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被一篇七八百字的乳腺炎科普文章搞得焦头烂额,改了几次了,怎么都无法达到编辑的基本要求,有点想放弃了。
反复看了编辑发来的参考文章,确实趣味性十足,语言简单生动,富有亲和力,非常贴近百姓。可我却怎么也不能让我的文章呈现出那种效果。
我不由得思考,医学科普呈现的风格到底由谁来决定?
从2017年开始图文科普的我不敢说经验丰富,但多多少少有点经验之谈吧。
我认为,医学科普的风格,是由医生、读者和传播形式三方共同决定的。
很多人认为这里面的核心是医生,而我认为,现在这个环境下,这三个里面最不重要的就是医生,最重要的是传播形式,读者次之。
为什么医生最不重要。看看媒体上那些坐在镜头面前、穿着白大褂、和眉善目、念着稿子买药或治疗仪的“专家”吧,你还觉得在医学科普宣传上医生很重要吗?
地方电视台那些给非处方药品或仪器站台的医生都是行业内的翘楚吗?都是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家吗?都有很多科研学术成果吗?
并不是。只要你演出来像专家,你说的就有人信,就有人愿意买你推荐的药或治疗仪,你说的就是“科学的”。
读者重不重要?我认为读者比医生重要,为什么?
不同读者的认知水平不同,接受信息的能力不同,接受信息的媒介不同。如果你准备做科普前不去研究好你的目标人群,那么你的科普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你对高级知识分子说那些口水话的科普,人家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智商;反过来,如果你对没有上过学的人说的都是专业术语,人家也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智商。
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才能达到科普宣传的最大效果。
而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传播形式。
以前,传播媒介比较单一,主要是报纸(书籍)、广播和电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播形式越来越丰富。
图文自媒体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医学科普宣传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自不必说,互联网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让科普传播更加去中心化(自媒体)、更加广泛(10万+阅读量)和深远(网络永久留痕)。
但是,挑战就更大了,尤其是短视频的兴起,对图文自媒体的冲击更大,它让人们的注意力时间越来越短。
在短视频兴起之前,图文科普的阅读量是很大的,你读到一篇好的医学科普文章,需要通过转发朋友圈或微信群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个时候家人群里经常看到的是图文科普。
但短视频时代后,你只需要手指点亮“小红心”,“一键三连”、甚至你只需要看完,算法就会自动推荐给你的社交圈,传播效率和成本大大降低。从此,家人群里转发的更多的是短视频,而不是文章了。
我总以为我改的这篇文章的读者是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中青年人,因为他们愿意购买纸质科普书籍。
试想一下,谁会为了了解、关心自己的身体,去书店或网络上买一本纸质书,放在家里认真读呢?
是哪些每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的人?
是哪些被衣食住行、上有老下有小拖累的人?
是哪些只会道听途说听“人家说”的人?
前面说了那么多,想来想去,还是自己的文字水平太差了,做不到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总以为买纸质书来读的人就应该是有一定文化的人,文章写的有些缺少乐趣,没有吃透编辑的意思,达不到他的要求。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给我提提意见和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