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庐山会议”是林彪企图用“和平方式”夺权的一次尝试?最终如何失败

职场   2025-02-02 12:10   广西  




1970年庐山会议是林彪用和平方法进行夺权的一次尝试。

1970年3月,林彪多次反对毛泽东废除国家主席的意见。8月22日庐山会议召开,林彪更是公然站起,不顾反对,坚决支持立国家主席,带头喊出

“毛泽东是天才,应该担任国家主席”的浮夸口号。

林彪发言后,康生马上跳了出来,表示完全同意完全拥护。

他继续说道:“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林彪担任副主席,所有意见都是一致的,如果毛主席不当,就请林副主席当康生。”

这一段话完全暴露了林彪想要篡权的野心。为了配合林彪的行动,当晚召开的会议上,吴法宪提出:

全会第二天,再次听一听林彪的录音,学习林彪讲话。




与会人员认为这是中央的安排,没有提出异议。随后的会议上,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出于对中央的信任,纷纷赞同林彪的意见。

陈伯达紧随其后,发言攻击江青、张春桥等人,指责其诋毁毛泽东。这一发言深得林彪心意。

在他的授意下,陈伯达担任先锋挑起争端,矛头直指江青集团。

林、江二人的矛盾就此公开化。毛泽东对林彪的行动十分愤怒,紧急召开会议,提出:“停止斗争,停止讨论天才论,停止设立国家主席。”

他严肃说道:“要让我早点死,就让我当国家主席,谁坚持设,谁就去当。反正我不当”

随后又对林彪说:“我劝你也别当”




毛泽东的发言改变了会议走向。

会议后,中央责令叶群等参与争论的人进行检查,并未对林彪做任何批评。

然而,林彪没有死心。1971年3月,在林彪指示下,林立果立即联合人员拟定571工程纪要。五七一谐音便是“武装起义”。1571工程纪要内容是什么?林、江二人之间有何矛盾?

这一系列不便回答的问题,都被记载在了《红墙大事》一书中。作者张树德用30多年抽丝剥茧,还原了林彪晚年的真实情况。在《红墙大事》一书第22章,林彪曝尸荒野的前前后后。在《红墙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诸多发生在红墙之内的隐秘事件。如果你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不妨翻一翻《红墙大事》一书。

五七一工程概要与推荐《红墙大事》





1971年2月,林彪、叶群、林立果一家三口在苏州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叛乱。3月21日,林立果奉林彪的命令,带着“联合舰队”的人在上海巨鹿路密谋制定反革命政变的具体计划。两天后,林彪反革命武装政变纲领制订出来,代号为《“571工程”纪要》。“571”是“武装起义”的谐音。


形势分析:林立果向“联合舰队”分析当前形势,称林彪接班有三种可能,一是等个五六年和平过渡接班,但变数太大;二是林彪被赶下台,大家都完蛋;三是自己实施提前接班行动,干掉毛泽东,直接武装起义。


实施要点:强调要“军事上先发制人”,“不管准备或没有准备好,也要破釜沉舟”,阴谋利用“上层集会一网打尽”或利用轰炸、车祸、暗杀、绑架、城市游击小分队等“特殊手段”,发动反革命政变,杀害毛泽东主席,“夺取全国政权”或制造“割据局面”,建立林氏天下。


口号编撰:编撰了专门的口号等内容,妄图通过这些来鼓动其反革命势力。



    一本超级精彩的书 ——《红墙大事》。



    春秋文史
    本号聚集古今历史、文化爱好者和理工科人士,喜欢读书之人,从理工科角度看世界,或许会有所不同哦
     最新文章