧疚感,她就会愤怒。还有一位企业主,每次事业做到一定程度总是无法扩展。在课程中,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是靠体力挣钱的,虽然父亲非常努力、非常辛苦,但却只能让家人勉强过生活。所以,他一直觉得挣大钱是很困难的。父母能够对孩子发挥这么大影响力,是因为孩子对归属感的需求,对父母的盲目忠诚。孩子对父母亲都有非常强的无意识的忠诚,所有的孩子都有非常强烈的归属感的需求。他们必须感觉到我不是独自一人,我是归属于父亲或母亲的,他们愿意做一切来得到这种归属于父母的感觉,因为没有父母,孩子就没有办法生存。因而,在无意识中,孩子就跟父母建立了很多合约。比如,“我会像你,这样我就归属于你”。我们一直相信并执着于那些旧的无意识态度,而那些其实都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从别人的故事中,我们似乎很容易看到这个事实,但其实我们都一样,对父母亲在无意识当中有极大的忠诚。即便我们不喜欢他们,即便我们对他们有愤怒,但是在那之下,我们都有一种无意识的渴望的归属感。在无意识中我们变得像我们的父母;在无意识中,我们承接了他们的态度、他们的想法,甚至是他们的情绪、惯性。如果说妈妈是很哀伤、很沮丧的,那我也很哀伤、很忧郁,这样我就归属了,归属于妈妈;如果爸爸对钱很焦虑,我对钱也要很焦虑—在无意识当中,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在我的“财富与自由”工作坊,我会让大家做一个练习:两个志愿者代表父母,学员对父母的代表说:“对我来说赚钱比你们容易。我的人生是比较容易的。”每一次的工作坊,90%以上的人都没办法很自在地说出这两句话。如果我们比父母幸福快乐,过着比他们富足的生活,我们会感觉不舒服,感觉心有愧疚——这就是我们对父母的忠诚,即使我们心中不喜欢他们。当我们生活得比他们好,我们心中就会有这样的愧疚感。只要这种愧疚感还在我们的无意识当中,我们就会一直破坏自己:如果父母婚姻不幸福,我们就不允许自己比父母有更好的两性关系;如果父母没有享受过金钱,我们也不会让自己好好享受金钱——如果他们不成功,我们也不允许自己成功。允许最坏的结果发生恐惧是我们身体的一个自动反应机制,像呼吸一样,是很自然的,不用做任何事情它就会启动。实际上,它是来保护我们的。比如,当我们在野外散步,一条蛇突然出现在面前,我们全身的肌肉就会“唰”一下子紧张起来,恐惧出现了。恐惧是怎么运作的?一旦我们头脑感觉到危险,那一刻就会触发这个机制,头脑发出这个讯息传到脊椎,造成身体症状各种不同的改变:瞳孔扩大,尽可能获取更多光线;皮肤血管收缩,向主要肌肉群输送更多血液;肌肉绷紧,肾上腺素上升,身体充满力量;平滑肌放松,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与运动无关的系统暂时关闭。这样,负责运动的系统会得到更多的能量——身体做好了准备,面对种种危险的状况,战斗或者赶快逃跑。这是一个很棒的机制。在面对某些危险的时刻,人们所做的事情可能是平常都做不出来的。他们可以反应更灵敏,跑得更快,更有力量。每次我们感受到危险的时候都会触动这个机制,然后就会出现身体症状。所以恐惧是很自然的,让身体能够更加警觉地处理危险,准备好面对挑战。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因为这样的一套系统,我们规避了各种危险而存活了下来。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恐惧,这很自然。但如果我们把恐惧变成一种习惯,那就不自然了,会让你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让你人生的格局越来越窄。比如,一个小孩曾经被一条黑狗咬过,之后,当黑色的狗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就会恐惧。所有黑色的狗都会咬人吗?显然不是。他的恐惧来自他旧有的经验和信念。恐惧也许来自你对自己的不认可,害怕别人批判你,害怕别人对你有意见;恐惧也许来自你的无价值感;如果你有一对经常很焦虑的父母,也有可能是接受了父母的习惯。你可能在恐惧,如果没能达成目标,很丢脸,或者害怕赔钱,或者失去朋友……结果就是,当一件事情有风险牵涉其中,无法确定结果时,你就会感觉焦虑,无法行动。在事业上如果你想要达到一个较高的目标,那当中就一定会有风险:市场可能不景气,利润可能下滑;可能会有比你更聪明或者比你不诚实的竞争对手进来;或者你做了错误的投资,不安全的投资……很多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你当然不希望这些情况发生。但这是经营事业的一部分,很多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的。如果你真想要一个非常安全的生活,想让你的事业非常安全、非常有保障,那只能把它维持得非常小,你才能掌控一切—当然,这种掌控也是虚幻的。这样它就会非常受限、非常小,跟你的人生一样。如果你想要人生当中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下,非常安全、有保障,那你只能做一件事——在房间放一口棺材,一辈子就躺在里面—那是唯一安全的东西,那是人生当中唯一保证会发生的事情,就是你一定会死。其他的一切,你都没有办法确定。成功人士从来不会想要去改变那些不在他控制范围之内的事情。事实上,成功者总是能够与恐惧和平相处。就像一个拳击手,如果他想要上台去拳击,如果他真的想要当一个拳击手,他必须要允许这个可能性发生,就是被人打昏。否则,他永远也不能上场与人战斗。这就好像医学上“带病生存”的理念。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是无法治愈的。但如果你能配合医生的治疗,接受终生服药,接下来的生活也能保持比较好的质量。恐惧也是这样,好像天要下雨一样,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带伞。现在花点时间想一想,你人生当中有没有这样的状况:也许你在事业上想跨出新的一步,或者想创建新的事业,或者想展开全新的生活方式——一些你想达成的目标。它们让你感觉面临一些风险,非常不确定。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少?真的去看。这真的那么重要吗?当然你不希望它发生,但如果发生呢?难道是人生的终结吗?这真的是你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吗?如果最糟的状况发生,有像你之前想象的那么糟糕吗?就算它真的很糟,它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呢?去看一看。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你会怎么解决,你会怎么存活,你会怎么面对?变困难为挑战,赶走负能量我们头脑的职责就是解决问题,“哪里出错”是它的目标和兴奋点。你去留意,当你解决一个问题后,头脑会立刻扫描,寻找下一个目标:“人手短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它一定要去担心点什么,抱怨点什么。这是头脑特别的一套语言系统,这是无意识的,无需批判。但它让你在无意识中专注在负面的图像上,会吸走你的能量。想一想,每天一睁开眼,就要面对问题丛生、麻烦不断的状况,你会不会感觉有压力,会不会焦虑?闭上眼睛,想一个问题,这几天一直盘踞在你的头脑中的问题,它肯定是你不喜欢的,你觉得很难的;它可能是一个大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小问题,去选一个。然后睁开眼睛,找一个倾听的伙伴(留意一下,是不是有一个无意识的声音,“我希望别人来找我”。你是不是值得拥有一个好的伙伴?)对他讲这个问题。他无需做任何回应,听着就好。把你所有的恐惧都讲出来,你担心事情会出什么错,或是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留意一下,你在讲述的时候,头脑是很享受的。你可以一直讲一直讲,你大概会留意到,头脑真的很喜欢讲这类问题,尤其是女人。但身体的感觉呢?当你想到这个困难、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能量如何?是沉重的还是轻盈的?你对于处理这个问题的态度如何,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你觉得是很困难的还是很简单的?如果我们转换一种语言系统会怎么样呢?现在就尝试一下吧。留意一下,跟前一次相比,当你想到这种情况,是沉重的还是轻盈的,你觉得更简单了还是更困难了?当你想到解决方式的时候,是更乐观了还是更悲观了?是的,语言会让人感觉沉重。“问题”和“困难”等于贴上了一个标签,一个沉重的标签,就好像“失败”一样。它们都只是一个标签,只是一个词。你做一件事情,它出现的结果不是你想要的,这是一个事实。你可以选择放什么标签在上面。你说,“哦,我失败了”——你无意识的头脑经常会这样做,“看,你失败了”,然后立刻影响你的情绪。你也可以说,“哦,这样行不通”。同样的情况,你可以给它贴上这样的标签,“失败”“困难”“问题”,或者说,“这样行不通”“这是一个挑战”。我们回想一下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花了多少个小时让一个灯泡亮起来?他做过成千上万的实验。太太受不了他了,同事也受不了了。终于有一个同事对他说:“你干吗不面对你的失败?放弃你的实验吧。你那么多次实验都不行,那就是失败,多数人都放弃了。早在一万次以前就放弃了。”但爱迪生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看出来了吗?所以他就有继续干下去的能量。很多时候,是你选择要贴上去的那个标签给你带来了恐惧,给你带来了沉重的能量。试一试,你可以抛开“困难”,或者“失败”,把它改为“挑战”,因为这种情况就是一个挑战。还有“但是”,真的很吸能量,它代表一种拒绝。你要说“而且”。身处某种境况当中,你觉得它很难,它就一定很难;如果你觉得它是一个挑战,很兴奋,那你一定能从中学到更多关于自己的东西,它就会变得简单起来。情况还是一样,但你面对它的态度不一样了。这也是成功人士的秘诀之一。用爱和尊重教会身边的人我们都是社会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很多人、很多因素会影响你。那群人里面肯定有你的父母,他们给了你无意识态度;还有你的伴侣和孩子,尽管他们没有在你的无意识里面,但他们在你的人生当中;还有在一起工作的人,他们可能支持你,也可能限制你
在工作坊中,我们曾经为一位女士排列过她在追求目标中的诸多阻力。这位女性,她想为家人提供更优越的物质条件,于是为了一个目标拼命努力,上班、辛苦加班。可是,她没能得到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她的丈夫想:要是妻子太能干了,将来远远超越自己,岂不是会另找他人?于是双手按住她的双肩。她的父母想:女人就该在家照顾孩子和丈夫,出去抛头露脸,有这个必要吗?而且万一把钱投进去收不回来怎么办?于是他们一人拉住她的一只胳膊。孩子想:妈妈一天到晚都在上班,从来不陪我,家长会也不开,妈妈心里没有我,妈妈不爱我了。于是上前抱住她的一条腿不让走。事业伙伴想:每天就知道给我们布置那么重的任务,也从不体恤我们,遇着丁点儿事就大呼小叫的,从来不尊重我们,干脆故意给她出点岔子。于是上前也去抱住一条腿。整天天昏地暗地上班、上班,她的身体有些不适了,最后倒下了。目标就在不远处,但眼前所有的一切都证实:目标无法实现,而且消耗着她大量的能量。当一个人非常专注地追求目标时,他的伴侣可能会觉得被忽略。这时候他可能说,“你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陪我的时间多,你不爱我”。或者他担心你变得很成功很有钱之后,去找更好的人。当然,这是他们的无意识,当他们有恐惧、有不安全感时,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去破坏,会抱怨,去吸你的能量——这就会造成问题。还有孩子,他也需要你的时间和关注。如果孩子觉得被忽略,“你花在事业上的时间比花在我身上的还多,我要你在家里”,他们就会耍性子,吸引你的注意力。你的事业,需要有支持才能做得更大,你需要有员工、事业伙伴、投资人。如果什么都自己做的话,你的事业就会很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无意识和担忧。如果他们觉得没有被尊重,觉得你只是在利用他们,无意识中他们就会破坏你。还有你的身体。如果你只专注于目标而不在乎自己的身体,“我要战斗,我要专注在这个目标上”,忽略身体,你就会生病、头痛、出意外、精疲力竭……一个很有名的研究:成功更大程度取决于EQ而非IQ。财务成功也是一样。这个研究已经复制过很多次。财务上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IQ,取决于专业知识。研究计划策略、知识讯息,对于你的财务成功只占到15%的比重。另外的85%来自你的人际技能,它包括EQ和BQ,也就是你的情商和体商。情商就是怎么管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有自信,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理解其他人。如果你不理解人生当中其他的部分,如果你就是忽略他们,能量上他们就会破坏你的事业,尽管他们不是有意识的。有一个案例,企业主受困于无法扩大经营。代表事业的志愿者反馈说,觉得自己成为被利用的工具。事业代表的是他公司的员工们。如果这些人感觉自己没有被欣赏、被看见,老板只是对目标、对钱感兴趣,对他们没兴趣,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去支持老板呢?对家人也是如此。我们太容易把身边人的支持当作理所当然。你说,“我去追求目标是为了他们,等我赚到钱我就会给他们。”但他们想要的不是钱,他们希望被你看见,他们希望你尊重他们,觉得他们重要。你的家人(不是你的原生家庭,而是你现在的家庭)支持你吗?你对他们说过“你们是我最重要的人,我爱你们,我离不开你们,我想得到你们的支持和理解”这样的话吗?你是如何获取同事支持的?当你需要下属承担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是如何说的?1.“我让你做多点”“我要你为我做多点”“我要你承担这个项目还有那个项目”。2.“我真的很欣赏你在这个领域的能力,我觉得在这个方面你更有潜力,你觉得自己可以在这些领域负起更多的责任吗?我觉得你做得到。”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她看到了自己的傲慢,她对这群人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和尊重,这群人也给了她真正地理解和祝福。当他们将自己有力的手掌全部放在她的后背,给她支持的力量时,她感觉到自己充满能量。相信,有了这股强大的力量支持,她会很快实现自己的目标。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文章来自网络)
=======传播正能量=======
未来不属于有钱人,更不属于没钱人,是属于有能量的人,要向有能量的人靠拢。
每个人的生活都一样,在细看是碎片,远看是长河的时间中寻找着幸福,
寻找着能够让自己幸福的一切人事物。这一切富足是在身心安宁中自然拥有的,
是在身心灵合一状态下获得的,身心灵合一的状态应该是
安康、安心、安稳、安详、安定、安全、愉悦的!
就让我们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在爱、喜悦、自由和感恩里!
◎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可以发送给更多朋友一起成长!
◎ 感谢关注“分享奇迹分享爱”公众平台!点击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帐号-点击关注。
或者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帐号输入"chengsf100"。或者扫描二维码。
◎ 个人微信:打开微信-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16014608”
◎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关注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gsf999
◎ 音频资料敬请关注“行雲之声_中国”喜马拉雅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